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昱之
從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海瑞、包拯,到奉公為民、廉潔自律的孔繁森、任長霞,清廉作為一種高尚品德,世代為人們所稱贊。清廉是一種精神,清廉是一種信仰,清廉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人們前行的路。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茶陵農商銀行全體干部職工身為金融系統的一員,更要時刻將“清廉”二字牢記心間,做到樹清正之風,養廉潔之氣,用清正廉潔為百年農信老店的打造作完美注腳。從自身做起,從日常做起,從細節做起,維護金融安全,維護國家安全。
清廉就要常修為政之德。“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自古以來,為官者有官德百姓才會信任、跟隨,到了新時代,為政之德又不僅僅是針對從政人員,更可以代入其他行業、眾多領域,尤其金融系統員工更要常修為“政”之德。金融系統的“政德”就是職業道德,是職業素養,是通過日常行為的點滴積累讓客戶信任、辦理業務。良好的職業道德可以體現在兢兢業業、清正廉潔的日常,也可以體現在主動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辦理業務的貼心時刻,體現在為客戶解決資金周轉燃眉之急的點點滴滴。
人無德不立。首先,要做到明“大德”。黨員領導干部修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大風大浪面前無畏無懼,在利益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其次,要做到守公德。公德是公眾之德、公權之德,每位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做到心中高懸法紀明鏡、手中緊握法紀戒尺,只有黨員發揮好了先鋒模范作用,才能帶領其他人共建清廉金融。最后要做到嚴私德。每個農信系統的員工就是湖南農信社的最佳名片,只有樹立好自己的形象,才能樹立好單位的形象。
清廉要常思貪欲之害。拆開“欲”字簡單來看一下,有“稻谷”和“欠”的意象,意味著人在食不果腹的情形下極想要得到滿足,這種人的欲望表現是正常的。然而貪欲的重點在于貪,這就是萬不可取之處。“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曾說過,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以身作則的,清廉正直貫穿他的一生,他德隆望尊卻最愛穿農貿市場買的幾十元的格子衫,他毫不吝惜將所得獎金全部捐出,他毫無保留地教授科研。袁隆平堅持粗茶淡飯的日子,從不在意生活條件,只在田間地頭花心思,這是因為他堅守了初心,不忘來時的路。然而與袁隆平不同,有些人卻在錢權中喪失了自我,忘了自己來時的路。
今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累計發布14起出納、會計等崗位財務人員違紀違法問題的案例剖析類報道:他們有的把公家賬戶當成自己的提款機,侵吞、騙取公款用于個人奢侈消費,只為滿足如泡沫般的虛榮心;有的企圖用公款“借雞生蛋”,挪用、貪污公款用于炒股、購買理財產品,自以為有財會知識,具備一夜暴富的經濟頭腦,結果“雞飛蛋打”,造成巨大公共損失。財務人員身處資金密集崗位需時刻加強廉潔教育和警示教育,銀行系統工作人員也需如此,要做到始終堅持準則,誠實守信、廉潔自律、服務社會,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用自我的廉潔之光為整個社會的廉潔正氣添光增彩。
清廉還要常懷律己之心。古語有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們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里,但要真正做到清正廉潔,不僅僅靠“不能腐”“不敢腐”,還需要加強“不想腐”教育。金融從業人員要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的節操,做一個一塵不染的人。
律己是慎獨。金融從業人員必須保持“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有許多君子慎獨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東漢楊震赴任東萊太守時途經昌邑,被他推薦為昌邑縣令的王密夜晚拜見他想送他十斤黃金,楊震拒絕了。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義正辭嚴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說無人知曉。”王密羞愧而返。而有些以權謀私、收受賄賂的人,正是抱著僥幸心理,才一步步踏進深淵,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律己是主敬,曾國藩曾在家訓中說:“主敬則身強。”對人對事要做到態度恭謹、心懷敬畏,傲慢無禮、肆意妄為是無知的表現。一些領導干部因“我就是王法”“權大于法”的心態導致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缺乏敬畏法律法規之心,終會在違法違紀邊緣突破底線。只有內心敬畏尊崇法紀,才能在行為上尊重和堅守法紀。腐敗和不正之風的根源在于信仰的缺失、自律的缺位,沒有時刻保持敬畏之心,就容易松動理想信念的“總閥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如果拿法律當兒戲,法之不行則無人可畏,因此對法律的敬畏并非單純懼怕法律,也不是將法律供于神壇頂禮膜拜,而是把法律當作信仰的一部分而尊法敬法。
清正廉潔是一輩子的事情,廉潔自律思想容不得滑坡病變,要把一時的清廉維持成一世的清廉。“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砥礪理想信念,提高黨性修養,涵養廉潔文化,只有久久為功、抓長抓常,才能見成效、管長效。
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對于金融系統的員工而言,更要時刻堅守清廉底線,把廉潔作為一種習慣、作為一種追求、作為一種修養,筑牢廉潔從業“防火墻”,打好身心健康的“穩壓器”,如此,才能成就事業的“加油站”,樹立清正之風,涵養廉潔之氣,堅定推進清廉金融文化扎根農信系統,有力推動清廉金融文化氛圍不斷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