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康秀平 樊東寧 許瑩瑩
摘要:推進縣級融媒體向縱深發展既是縣級融媒體自身發展的需要,又是國家戰略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武強融媒體中心為代表的衡水市縣級融媒體充分發揮了釋疑解惑、鼓舞干勁、同心協力的重要作用??h級融媒體要向縱深發展,就要樹立科學正確的全媒體發展觀;要堅持把內容作為媒體發展的基石;要組建全媒體人才隊伍;要不斷加強融媒體技術、理念的學習和實踐;更要做大做強客戶端,使縣級融媒體在輿論監督、引導,服務人民群眾,助力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全媒體;創新融合;縱深發展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5-0106-02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衡水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衡水市縣級融媒體縱深發展道路探索”成果,項目編號:2021149
一、引言
作為全媒體工作的枝蔓末梢,工作最細微、最接地氣、最貼近群眾的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想成為正能量的“蓄水池”、負能量的“過濾池”和老百姓的“連心橋”,縣級融媒體就要向縱深發展,這既是縣級融媒體自身發展的需要,又是國家戰略的要求,無論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年9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還是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都對媒體的深度融合發展以及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出了要求。關于縣級融媒體中心,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教授認為,該機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實現對縣域內各種信息的生產、匯集、交互和分發[1]??h級融媒體縱深發展已經成為國家工程,解放思想、機制創新是不斷推進其縱深發展的重要方案,也是目前最緊迫的工作任務。
二、衡水縣級融媒體發展概況
衡水市縣級融媒體起步早,具有一定先發優勢。融媒體改革工作自2018年7月全面啟動,2019年初全面建成,并集中舉行了融媒體中心揭牌儀式,衡水市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在成立之初就在全省取得了“三個第一”的好成績。一,衡水市率先在河北省出臺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明確了改革路徑;二,衡水市在河北省第一個實現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全覆蓋。三,衡水市首先建成河北省第一家正式掛牌的縣級融媒體中心——武強縣融媒體中心。武強工作經驗得到了中宣部領導的批示肯定,是我國試點的縣級融媒體中心之一。
武強融媒體建設經驗在衡水得到廣泛推廣,縣級融媒體發展駛上“快車道”。2019年,衡水各地的融媒體中心普遍開展以宣傳內容、媒體技術、新型融媒體人才為主題的三大提升工作,不斷優化新聞流程、升級媒體平臺,高效調配眾多媒介資源、生產加工要素資源。過去一年,衡水市各地融媒體中心在媒介理念、運行的體制機制、市場模式、競爭機制上實現了多層次轉變,始終堅持以網絡、移動客戶端為重點的媒介宣傳的全方位轉型。在今天,衡水市縣級融媒體中心已樹立了以縣級廣播電視臺為主體、整合縣域黨政媒體資源、依托省市主流媒體技術平臺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總體思路,各縣黨委政府堅持正確方向,以縣廣電部門為依托,引領規范縣域內相關公共傳播媒介和平臺,諸如電臺、電視臺、公共網站、新媒體平臺等,著力打造集輿論引導、政務服務、民生關切、思想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縣級融媒體中心。
但各縣級融媒體中心目前仍存在財力有限、人才匱乏、媒體融合度不夠等問題,外在表現為影響力、競爭力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缺乏互聯網思維,新舊媒體仍然存在壁壘,在展開線上線下協同、內外呼應的宣傳工作時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2]。
三、對衡水縣級融媒體縱深發展的探索
推進縣級融媒體縱深發展就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發揮主流媒體引領作用;要增強新聞性和思想性;要掌握新技術,實踐“全媒體”報道;最后還要加強媒體內部的橫向合作,實現跨區域、跨平臺、跨層次傳播。
(一)樹立科學正確的全媒體發展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縣級融媒體縱深發展就是要把全媒體效應作為方向,一方面要進一步破除邊界、框框的限制,使融媒體中心不但是信息發布的中心,也要成為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引導中心,使市縣政府新聞發布、社會利益攸關方以及主流媒體等能夠緊緊聚集在融媒體周圍,形成線上線下協同、內外呼應的全媒體宣傳模式,形成社會主義主流輿論格局。
(二)內容為王,提升新聞性和思想性
