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沙
摘要:融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當代教育領域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尤其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其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立足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提出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優的實踐策略,以期相關結論能夠對當代思政課堂的高效構建產生一定借鑒作用,從而進一步推動“融媒體”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融媒體”;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創優;實踐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和發展,媒體傳播渠道也日益多樣化,由此衍生出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的信息時代。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緊跟信息媒體發展態勢,由此才能在素質教育的核心宗旨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為我國繁榮發展夯實人才基礎。對于高校而言,積極探索融媒體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優的實踐策略,具有十分關鍵的時代意義。
一、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教學創新,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有待提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發展,多種媒體形式呈現不斷創新態勢,社會各個生產領域發生了深刻變革。而在傳統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中,往往以教師為主體向學生單向傳授相關知識內容,課堂載體主要依托于PPT課件以及課本教材等。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知識視野依然受到制約。而進入融媒體時代之后,依托于多元化的媒體形式,高校思政課堂教學模式也更加豐富,學生獲取相關知識信息的渠道也進一步得到拓展。但是從另一方面而言,紛雜的信息渠道顯著增加了學生提取關鍵內容的信息處理量,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教學質量相對有所下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塑造過程也會受到更多干擾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教學實效性顯著降低。
(二)缺乏師生互動,思政課堂信息渠道有待規范
當代媒體傳播途徑已經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由此大眾獲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豐富,電腦、手機和平板等移動客戶端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缺的設備。而網絡信息紛繁復雜,而此階段的學生社會經驗較少,明辨是非的能力依然還未成熟。學生通過豐富的信息渠道所獲取的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因此不良信息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價值觀的健康發展,思政教育工作也會受到一定消極影響。在此情況下,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若無法充分發揮創新意識,樹立正確融媒體教學理念,加強師生互動,合理利用媒體途徑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則可能會對其未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優實踐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思政教育實效性
進入融媒體時代后,高校思政教育課堂不再是單向傳輸的教學模式,學生由知識點受眾角色轉變為學習的主體,主觀能動性得以有效發揮。基于多元化的互聯網渠道,其可以結合自身需求針對性的獲取相關知識要點。高校思政教育課堂中,首先應當樹立正確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開展互動式思政教學。由此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思政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其享有真正的話語權。教學模式方面,思政教育過程應當從課堂氛圍、信息資源、思想動態等多個方面出發,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并在這過程中切實掌握學生基本需求以及認知水平變化。教師角色方面,教師應當對自身職能擁有清晰準確的定位和認知,教師不僅要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同時還要以專業角度成為良莠不齊的信息資源把關者,幫助學生及時獲取有價值的知識內容,并使其掌握正確學習方法使得相關信息能夠內化成為自身知識架構體系,推動學生健康人格以及積極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二)發揮創新優勢,實現媒體特色教學
顧名思義,融媒體即是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深度融合所衍生出的媒體形式,而在高校思政課堂教育中兩者各有其不同的優勢所在。在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創優課堂中,應強調媒體特色及其優勢的正確利用,使其在資源整合的過程中正確作用于課堂教學。首先,應當保證多元化信息渠道所獲取內容的有效價值,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客觀性和信息可靠性,由此保障相關信息內容的質量,進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其次,立足于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對于及時信息的切實需求及其階段發展特性,合理利用新興媒體渠道中多元化的信息途徑,進一步提升相關權威內容的影響效力,進而對高校學生思想觀念以及價值觀塑造產生正確引導作用,提升其多向思維發散能力以及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探究能力;最后,結合不同媒體形式的特色,積極探索校內媒介平臺的開發建設,如校內官網、微信官方公眾號等,為高校思政教育做好輔助工作,由此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質量建設。
(三)發揮導向作用,培養正確價值觀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依然存在一定距離感,在此背景下,教師無法做到對學生當下思想價值觀念變化情況有切實掌握,由此也導致無法立足于學生實際需求展開教學。在融媒體背景下,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導向作用,基于學生發展特性以及個性思想發展情況展開針對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正確價值觀念為導向,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個性發展,強調師生互動效率以及頻率,以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教師應當重視應用實踐活動的組織,在此過程中切實掌握學生實際表現以及心理變化,并為其提供針對性引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積極的思想價值觀念。
三、結語
信息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順應媒體融合趨勢,從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等多個方面,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創優,將“融媒體”同思政教育深入融合,探索媒體技術在思政課堂中的多元化融合方式,由此才能立足于時代發展進程,不斷推動信息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續高效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崔璨.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現實障礙與化解路徑[J].傳播力研究,2019,3(25),216
[2]魏西林.淺談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路徑發展[J].神州(上旬刊),2019,(02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