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杰
9月23—26日,“紡織之光”2021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評審會在蘇州舉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俞建勇、陳文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葉志民,以及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和行業協會等的專家和代表70余人參加了評審會。本次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組織。
從2019年起,根據國家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在保留科技進步獎的基礎上,增設了技術發明獎和特別貢獻獎-桑麻學者,調整了獎勵等級。其中,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兩個獎種,設置一等獎、二等獎兩個等級,特別貢獻獎-桑麻學者評選每年不超過4人。 技術發明獎,授予在紡織相關科學技術和生產活動中,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發明創造,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作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科學進步獎,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今年收到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申報項目180項,經過形式審查合格的171個項目進入網絡評審。網絡評審按申報項目專業分布,分成紡織組、化纖組、產業用組、染整組、機械組、自動化與儀器組、標準與檢測組、軟科學組8個專業小組,獎勵辦公室遴選了71名專家按專業組參照獎勵范圍對項目進行初步評審。 本次評審會是對通過網評的項目進行復評。獎勵辦公室再次遴選44名專家到會對網評結果進行復審,130個項目經過小組、大組和評審委員會評審,其結果提交技術獎評審委員會審議表決。其中,被推薦為一等獎的候選項目主要完成單位要求派代表到會議現場進行答辯。為保證評審公平、公正、透明、規范,便于監督,會議邀請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領導、媒體代表參加。建議授獎項目和等級名單近期將通過相關媒體公示。
葉志民在評審會現場表示,科技強國是紡織強國目標實現的重要方面,促進科技創新工作的抓手就是科技成果的總結、展示、交流和表彰等一系列活動。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肩負促進行業科技教育事業進步的使命,二十幾年來,科技獎勵從未間斷。科技評審會是科技獎勵的重要環節和前提條件,評審過程影響著未來行業的科技發展,基金會也將一直給予支持。
李陵申參加了一等獎候選項目的現場答辯,并在評審會最后進行總結發言。他表示,今年科技獎參評項目總體水平較高,隨著科技自立自強,企業研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有所提升。2020年紡織行業總研發投入達到468億元,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中國紡聯對科技研發的工作一直非常重視,也持續對科技獎評審工作進行更新調整,按照控制總量、提高質量、優化程序的原則,保證科技獎評審工作的公開、公正以及更有針對性。
據了解,此次評審建議授獎項目和等級名單近期將進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