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新媒體的橫空出世并迅猛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發生了極大變化。本文分析融媒體時代黨報編輯面臨的問題,探討融媒體時代黨報編輯的角色定位和能力提高策略。希望能夠在媒體融合時代,為黨報編輯的角色轉型和能力提升,以及黨報的發展,盡一分綿薄之力。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黨報編輯;角色轉型;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5-0098-02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融媒體時代報紙編輯的創新發展”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SK2541
一、融媒體環境下黨報編輯角色的新定位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媒體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受眾了解信息,主要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尤其是移動網絡終端的普及,受眾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傳遞的信息更加及時、信息量更大,而且還可以隨時與受眾進行交流互動。可見,在媒介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媒體尤其是傳統紙媒在時效以及傳播方式上有極大的劣勢,在和新媒體競爭時自然也處于劣勢。
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有效改善發展劣勢,黨報工作者尤其是黨報編輯應該具有危機意識,積極主動作為,找準自己的新定位。在報紙內容生產中,編輯的作用十分重要,負責整個報紙的選題和策劃,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報紙的“把關人”和“策劃師”。所以,黨報編輯要明確自己的新定位和新職責,主動迎接技術環境的變化,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不斷強化新媒體理念,加大新媒體技術的學習,助力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從而讓優秀的黨報新聞能夠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給受眾,吸引受眾,提高黨報的閱讀率和關注度,進而提升黨報的傳播力、影響力與公信力。
二、融媒體時代黨報編輯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黨報宣傳的方式傳統單一
受眾平時接觸的黨報,都是以紙質的形式進行新聞宣傳。黨報新聞,一般經記者采寫、編輯加工后交給印刷廠進行印制,然后再將報紙送到訂報人手中或者郵寄給訂報人。不難發現,這種傳播的方式在程序上比較費時費力,在傳播速度上相對比較滯后,與新媒體相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這也就導致了黨報閱讀率和使用率的降低,受眾群體的流失,從而削弱了黨報的影響力[1]。
(二)黨報的內容有待進一步創新
黨報的性質、地位、任務和作用,以及黨報宣傳的內容多是黨的理論及路線方針政策等,決定了黨報具有嚴肅性、權威性的特性,從而要求黨報的內容不能出現錯誤。因此,黨報編輯在編輯新聞稿件的過程中,需要在選取內容、編輯文字、審核校對時,尤其要認真細心,要反復斟酌文字內容。盡管編輯質量過硬,但黨報內容相較于融媒體平臺信息,還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方面,作為嚴肅、權威的黨報媒體,通常情況下會使用較多的政治術語、政策術語、專業術語,文章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這很難吸引讀者的興趣;另一方面,相較于新媒體本文的輕松活潑,黨報的內容表現形式比較單一,往往具有固定的格式和“條條框框”,缺乏活潑性。因此,在融媒體的時代下,黨報的內容以及編輯的排版樣式應進行創新[3]。
(三)黨報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性較弱
互聯網科技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受眾可以利用智能移動設備隨時隨地瀏覽信息。同時,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也更加方便了媒體平臺與讀者的交流互動,比如受眾在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閱讀文章時,難免會有一些想法或者意見建議,在這種平臺中,受眾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言論,形成與作者或者平臺的互動,也可以將自身的意見、看法或者建議以留言的形式展現出來,一方面讀者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情緒得到了釋放,另一方面平臺也能吸取讀者的意見進行不斷完善,從而實現媒體平臺和受眾的情感共鳴,增強了受眾的閱讀體驗以及平臺對受眾的黏性吸附。還有一些平臺對讀者的有價值或者精彩的留言給予了一定的獎勵,更加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提高了讀者瀏覽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平臺的關注度和熱度[2]。但是,作為黨報,主要通過紙質印刷的方式進行傳播,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有些想法或者是出現一些問題時,反饋的方式一般是打電話或者是郵寄信件,雖然也能與媒體平臺進行交流互動,但相較于融媒體時代媒體互動的便捷和高效,黨報媒體不如新媒體的用戶體驗感強。可見,黨報在與讀者互動交流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加強。
三、融媒體時代黨報編輯的角色定位和能力提高策略
