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飛云 袁海泉



[摘 要]IGCSE是目前國外14-16歲學生學習人數最多的課程之一,其教材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認可度。本文以“電學”部分為例,將IGCSE物理教材與我國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章節安排、內容編排、STS、例題習題設置等四個方面進行比較,為我國教材編制提供一些可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材對比;IGCSE;蘇科版
[中圖分類號]? ? G63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9-0047-03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衡量基礎教育水準的重要標志[1]。2012年初,蘇科版物理教材通過教育部審查使用至今,期間經過多次修訂,2014年英國劍橋大學國際考試中心出版發行了第二版IGCSE初中物理教材《Cambridge IGCSE Physics Coursebook》(下文稱作劍橋版教材),得到了廣泛認可。這里筆者以這兩本教材為研究對象,從不同角度對“電學”部分進行對比分析,希望能為我國初中物理教科書的編寫提供一些建議。
一、中英教材章節安排分析
“電磁學”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難點內容,在章節的篇幅上都能看出兩種教材對電磁學的重視。從分章來看,二者的篇幅略有差異,但對于每一章的內容來說,蘇科版教材的分節明顯多于劍橋版教材,而每一節的內容量卻少于劍橋版教材,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知,劍橋版教材將靜電現象作為電學知識的起始,整個電學板塊分節少而內容多,從靜電現象開始研究其引申出的電學知識,更突出的是知識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知識的引申脈絡比較清晰,有利于學生電學知識體系的構建,難度低而廣度大,同時選修內容恰當地補充了教材的深度。
蘇科版教材從簡單電路開始研究其包含的電學知識,將電學部分的內容分成多個小節,由淺而深,降低了教材難度,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助于剛接觸電學的學生建立學習信心,也有利于學生挖掘知識的內在本質,學生理解得深而精。兩種教材的編排各有各的編排理念,充分體現了教材編排的嚴謹性,所以,中英教材在章節編排上各有特色。
二、中英教材內容編寫分析
以“電磁感應”這一章的編寫為例進行對比分析,發現中英教材在內容的編寫上有很大的差異。知識點的安排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知,在內容編寫方面,劍橋版教材通過高壓電、變壓器將電場與磁場聯系起來。從發電機,到感應起電,再到變壓器,這是一種從現實情境,到物理原理,再到實踐應用的連貫的學習過程,知識脈絡很清晰。
對具體內容的分析可知,在引言部分,情境(科技、生活、物理學史)+文字描述,圍繞主題圖片,簡明扼要地提出本章的學習主題,引入的范圍更廣,更注重引入的科普性。在活動探究方面,劍橋版教材更傾向于將探究過程與步驟直接展示給學生,注重學生的活動體驗。在知識點之間,還設置了學習小貼士,把學生易錯的想法展示出來,及時糾正,更具人性化。相比較而言,蘇科版教材在內容編寫方面,細致專業的特點更為突出,將每個知識點按一定的邏輯順序羅列出來,盡可能地利用科學、理性的語言描述每一個物理現象、實驗原理,并深入挖掘每一個知識點的物理意義、適用范圍[2]。在引言部分,蘇科版教材更傾向于情景對話+生活情景,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更密切,并且對知識的展開具有很強的服務性。在活動探究方面,實驗大多以教師的演示為主,更注重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的思考總結。綜合上述分析,我國物理教材的知識結構傾向于直線型,而英國物理教材中的知識結構傾向于網絡型。盡管蘇科版教材內容細致、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每章都是一個血肉豐滿的知識體系,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但是與高中物理脫節比較嚴重。劍橋版教材內容綜合,緊扣現實生活和當今科技發展的主流,同時選修內容加強了與高中物理的銜接,為之后的高中學習搭建了臺階。因此,我國教材在編訂的時候,可以適當借鑒英國教材的內容處理方式,增強引入部分的科普性,加強與高中物理的銜接,適當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三、STS內容呈現方式對比分析
