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吳志偉
(1轉化醫學與創新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發展部 江蘇 南京 210042)
(2湛江市第四人民醫院內一科 廣東 湛江 524000)
在高血壓疾病中,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并發癥就是高血壓腦出血,高發季節為春季以及冬季。患者在患上該疾病之后,其小動脈管壁將會發生局灶性的壞死以及缺血、或者是發生纖維樣以及玻璃樣的病變[1],繼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血管壁強度,導致其發生局限性的擴張,逐漸形成一個微小的動脈瘤。同時,加上患者進行過重的體力勞動或者是腦力勞動、情緒波動幅度較大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下[2],將會使患者的血壓發生驟升,繼而造成其腦血管破裂出血。臨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通常以手術治療為主,同時輔以藥物治療效果更佳,依達拉奉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3],其能夠對患者的神經細胞功能發揮一定的保護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使用依達拉奉注射液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與NSE水平的影響。
選擇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湛江市第四人民醫院內一科接受治療的9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甲組以及乙組,各48例。甲組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1.86±9.53)歲;乙組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50.23±9.1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GCS評分3~8分;(2)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屬同意參與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3)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4)出血量<60 mL,但是符合開顱手術的出血量標準的患者;(5)在發病的24 h之內接受治療的患者;(6)經過影像學檢查,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排除標準:(1)處于哺乳期或者是妊娠期的女患者;(2)腦出血致病因素為腦腫瘤、動脈瘤以及腦外傷的患者;(3)患有較為嚴重的肝腎疾病以及心臟疾病的患者;(4)對本次所研究藥物過敏的患者。
甲組患者實施急診小骨窗開顱手術,具體操作為: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麻醉起效之后,將較為重要的功能區域避開,切口選取與血腫位置最接近處的頭皮,采取銑刀來經患者的顱骨打開,打開范圍3~5 cm,以“十”字形來切開患者的腦膜,對其實施鈍性分離操作到血腫之后,在顯微鏡下將其血腫清除,將創腔內引流管放置好,同時立即將患者的硬腦膜修復,然后關顱。在手術結束之后,對患者實施常規治療,治療項目包括:護胃治療、脫水降顱內壓治療、維持電解質平衡治療、積極降壓治療、營養神經治療以及抗感染治療。同時嚴密監測患者的疾病變化情況,實施糖脂監測。
乙組在甲組治療基礎上使用依達拉奉進行治療,具體為:依達拉奉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342;生產: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規格:10 mL/支。)用藥劑量:30 mL:用藥方法:用100 mL 0.9%氯化鈉溶液將其稀釋,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確保在30 min之內完成,2次/d,療程為14 d。
(1)觀察并且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具體評價標準為:無效:患者的GCS水平沒有發生變化,且臨床癥狀沒有得到緩解,甚至于出現加劇趨勢;有效:患者的GCS評分升高1~3分,血腫得到中等程度的清楚,且血腫量降低量>5 mL,水腫帶的面積減小20%及以上;顯效:患者的GCS評分升高3分及以上,血腫僅有微量殘留或全部清除,水腫帶的面積減小50%及以上。(2)觀察并且對比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具體為:在進行治療之前以及治療結束之后抽取患者在空腹狀態下的4 mL外周靜脈血,檢測器NSE水平以及S100β水平。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乙組治療有效率89.58%高于甲組的70.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治療后,乙組的NSE、S100β水平低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100β/(μg·L)-1)NSE/(U·m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甲組 48 2.58±0.54 2.42±0.22 21.88±5.65 18.64±5.38乙組 48 2.63±0.58 1.53±0.21 21.15±5.74 14.23±5.12 t 0.437 20.274 0.627 4.113 P 0.663 0.000 0.531 0.000
通常情況下,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治療手術結束之后,需要對其實施相應的營養神經治療、抗水腫治療以及自由基清除治療[4]。在臨床治療中,一種使用率較高的自由基清除劑就是依達拉奉,有相關研究表明,依達拉奉能夠將患者在腦缺血-再灌注的時候所產生的自由基清除[5],從而使自由基對細胞膜的脂質過氧作用得到有效的緩解,最終使患者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得到一定的維持,對患者的神經細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保護作用。S100β在生物體內主要作為細胞內鈣受體蛋白,一種星形神經膠質細胞可以分泌S100鈣結合蛋白β起到促進神經的生長和修復的作用[6],在患者身體各項指標處于正常狀態的時候,其S100β水平通常都不高,但是當患者的顱腦受到損害的時候,S100β的水平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升。高濃度的S100β具有神經毒性,在體外通過NO依賴途徑誘導神經元死亡。NSE是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的簡稱[7],血清NSE是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所特有的一種酸性蛋白酶,在患者的腦部出現腫瘤、受到損傷或者是發生缺氧以及缺血事件的時候,NSE水平會出現顯著的上升[8]。所以,在臨床中對患者神經功能進行評價的時候,常采用NSE水平以及S100β來作為評價標準之一。有相關研究報道顯示,依達拉奉能夠使缺血再通部位以及缺血周邊部位產生的氫氧根離子得到有效的清除,繼而對神經功能障礙發揮一定的抑制作用,這一藥物還可以使神經細胞的凋亡得到一定的延緩,從而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發揮有效的保護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對甲組實施小骨窗開顱術治療,在甲組基礎上對乙組使用依達拉奉進行治療。在治療之后,乙組治療有效率比甲組更高,且S100β水平以及NSE水平均比甲組更低(P<0.05),說明使用依達拉奉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可以在確保其治療效果提升的同時,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腦功能狀態,有效降低患者的S100β水平以及NSE水平。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使用依達拉奉治療具有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除了能夠使患者的腦功能狀態得到有效的改善之外,還能夠使患者的S100β水平以及NSE水平得到有效的降低,促進患者腦神經功能以及腦血管功能的恢復,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