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青
(商洛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陜西商洛 726000)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工作的開展和工作質量的提升離不開一套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優化改進,使質量管理體系有效地指導檢測工作的開展,以此幫助實驗室檢測水平得到提升。因此,本文針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和改進進行了詳細研究。
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是《實驗室資格認定評審準則》《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中重要的要素[1],《實驗室資格認定評審準則》(2016版)的4.1.2要求“檢驗檢測機構應明確其組織構架及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間的關系”。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是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實驗室認可和接受外部評審的前提條件,質量管理體系必須按照《實驗室資格認定評審準則》和《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建立并運行。
食品檢測機構是為政府、社會組織、人們提供食品檢測服務的技術組織。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崛起,新型食品不斷涌現,食品檢測對象越來越復雜多樣,這對食品檢測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是政府執法部門的執法依據,因此,食品實驗室檢測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可以強化對食品檢測人員、儀器設備、標準物質和試劑耗材、實驗環境等方面的科學管理,從而以高效、準確的工作質量保障人們“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不僅是遵守法律法規,完成我國對食品安全的建設要求,是將食品安全檢驗工作的高效、準確的推進,是確保人們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2]。
建立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3個方面(見圖1)。

圖1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因素
在建設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中,檢測人員是最基本的因素。在配備了高精端的食品安全儀器進行檢測的條件下,沒有高素質的檢測人員進行正確、細致的操作,就無法實現食品安全檢測結果準確性。因此,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中對檢驗人員的綜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3]。
在進行食品安全檢測的過程中,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儀器設備和設施與實驗檢查結果息息相關,為了確保設備儀器所檢測出的實驗數據更加準確、有效,相關部門需要在建立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時,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儀器設備設施、設備操作人員及其工作能力定期進行核查。
在食品安全檢測過程中,抽樣環節和食品安全檢測的結果息息相關,若所抽樣品不能完整的反映食品的正常狀態,檢測所得到的結果可能出現嚴重誤差,導致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流入市場。因此,在建立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中,相關部門需要對食品抽樣流程進行嚴格規范。同時,食品檢驗是對食品安全的保障的關鍵一步,在建立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中,食品抽樣檢測是十分關鍵的因素之一[4]。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運行需要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條件》等法律法規,通過自身所擁有的各項資源進行綜合應用,建立適合自身的檢測實驗室、與自身檢測實驗室的工作范圍、職責能力等都相符合的質量管理體系,其主要有4個步驟(見圖2)。

圖2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步驟
3.1.1 遵章守法,提升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視度
依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食品檢驗機構要求》等文件,通過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各階層人員的共同協作,在建立制度過程中,針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所配備的人、機、料、法、環等資源進行協調搭配、統籌完善,使各類資源在管理層和執行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充分的利用,保障食品檢測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3.1.2 形成實驗室管理和活動的最高層次綱領性文件,即《質量手冊》
通過編制《質量手冊》,闡明食品檢測機構的質量方針、目標和服務承諾,明確內部組織結構和崗位職責,提出管理要求,從而加強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中人和物的精細化管理。《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食品檢驗機構要求》(RB/T 215—2017)中對技術人員的能力提出了“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的人員數量應不少于從事食品檢驗活動的人員總數的30%”的要求[5],所以編制《質量手冊》可以為實驗室的檢驗人員指明工作方向和工作要求,提升食品檢驗人員的工作技術和能力,并且加強對團隊協作能力的訓練,保障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檢測能力的穩定性。
3.1.3 形成指導體系活動開展的支持性文件,即《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
通過編制《程序文件》響應《質量手冊》中的管理要求、技術要求,明確各類工作如何做、由誰做、做什么、怎么做,《程序文件》是全體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工作人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文件、人員、場所和環節、設備設施和標準物質等因素的管理都應合理分配規劃,盡可能詳細得體現在《作業指導書》中。例如,人員崗位職稱、能力評定、技能培訓,場所環節的地理位置要求、采光、采暖、通風、照明和溫濕度要求,設備設施和標準物質的采買、驗收、儲存和管理等要求,都是編制《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必不可少的內容,以此幫助檢測人員開展檢測工作,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食品檢測任務。
3.1.4 建立完善的記錄表格
在開展食品檢測工作的過程中,檢測結果的可溯源性極其重要,為此食品檢測機構應制定一套全面的記錄表格,檢驗人員應通過各類表格展現出整個實驗過程。①檢測人員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重要節點紕漏,通過查閱相關記錄可以迅速發現問題。②通過文件化管理的方法不僅可以規范儀器設備、試劑耗材、實驗環境等的使用和管理,也可為管理者展現更加全面、準確、有規律的食品檢測工作開展情況,有利于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整體工作水平的提升。
隨著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不斷發展,實驗室在開展食品檢測工作的過程中,質量管理體系難免會出現不完善的地方或不適應機構運行的情況。為了確保食品檢測工作有序開展,應及時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和修訂。
3.2.1 加強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宣貫和學習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是對檢驗檢測質量的技術、人員、資源等因素及其質量形成過程中各個活動進行全面控制的一整套文件,若想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可行性,檢驗檢測機構必須對一整套體系文件進行宣貫學習,從而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對管理體系文件的宣貫和學習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檢驗檢測機構應制定學習計劃,把體系文件學習和改進融入日常工作,同時也可達到強化檢驗人員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的目的,對檢測機構的檢驗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各項工作質量的全面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3.2.2 評定與改進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
定期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綜合評定,對當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效率、工作情況等進行評價,集中獲得改進意見[6]。獲得意見主要通過兩個方法:①內部審查,通過機構內各職能部門定期對質量管理體系內的工作內容和實際情況進行審核,及時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可以切實地對食品檢測工作進行規范化約束,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②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外部審核,通過借助飛行檢查的機會或邀請其他食品安全相關人員對機構進行審核,從而確定改進方向。相比于內部審核,外部評審員對食品安全相關領域的專業性更強,在綜合評定質量管理體系方面更有經驗,更容易找到機構質量管理體系中所存在的不足。通過內部審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外部審核(專業、豐富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經驗)兩者相結合的方式,獲取改進意見,確認改進方向,實現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更好地滿足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開展檢測工作的需求。
3.2.3 強化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的監督管理
監督管理是對質量管理體系實際運行過程中的食品安全的檢測質量、食品安全事故的防控途徑、食品檢測工作的維護、檢驗人員的管控和提升等集中把控的重要環節之一,在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工作中,相關部門需要對監督管理體制進行完善,制定監督計劃,充分發揮管理者、監督員的監督管理作用,將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和日常監督管理相結合,促使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日常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改正,從而減少可能出現的工作損失。
食品安全問題是我國民生的關鍵問題之一,與人們的生活、健康息息相關,因此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建設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保障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高效、準確、安全地完成食品檢測工作,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改進至關重要。而本文針對其相關概念,如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關鍵因素等進行介紹,提出了針對其建立運行和改進的有效措施,為提升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