STS即科學、技術、社會,是20世紀60-70年代興起的一種教育理念。中英兩版教材中都以不同的呈現方式涉及大量的STS內容,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豐富學生知識,真正做到所學所知和現代技術的發展不脫節,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相銜接[2]。蘇科版教材大多在讀一讀、生活物理社會、活動等欄目中,以了解性知識和實驗探究的形式呈現。劍橋版教材則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滲透到教材中,將教材本身編訂為一個寬泛的STS欄目。兩版教材的STS內容呈現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知,從內容上看,兩種教材都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切入點,將科學、技術、社會緊密聯系起來。從STS內容的選擇上來說,蘇科版教材的內容選擇較為靈活,更貼近科技、社會,內容篇幅較大,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拓寬眼界。在呈現方式上,蘇科版教材更為重視以探究活動的方式呈現。
四、中英教材例題、習題的分析
作為教材編寫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例題、習題對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知識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教材合理呈現例題習題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并運用相關知識。
1.中英教材例題的對比分析
首先,就例題數量而言,劍橋版教材多于蘇科版教材。如表4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英兩國教材中的例題在數量方面存在差異,但是章節中的重點知識,兩本教材都給出了相應的例題,并呈現出完整的解題思路。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學生較好地理解和運用相關知識,同時樹立學以致用的理念。兩本教材的例題大都以計算求解的題型編寫,例題題型都較為單一。另一方面,雖然都較為重視解題過程的分析,但呈現的特點卻有很大的差異。相對而言,劍橋版教材的例題呈現方式層次分明,以公式和符號的演示為主,以描述性語言對重要的線索進行提示引導,對解題的步驟、方法解釋較清楚,學生更容易掌握解題規范。蘇科版教材的例題呈現多以物理公式加計算過程,注重計算過程,在引導提示方面略微不如英國教材。
2.中英教材習題的對比分析
在習題的安排上,蘇科版教材習題形式比較單一,題量少,以計算、活動類習題為主,習題難度沒有明顯的梯度。關于批判性思維的題目,這類題目的數量少且范圍窄,一般是以知識點的形式出現,而且都隱含在習題中[2]。
劍橋版教材中的習題設置有兩個顯著的特點:首先,在每一章節的每個知識點以及每一章節后都及時設置了習題,學生學習完一個知識點后就能得到及時強化。在每一章后還設置了整章強化習題,習題難度有一定的梯度,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其次,在習題的類型設置中會有概念題、計算題、思考題等,題型豐富,適應性強。綜上所述,在習題的編寫方面,劍橋版教材的編寫方式更能適應學生的需求與發展。
五、結束語
通過對中英教材的對比分析可知,整體上IGCSE教材的整體內容在知識廣度上高于我國蘇科版教材,但是兩國教材內容也各自有獨特的部分[3]。IGCSE教材有選修和必修的形式,將很多我國高中教材中才有的知識點呈現出來,如變壓器、邏輯門電路,在知識的廣度上高于我國教材的同時,在知識深度上也是略高于我國物理教材。因此建議我國教材能夠適當地借鑒英國IGCSE物理教材的優點,更多地考慮初高中之間的銜接問題,綜合考慮學生作為個體的終身學習和發展[3]。
我國教材,雖然相比IGCSE教材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有所欠缺,但是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發展和接受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教材難度以及知識能力的要求上,都有適當的遞進。在科學探究方面,不能為了探究而探究,我國教材設置了過多探究活動,過多地降低難度,學生很難收獲探究的樂趣,且容易使學生產生惰性。在內容的選擇上,多一點體現科技感的內容;在習題方面,設置幾個難度梯度,同時適當增加一些題型,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
[? ?參? ?考? ?文? ?獻? ?]
[1]? 徐士濤,李洪俊,張麗琴,等.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對比與分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1):106-107.
[2]? 呂舒欣,周萍.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對比與分析:以“磁學”為例[J].物理教師,2017(4):67-70.
[3]? 王鑫.中英初中物理教材比較[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4]? 樊勇.初中物理STS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5]? 楊東.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對比分析:以“電學”部分為例[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8(Z5):3-8.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