(一)轉變黨報編輯的傳統觀念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在這種背景下,作為黨報編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傳統的內容生產和加工方式應該有所改變,不然就會被時代淘汰。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需求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黨報編輯作為信息的加工者和傳播者,應該更加敏銳地感知環境的變化、讀者的需求,從而使得黨報的內容更加貼合百姓的生活,讓受眾能夠從權威性強的黨報中解讀到國家最新政策,同時能夠同百姓的生活建立起密切的關系,只有這樣,黨報才能提高新聞信息的質量,增加讀者數量,才會擁有更高的影響力。黨報編輯在信息生產過程當中,應該加強基層調研,深入挖掘信息資源,不斷提高新聞信息的內涵,做黨的政策工作的宣傳者。同時,在融媒體時代,黨報編輯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主動擁抱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信息平臺,創新黨報的技術應用、媒體功能和工作方式,為編輯信息提供技術保障。此外,黨報編輯要想成功實現角色轉型就要從發展的角度出發,注重傳統紙端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還要關注讀者的需求和興趣愛好,提升黨報內容的質量,創新黨報的傳播方式,從根本上提高黨報的關注度和服務水平。
(二)提高黨報編輯的創作和策劃能力
在信息時代,各行各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媒體行業也不例外。黨報編輯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在策劃、編輯、傳播方式上下功夫,促進黨報工作的健康科學發展。在選取新聞熱點方面,要能夠及時進行調研,挖掘關鍵信息,并進行細致的分析和判斷,從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出發,策劃出有意義和價值的新聞報道[4]。媒介行業的不斷發展,使得網絡中充斥著大量復雜的信息,黨報作為權威性的報刊,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主流價值觀念,用心策劃新聞內容,注重傳播方式和渠道,正確引導輿論。與此同時,黨報編輯不僅應該注重黨報內容的創作,還應加強對黨報版面、頭版頭條的策劃,通過對版面的合理布局,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增強讀者的體驗感,避免單純宣傳、強調理性報道的宣傳邏輯,從而增強黨報閱讀的生動性和活潑性。
(三)建立多渠道的黨報傳播方式
一直以來,黨報都是以紙質媒體為主要傳播方式,與融媒體時代的媒介平臺和傳播渠道相比,過于單一。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更加便捷、快速的渠道了解和獲取信息。因此,對于傳統的紙媒來說,很少有受眾會主動選擇利用報紙閱讀和獲得信息,這是因為一般售賣報紙的地點比較固定和集中,而且紙質攜帶也不方便,遠不如通過新媒體平臺直接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方便,這也就導致傳統的以報紙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和受眾閱讀需求的變化,使得紙媒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影響力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黨報應主動和各類融媒體平臺技術進行科學結合,利用互聯網的科技產品和多種信息渠道進行黨報內容的傳播,從而豐富黨報的宣傳渠道以及擴大黨報的宣傳范圍。此外,加強黨報和新媒體的合作,創新傳播路徑,搭建與讀者互動交流的平臺,增強黨報編輯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有助于黨報吸收讀者的建議從而進行不斷完善。例如,黨報編輯可以創新黨報的宣傳方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平臺創作黨報公眾號、制作黨報APP,甚至開通黨報的視頻號,利用記者采訪的素材制作小視頻,豐富黨報宣傳形式,從而有效彌補傳統紙質傳播方式傳播速度慢的缺陷,讓讀者能夠快速閱讀黨報的相關內容。目前,焦作日報已經開通了自己的官方視頻號,通過一線記者的采訪,及時豐富內容,編輯制作完成后立即發表,這樣傳播的信息非常及時,而且在泥沙俱下的公眾號中,黨報的新媒體平臺更加權威、真實,更容易吸引讀者關注。最為重要的是,受眾可以通過留言反映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還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平臺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答復,增強了用戶體驗,拉近了黨報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四、結語
在融媒體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黨報的編輯工作者應該進行角色的定位和轉型,轉變傳統的思維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創新能力,要重視讀者的需求和參與,為讀者提供有效的閱讀渠道。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黨報把握時代脈搏、緊密聯系人民群眾,從而生產出符合老百姓需求的黨報內容。
參考文獻:
[1] 彭敏.新媒體環境下黨報編輯工作創新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8,09(15):201.
[2] 孫雪梅.淺析融媒體時代地市級黨報的轉型發展之路[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5):243,248.
[3] 岳娟紅.全媒體時代地方黨報媒體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新聞采編,2019(05):26,35.
[4] 陳光志.論報紙編輯現代意識的深化與創新[J].科技傳播,2018,10(24):49-50.
作者簡介:王建新(1969—),女,河南焦作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