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伯沖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光輝歷程,高遠展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號召全體共產黨員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不移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使命。
70多年前,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時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這一著名“趕考”命題,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進京執政前的冷靜思考,包含著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是毛澤東帶著勝利之師跨進歷史凱旋門時發出的警世箴言。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告誡全黨要“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趕考”,形象地把執政實踐當作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賦予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新時代、新征程、新形勢,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繼續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那么一種精神,繼續保持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那么一種警醒,自覺做到決不因勝利而驕傲、決不因成就而懈怠、決不因困難而退縮、決不因風險而膽怯。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前,能夠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挑戰。
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首要的是堅定理想信念。信仰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經受的最大考驗依然是對理想信念的考驗。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共產黨人的“真經”。因此,加強科學理論的武裝,使每名黨員干部從中真正感受到真理的力量,進而對歷史進程和客觀規律的認識把握從“必然王國”上升到“自由王國”,做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理想之光不滅,信仰之光不滅,帶頭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關鍵的是強化奮斗精神。要從思想深處解決好為誰執政、靠誰執政的問題,時刻牢記對人民所承擔的莊嚴職責,像老黃牛一樣,苦干實干,將汗水流灑在大地上,把奮斗書寫在歷史里,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各級領導干部要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既要有寬肩膀、又要有鐵肩膀,既要有責任擔當之勇、又要有破解難題之智,用宵衣旰食、勤勉奉公的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赤誠;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強化人民至上、為民服務的意識,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堅持從維護和發展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強化責任意識,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敢于直面問題,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出了問題要勇于擔當、善作善為。
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重要的是增強憂患意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上,我們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復雜,面臨的任務將更加艱巨,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我們越需要保持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樂不忘憂的高度政治警覺。要強化底線思維,善于從太平中預見危機、從順境中發現隱患、從機遇中看到挑戰,提高見微知著、防患未然和風險處置能力,既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又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要害的是筑牢拒腐防線。金錢、美色是最大的“迷魂湯”,腐敗是黨執政面臨的最大威脅。各級領導干部要時刻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堅決反對特權行為和特權現象,切實做到自律、自警、自醒、自重,嚴于律己,守住底線,不碰紅線,做到公正用權、慎重用權、規范用權;要帶頭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從為人處世上涵養操守,從小事小節上修身律己,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尚儉戒奢、廉潔治家;要有針對性地構筑起“前期預防、中期監控、后期處置”三道防線,建立起“全面覆蓋、層層監管、重點防控、責任到位”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永葆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本文作者 南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