曾程 王力 郎韻宏 李寧容
摘要:本文整理了甘孜地震臺水氡觀測數據,分析了數據中的干擾因素,研究了水氡的異常特征。結果表明,受周邊環境干擾經觀測分析,水氡主、副樣,水溫出現上升幅度極大的變化。
關鍵詞:甘孜地震臺;水氡;干擾
在地表所進行的各種地震前兆觀測,其觀測數據的變化,實際上是多種因素共同用于地殼和觀測系統的綜合反映。國內外地震地下流體動態觀測始于上世紀60年代。(王云基等,1995)1966年邢臺地震后,我國第一個水化觀測點在邢臺地區新集市建點,目前已經發展到擁有近千口觀測井,開展以水位、水溫、氡、汞觀測為主體的規模宏大的地震地下流體動態觀測網(蔡祖煌,石慧馨,1980)。實踐表明,利用地下流體方法進行地震預報探索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1 泉點觀測簡介
1.1觀測泉點概況
甘孜地震臺水氡觀測泉點位于甘孜縣城西河壩村,距甘孜縣城1km,距甘孜地震臺3.5km,海拔為3360米。甘孜地震臺水氡觀測于1974年3月15日,在騎兵營洗澡堂池子內取水觀測,1975年10月重新選點、挖井,并修建取水平房一座,開始在現址取水進行水氡觀測,使用儀器為FD-105K型射氣儀,取水房于2014年6月開始改造,并對泉點進行了維護,泉點井口為邊長1m的正方形,泉點水深2m,該泉點為自流上升井。2015年1月1日更換觀測儀器為FD-125氡釷觀測儀進行觀測。
1.2 觀測點附近巖性特征
甘孜地震臺泉點屬于基巖裂隙承壓上升泉,基巖成份主要是石英砂板巖,水質主要成份為碳酸氫根、納、鈣、鎂等,水層時代為上三疊紀。
1.3 ?觀測泉點基本參數
甘孜地震臺泉點01井主要觀測項目為水氡觀測,輔助觀測項目為水溫、水位、流量、氣溫、氣壓等。
2 水氡觀測干擾因素分析
2.1 觀測干擾判定
初步分析判斷甘孜泉點受周邊環境干擾,干擾因素主要由甘孜縣政管道改造,離泉點3.6m處縣政地下水管改造,挖溝約寬3m、深1.2m、長120m,埋有HDPE剛帶增強管、改善原有排水系統,對地下淺水層造成破壞,導致水位急劇下降。
2.2采樣過程及儀器檢查
對采樣過程中存在干擾因素進行排查,對固定取樣點,取樣深度,水位、水溫測量方式等進行排查,并進行重采樣觀測,未發現采樣過程中存在干擾因素。
觀測室儀器進行檢查對儀器閾值、高壓、工作高壓、固體檢查源示值(N/min)檢查,各項指標符合要求、排除因儀器造成數據變化。
2.3觀測過程檢查及觀測結果
甘孜地震臺觀測員于8月26日對采集的水樣進行了平行樣觀測,呈下降趨勢,變化幅度基本一致,符合水氡衰減趨勢;通過現場對測試人員操作過程檢查來看,測試人員操作技能熟練,測試過程符合規范;按流體觀測《規范》、《細則》和臺站觀測分析流程,對26日的異常樣品進行了平行樣復測,其結果基本一致。
從甘孜地震臺的現場來看,觀測系統工作正常,測試員測試過程符合規范,沒有發現明顯的干擾因素存在。
2.4環境干擾情況分析
1、輔助測項分析:甘孜地震臺流體輔助測項有氣溫、氣壓、室溫、鼓泡溫度、觀測室濕度,從水氡日測值與輔助測項的對比分析來看,輔助測項較穩定,無明顯變化,長期趨勢較穩定。
2、氣象因素分析:從水氡日測值和甘孜地震臺記錄的降雨量、氣壓和氣溫資料作對比分析來看沒有發現本次氡值、水位、水溫變化與氣象因素有關。
3、環境干擾分析:在異常核實中,觀測人員對甘孜溫泉泉點周圍環境、地下水開采等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發現:(1)長期以來泉點排水不暢,表層泥水淤積嚴重,本次距離取水房三米處出現深1.2m,寬3m的開挖,開挖原因為原有的地下管網破裂排水不暢,更換排水管,導致取水池排水側環境發生改變,表層水出現大量泄露,導致水位出現大幅下降;(2)長期以來泉點水位受周邊溫泉浴池運行排水影響較嚴重。
3 水氡干擾分析
通過對甘孜地震臺水氡8月25日至28日資料的整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根據以前出現的情況,泉點出現水位降低,一般都是周邊環境破壞或市政施工干擾。這種情況下,一般會出現水位下降,氡值跳變,水溫也隨之變化的情況。
(2)在對周邊水坑、放生池水溫測量中,發現水溫與平常無重大變化。
(3)該取水池北側池壁多有破損,受地形條件的限制,在2013年的改造中中未能徹底根治,水位與周邊小范圍內的水位密切相關;大量降雨、放生池倒灌時,水位會隨之上升;周邊開挖、放生池泄水時會隨之下降。
(4)流體與其它學科手段對比分析:在甘孜區域內還有甘孜地震臺地電、形變等觀測手段及甘孜水井,近期均未見明顯數據異常。
(5)甘孜溫泉點2018年8月26日觀測數據與2016年同期相比,數據較為接近;在2017年6月,該泉點也曾出現較大幅度的數據突然上升,后續未出現其他明顯異常。
綜上所述,甘孜溫泉氡值數據突升異常與取水池旁的道路深挖,引起地表層水泄流有必然聯系。
4 干擾因素判定
通過對甘孜溫泉泉點及周圍環境調查、儀器設備供電系統檢查、觀測系統工作狀況檢查、采樣人員采樣操作、樣品封存及運輸環節的核實、觀測儀器工作狀態檢查、樣品分析人員的操作過程核實等沒有發現存在明顯的干擾;氡值與輔助測項、氣象因素關系分析來看,觀測數據可靠,存在氣象干擾的可能性不大。取水泉點附近開挖面積較大,深度較深,水量流失較多,水位下降明顯,原有積水排除;另因池壁破損,在開挖管道時深度較深,導致泉點內水位流失,氡值呈現下降趨勢,隨著開挖面積增大,流失量增加,預計氡值將繼續有所下降。
5 討論
此次甘孜地震臺水氡觀測主要干擾因素是2018年8月26日以來甘孜溫泉01井的氡值突升(不穩定變化)受環境影響,離泉點3.6m處縣政施工,土石開挖,造成數據變化的可能性很大。
從長期來看隨著溫泉逐步恢復營業,縣政施工完成坑道回填,對淺水層流失將有所制止,水位將有所上漲,縣政管道安裝完成后在一段時間將不會造成倒灌現象,長期數據趨勢無法判定走勢。
參考文獻
[1]王云基等,中國地震科技監測預報司,1995.
[2]蔡祖煌,石慧馨.地震流體地質學概論[M].地震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