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澤堂 程新功
摘要:隨著社會快速發展,電力建設已經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大范圍的鋪設中也為竊電提供了便利,有關部門要注重這方面的管理。本文詳細分析當前防竊電技術不足之處,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防竊電技術具體的實施措施,以此來幫助相關部門加強竊電管理。
關鍵詞: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防竊電技術
引言:防竊電工作對于電力行業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其有效的保障著電力行業經濟效益,也促使電力輸送穩定進行。因此。電力部門要重視防竊電工作,加強相關技術的改進,增強防竊電效果。
1防竊電技術存在的不足
目前。電力部門采用多種防竊電技術,防竊電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不過還存在不足之處。當前。不法分子的竊電技術主要是更換電表內部接線,更改輸電線路以及跨過電表線路等竊電方式。大量的竊電行為給國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給用戶用電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防竊電技術也要不斷進行完善。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更智能的防竊電技術被研發出來,不過還是存在偷電情況,電力部門通常只注重技術防范,導致偷電現象很難進行遏制。尤其在先進的信息技術方面應用不足,導致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作用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1]。
2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防竊電技術具體措施
對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具體的操作方式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首先,對線損比較高的區域進行確定,這階段主要是應用采集系統的線損檢測能力,其可以自動檢測各個區域的線損情況,經過系統的分析與比對,了解線損較高的區域,系統并對這個區域進行仔細統計,結合以往的用電戶數量,了解是否因增加或是減少用電戶導致的線損問題,若未存在用電戶改變情況時,再排除環境因素,還存在線損問題較高情況,在這個區域中極大可能存在偷電情況,這時電力部門就應分配專業人員進入這個地區進行用電情況排查。
其次,將偷電的目標范圍縮小,鎖定。對于已經明確的高線損區域,工作人員要將區域中的用電戶全部記錄下來,并對用電戶進行篩選,對輸電線路存在異常以及出現線路警告的用戶進行搜集整理,結合多種數據開展線損研討,將偷電情況的范圍進行縮小,進而更好地開展合理的篩選任務,為防竊電工作提供更多的技術幫助。根據數據情況,用電情況與以往相差不大的用電戶可以排出掉,用電量突然極大增加的用電戶,要及時進行查看,排查是否電表出現問題,用電量突然大量減少的用戶,排除用戶長時間離開的原因,極大可能存在偷電情況。
再次,進行目標用戶的篩查,這個階段主要運用的是信息采集系統的電能計量能力,工作人員將用電戶的電表編號輸入進系統當中,系統可以將用戶電表蓋打開的次數報告給工作人員,進而判斷出用戶是否私自打開過電表,若是并未出現這種私自打開情況,工作人員需要將用戶用電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結合過去的用電規律,查看用戶是否進行反向的有功電量,若是存在這種情況,就可以斷定其正在進行竊電。此外,用戶的電量一直保持不變,也未進行反向的有功電量,工作人員需要徹底地檢查輸電線路的電流與電壓情況,并查看是否存在異常現象,若是差異比較突出,此用戶為目標用戶,通過在以后的徹底檢測,能夠將具體的偷電用戶進一步縮小,并對輸電線路進行檢測,便可以將偷電用戶進行明確。
然后,在現場進行防竊電檢查,根據信息采集系統的數據分析,基本上已經確定竊電用戶,這時就需要專業的電力工作人員攜帶專業的電力工具,對目標用戶進行仔細的檢查,檢查過程中若是用電戶私自打開過電表箱,工作人員要對電表箱進行詳細查看,相關的封條是否完整,并查看內部是否被更改過,這些主要是因大部分竊電用戶通過改變電表內部結構或是改變電表的電力控制情況進行竊電。而對于零線與相線的電流存在極大差異的用電戶,主要是因其在偷電過程將電表外接線進行改變達到偷電目的,因此,在檢查時,主要查看外接線是否被改動過,找到私自接線的證據。此外查看是否用戶是否反接零線與火線,存在這類情況,則表示用戶存在竊電行為,特別是反向有用電量情況,需要加強對其增強檢查力度[2]。
最后,電力部門需要增強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維護改進工作。為了讓系統的實際作用能夠充分發揮,電力檢測人員在檢測過程中重視系統的應用同時,還要對系統進行科學的維護工作,在維護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維護人員應根據防竊電工作的進行,制定對應的維護方案,同時明確自身的職責,注重硬件升級的過程中,還要完善軟件的維護工作以及進行病毒的檢測清理工作,大幅度的提升系統的實用性能,進而更好地開展用戶的用電信息搜集工作,并應用信息采集系統,借助其先進的用電異常監控功能,結合告警能力,及時反饋給相關工作人員,使其能夠快速對出現異常的輸電位置做出處理。第二,在全面的維護工作中應特別注意系統出現異常的修復工作,在系統日常的運轉中,極難避免發生故障等問題,因此,在日常的維護工作中,出現異常告警要及時進行故障處理,做好這方面工作,才能充分發揮系統的作用,進行準確的用電狀態監控,保障輸電線路的穩定運行。第三,維護人員要對信息采集系統的功能不斷進行改進與完善,并及時發現系統存在的漏洞,進而提升系統的監測能力以及對大數據的分析能力,促使其與實際現場檢測人員的終端設備通過網絡連在一起,讓現場人員準確了解用電情況。第四,提高竊電安全隱患的宣傳,同時,對安全用電知識進行普及,利用多種防竊電方式提升防控效果,促進輸電的穩定進行,保障經濟效益不受損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信息采集系統的防竊電技術的應用,有效地降低了竊電發生率。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大這種技術的應用,根據具體的竊電方式,展開多種防控手段,有效地降低竊電行為,進而保障輸電的穩定性,避免相關企業經濟效益受損,使其更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施昱青,夏澍,董帥,等.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多時間尺度用電異常分析方法[J].電力設備管理,2021(06):28-31.
[2]楊明樺.實用反竊電防控技術的探討[D].山東大學,2019.
作者簡介:孫澤堂(1995.1-),男,漢族,山東即墨,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智能電網控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