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即“珠海航展”)9月28日正式拉開帷幕。作為世界知名五大專業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每一屆珠海航展都會成為大眾關注和討論的熱點。那么,本屆珠海航展有何看點?哪些神秘武器會揭開面紗?
殲-16D電子戰飛機首次亮相
殲-16D電子戰飛機將首次亮相中國航展,該型戰機是以殲-16為平臺自主研制的新型電子戰飛機,具備“偵、攻、防一體”綜合作戰能力。空軍發言人申進科此前表示,殲-16D投入實戰化訓練,進一步提高了空軍電子進攻能力,支撐空軍作戰范圍拓展和空軍戰略轉型建設。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電子戰和網絡戰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美軍認為,電子戰是空地一體作戰的基本組成部分,美《作戰綱要》還把電子戰手段與火力,機動力的運用并列為左右戰局的因素。北約電子戰研究委員會德爾古將軍指出,“電子的作用已經超過火力。”
從外形上看,此次展示的殲-16D電子戰飛機進氣道和機翼下方總共掛載了4個大型吊艙,兩個機翼翼尖也各掛載了小型吊艙。空軍專家付前哨告訴記者,殲-16D是一種戰術電子戰飛機,機動性好,攜帶的電子戰設備可對敵方雷達、無線電通信等電子設備進行“軟殺傷”,若加掛反輻射導彈,還可以對敵方電子設備進行“硬殺傷”,可以為其他機型的編隊提供伴隨護航。“裝備這種高機動、大航程的專用戰術電子戰飛機的國家屈指可數,它的列裝將進一步增強空軍的電子戰能力,意義非同一般。”付前哨指出。
殲-20、運-20、直-20首次同臺
在航空工業展館中央位置的大型旋轉展臺上,殲-20、運-20、直-20的大比例模型引人矚目,它們是“20時代”的代表機型,這也是殲-20、運-20、直-20首次同臺亮相。航空工業展館位于一號館,展示面積6500平方米,是本屆航展最大的館內展區。
作為我國第一款列裝的第四代戰斗機,殲-20隱身戰斗機一舉一動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雖然殲-20在2016年和2018年珠海航展上已經亮相,并進行了飛行表演,但該機仍然是航展最受關注的“明星”機型。在本屆珠海航展上,殲-20將繼續為觀眾帶來精彩的飛行表演。記者注意到,展館展示的殲-20模型的發動機尾噴口外形與以往公開的殲-20有所不同,采用了鋸齒狀的尾噴口。
專家分析,隨著國產大推力發動機的成熟,殲-20換裝了國產發動機,鋸齒狀的尾噴口可進一步提升殲-20尾部部分的隱身性能,進而提升殲-20的整體隱身能力。運-20也是近幾屆珠海航展的常客,近年來,運-20在抗疫戰線、出國演習、國內演訓中表現出色,體現了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軍事專家韓東指出,作為戰略空軍的必備品,運-20數量的不斷增多以及實戰實訓能力提升,為空軍邁入戰略空軍門檻奠定了基礎。
直-20在2019年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成為空中梯隊里的一大亮點。根據官方介紹,直-20戰術通用直升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中型雙發多用途直升機,應用了電傳飛控、旋翼防/除冰等新技術,可在晝夜復雜氣象條件下,遂行機降和運輸等多樣化任務,具有全域全時出動能力。
飛船、火箭、導彈……航天亮點不少
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火星探測、北斗導航……近年來,我國航天大事連連,捷報頻傳。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在本屆航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結合近期航天工程任務熱點和后續發展計劃,選出約170余項航天科技成果,通過實物、模型、沙盤、多媒體演示等多種形式與公眾見面,展品分布在宇航、防務、航天技術應用三大展區中,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示航天科技集團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生動實踐。
航天科技集團在防務展區展出一批新型、家族化的軍貿產品包括M20A/B地地導彈武器系統、LY-70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火箭炮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本屆航展上也帶來多款重磅裝備,紅旗-17AE、紅旗-9BE、鷹擊-18E、鷹擊-12E、CM-103等導彈都是首次亮相。現場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導彈不少是中國現役裝備的出口型號,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航天方面,航天科工展示了快舟十一號、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騰云工程的空天飛行器等。就在航展開幕前一天,9月27日,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吉林一號高分02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天上、地上無人裝備交相輝映
本屆航展除了展出了多型無人機,還展示了多種地面無人戰車。在眾多展出的無人機中,攻擊-11、無偵-7、無偵-8、飛鴻-97和彩虹-6首次亮相。攻擊-11無人機在2019年國慶閱兵中首次公開,該機采用飛翼式布局,具有優秀的隱身能力。在航展上,攻擊-11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了其彈艙,從模型上看,該機擁有兩個內埋式彈艙,彈艙內可攜帶4枚小型制導炸彈。
無偵-7無人機是我國自行研制生產的高空無人偵察機,主要執行邊境偵察、領海巡邏等任務。無偵-7無人偵察機被外界稱為中國版的“全球鷹”,該機是一種戰略級無人偵察機,搭載多種偵察設備,而且速度比“全球鷹”更快,堪稱戰略之眼。無偵-8是一種高空高速無人機,可對敵防護嚴密的戰略、戰役目標實施有效突防,利用配裝的偵察任務設備獲取高分辨率目標圖像,為各級作戰部隊提供偵察和打擊效果評估情報。“這些無人機都已經列裝或即將列裝部隊,性能不同,用途不同,但都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空軍的作戰能力。”軍事專家韓東介紹說。
彩虹-6無人機是一款大型、高空高速、長航時、多用途無人機。航天十一院彩虹無人機總師石文介紹說,彩虹-6能夠高空偵察打擊、海上反潛及巡邏警戒、遠程預警探測、近距空中支援等作戰任務標志著彩虹無人機的型譜向著高空高速領域邁進,進一步滿足未來多種作戰樣式需求。
飛鴻-97是航天九院研制的新一代高速隱身多用途無人機系統。記者從航天九院獲悉,在本屆航展上,航天九院將首次向社會發布“飛鴻”無人機品牌,全景化展示型譜規劃完整、系統高度自主的“飛鴻”無人機系列產品。
無人戰車規模化亮相是航展陸地武器的一大看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此次展出的無人戰車既有長約三四米并且配備機關炮、反坦克導彈的大型無人作戰車,也有長度不到1米只配備機槍的小型無人戰車,機動方式既有輪式也有履帶式。無人戰車已經成為各軍事強國或大國競相研制的新型地面作戰武器,部分無人戰車已經在戰場上使用。此次航展,多個軍工企業展示了十余款無人戰車,表明我國已在這一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本版稿件綜合中新社訊、澎湃新聞 、《廣州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