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濤濤 譯 趙天 編 ○老樹昏鴉 繪
在地球滄海桑田的漫長歲月里,在人類遠遠沒有誕生的時期,恐龍作為無可匹敵的巨獸,曾統治地球約1.65億年,直到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墨西哥灣,直接或間接讓這些巨獸走向滅絕。最終,除了鳥類,其他所有非鳥恐龍全都消失在地球上。
恐龍在這場大災變中退出歷史舞臺,一股新興的殘余力量——哺乳動物,迅速崛起并占據了生態位,最終為人類的演化鋪平了道路。可見,人類能出現,至少一部分要歸功于那顆名為“奇克蘇魯布”的小行星的撞擊。那么,假如當年“奇克蘇魯布”與地球擦肩而過,巨龍們得以繼續存在下去,如今的地球會是什么樣?
針對這一問題,科學家們做了不少合理推測,在腦海里對這種可能性做了試驗。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道格·羅伯遜說:“演化是一個混沌的、非線性的過程,而對混沌系統,我們在本質上是無法預言的。”盡管如此,演化生物學家們的預言還是形成了一條譜線,在譜線的一端,預言相當可靠。
化石記載告訴我們,非鳥類恐龍統治生態圈達1600萬年之久。“小行星撞擊時,它們還很繁盛,種類也極其多樣。”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史蒂夫·布魯薩特說。道格·羅伯遜認為,根據這樣的記錄,若沒有小行星撞擊的話,非鳥類恐龍直到今天還繼續保持繁盛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布魯薩特同意這樣的推斷。他認為,從6600萬年前到今天發生了太多的事——全球溫度明顯下降,地形隨著草原的出現發生了劇烈變化,出現了其他環境危機等。但非鳥類恐龍可能有能力應對這些挑戰。他說:“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非鳥類恐龍可能在今天依然存在,而且可能種類異常繁多。”
那么在非鳥類恐龍繼續橫行霸道的世界里,夾縫中求生的哺乳動物有可能進化出人類來嗎?
首先,化石記錄顯示,在小行星撞擊之前很久,哺乳動物就已經很繁盛了,種類也很多。但只要有恐龍在,哺乳動物的個頭就不會很大。如果恐龍沒有消失的話,直到6600萬年之后的今天,哺乳動物可能依然會很小,有多小呢?可能就和老鼠、狐貍差不多大,不太可能出現直立猿或者大象這樣的大型哺乳動物,更別提鯨這樣的巨獸了。
華盛頓史密森尼學會的漢斯·迪特爾·休斯認為,假如恐龍至今沒有滅絕,靈長類動物仍然會出現,但大部分身材都很小,因為大型的猿類不太可能存活。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不會有人類出現。
但恐龍主宰的世界也不見得沒有超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在預言譜線的不可靠一端,有人提出,有些非鳥類恐龍可能和我們一樣會發展出智力!
什么?難道在沒有人類的地球上,還會出現由恐龍演化出來的……恐人?!這種想法也并非不著邊際。比如,化石揭示了一些非鳥類恐龍解剖結構中,出現了有趣的進化趨勢。“最新的‘模型’在諸如腦容量、多樣性、四肢長度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表現得更為先進。”加拿大艾伯塔大學專家菲利普·柯里說。
在20世紀80年代,一位名叫戴爾·拉塞爾的古生物學家致力于研究一種小型食肉恐龍,該恐龍在小行星撞擊之前,生活在今天的北美洲。拉塞爾注意到,這種被稱為傷齒龍的恐龍的大腦與其身體相比異常之大。雖然在今天看來,這當然稱不上高級智力——大概也就和普通鳥類差不多,但在非鳥類恐龍中已經算是鶴立雞群了。
拉塞爾的計算表明,如果傷齒龍這一世系能得以延續,并演化出更大的腦容量,到今天它的腦容量可能足夠和直立人這樣的早期人類相提并論。雖然拉塞爾的觀點后來變得聲名狼藉,但不完全是因為他提出非鳥類恐龍可能會變得聰明。
他的觀點的爭議性與他想象的傷齒龍為支撐大腦而演化的解剖學結構有關。他推測傷齒龍會發展出一種更直立的姿勢來支撐它不斷增長的頭骨,這樣的話它便不再需要一條長尾巴來保持平衡了。在拉塞爾的思想實驗里,傷齒龍的尾巴這一身體特征會逐漸退化直至消失。在小行星撞擊之前,傷齒龍就有了未發育完全的雙手,拇指與其他手指相對。拉塞爾認為,這雙手會逐漸演化,以方便操縱小物體。換句話說,傷齒龍的超智慧后代——拉塞爾稱之為“恐人”,可能與人類長得非常相像。
不難想象,拉塞爾的“恐人”會發展出像我們一樣的社會和文化:核能、計算機、太空旅行,甚至還有更多,看起來它們都可以辦得到。但這是因為“恐人”本質上就是人類,只不過在生物學分類上他們屬于恐龍這個大族群,而不是哺乳動物。
拉塞爾的這個思想實驗等價地認為智慧動物的體形會很自然地趨向于人形,而其他研究者卻向其潑了冷水。
馬里蘭大學專家托馬斯·霍爾茨說:“智慧型恐龍是不可能長得像人類一樣的。人類的解剖學結構相當奇特,沒有理由認為擁有較大大腦的生物就一定要有類人的體形。”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專家達倫·奈什對智慧型恐龍的話題有著超乎常人的思考。他認為幾乎沒有化石證據表明若沒有“奇克蘇魯布”小行星撞擊地球,非鳥類恐龍便一定會演化出類似人類的智力。但如果真的有一個或幾個世系的恐龍最終演化出超級智慧,奈什認為它們很可能會保留其史前祖先的特征:身體水平,長著長尾巴,覆蓋著濃密的羽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恐龍確實已演化出了和靈長類一樣的智力。鸚鵡和烏鴉(現在的鳥類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后裔)就屬于這個水平。”奈什說。
21世紀的恐龍,究竟會趨同演化成傳說中蜥蜴人的“恐人”?還是結合了人類智慧和兇猛肉食恐龍體格的“超級智龍”?無論哪種都太過于怪異……假如平行世界真的存在,或許在某個宇宙,一只智慧型恐龍正邊瀏覽網頁邊想:“如果是小小的、毛茸茸的哺乳動物統治地球的話,世界會是什么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