內容建設是媒體發展的根本。目前雖然傳播方式多樣化,但媒體融合發展的第一要務一定是內容生產。內容建設就是要增強主流媒體的公信力,要善于發揮地域優勢,衡水市縣級融媒體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通過采編優質內容,擴大了影響力,成功地增強了公信力。其中,各種花式、硬核的內容發布是關鍵,如武強縣融媒體中心通過“智慧大喇叭”方言喊話,在引導群眾正視疫情并理性防護,同時調動群眾力量加入防疫宣傳工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縣級融媒體要想發布優質內容,就要密切關注本縣域,關注小人物在大時代下的命運,在細微處下功夫。如武強融媒體中心在疫情期間為更好落實傳達本市疫情之初婚禮簡辦的號召,拍攝制作的《感動!武強一分鐘婚禮,爸爸當司儀!》,婚禮上只有一對新人和公婆,喜公公當司儀,親自寫稿為新人主持了溫馨的婚禮,在本縣引起巨大反響,文盛武強公眾號本條新聞的當周閱讀量達到2.5萬以上,老百姓紛紛網上留言祝福,并在衡水電視臺、河北廣播電視臺轉播,起到了很好的輿論引導作用。因此,媒體發展一定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群眾路線,增強用戶意識,提升內容生產能力。
(三)組建全媒體人才隊伍
融媒體發展是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開展的,而人才是決定融媒體能否跟上時代發展節拍的關鍵。人才隊伍建設離不開人才培養,全媒體人才目前屬于緊缺資源,除了要制定足夠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外,還要從教育抓起,與當地高校傳媒專業一起共同培養高素質的全媒體人才,在這方面可以通過高校聯合復合人才培養,崗位輪換全能人才培養,“平臺+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產學研領軍型人才培養等多渠道培優、選優,擴充全媒體人才資源庫。
但同時縣級融媒體中心還存在資金不足、編制缺乏等問題,加之地域限制,優秀人才很難被吸引,這就要求融媒體中心領導同時要敢于放權、勇于失敗,培訓提升自有人才的全媒體素養和技能,充分激活融媒體中心內部活力,培養鍛煉人才,組建人才隊伍。
(四)不斷加強融媒體技術、理念的學習和實踐
相比此前的通信技術,5G具有革命性的迭代意義。我市縣級融媒體可合作開展技術應用培訓,解決資金和重復建設難題,謀劃好長期、穩定的技術發展路線,以平臺集成先進適用技術,把融媒體技術和當前的各種高技術平臺相融合,這其中包括數據融合匯聚平臺、實時搜索分析平臺、媒體數據處理平臺。
各縣融媒體已經建立了中央廚房,但技術連接仍存在不足,要避免單一的微信號、抖音號留下刻板的融媒體印象,應堅定樹立融媒體創新理念,這包括應切實發揮融媒體的交互性、實時性、協同性、集成性的優勢。要把中央廚房分散化,使信息鏈條上的每一個節點成為“微廚房”,實現真正的多屏互動,釋放資源互通、內容匹配、交互宣傳、利益共享的媒體融合“紅利”[3]。
(五)開展客戶端建設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
除了核心的信息傳播功能,融媒體同樣能發揮社會治理的作用[4]。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要注重發揮縣級融媒體中心在組織動員時的社會基層治理功能,“兩微(微信、微博)一端(新聞客戶端)一抖(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都不放松,其中重要抓手就是移動客戶端的建設。要啟動客戶端建設,并作為長期任務目標開展規劃。移動客戶端集生產、發布于一體,能夠更快、更好、更形象地傳播信息,能切實發揮其暢通民意訴求的作用。作為集政務和社會功能服務于一體的移動客戶端,其有助于實現基層管理現代化乃至建設智慧城市,在未來可以用作打通部門數據壁壘的橋梁,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途徑。
四、結語
衡水縣級融媒體已經打造好基本的運行框架,也有明確的發展思路,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求的提高,面對十四五規劃中媒體深度融合的要求,衡水縣級融媒體仍然不能放松。緊迫任務面前,需要衡水縣級融媒體相關人員解放思想,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在變局中搶先機、開新局,緊貼人民群眾需求,通過新技術、新思路發揮融媒體中心輿論宣傳、民生服務、社會管理、生產促進等多方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謝新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四梁八柱——融合、創新、引導、服務[J].新聞戰線,2019(03):45-47.
[2] 張向南.守正創新有“融”乃強!衡水市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回眸[N].衡水日報,2021-05-17(11).
[3] 黃楚新,劉美憶. 2020年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現狀、問題及趨勢[J].新聞與寫作,2021(01):39-45.
[4] 方提,尹韻公.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N].光明日報,2020-12-18(11).
作者簡介:陳娟(1981—),女,河北景縣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新聞實務。
康秀平(1981—),女,河北故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聞實務。
樊東寧(1981—),女,河北景縣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藝學。
許瑩瑩(1981—),女,河北饒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