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碩
摘 要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增加了建筑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建筑企業只有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才可以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為提高工程施工質量,需要做好工程檢測工作。要想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需要利用工程檢測的方式在建筑工程各個施工環節落實工程檢測,建筑企業需要重視工程檢測的作用,不斷提升工程檢測水平,明確工程檢測質量的影響因素,通過分析這些因素提出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方法,保障建筑工程質量。
關鍵詞 建筑工程 工程檢測 檢測質量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TU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08-0056-02
1 建筑工程檢測質量工作對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利用工程檢測工作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因為建筑工程涉及較多的施工內容,人員和資金投入量也比較大,再加上工程施工周期比較長,因此如果發生質量問題,將會耗費建筑企業的資源,同時還會開展二次維修,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質量問題,建筑企業需要做好工程檢測工作。檢測人員要具備法律意識,承擔檢測報告的法律責任。同時需要提供完善的資料,例如需要出具材料出廠證明和合格證等,順利實現工程檢測工作,強化檢測工程項目的質量。
1.2 有利于提高工程結構的合理性
建筑工程結構關系到工程使用功能,建筑工程具有復雜的結構,將會具有更強的實用性,也相應地提高了技術要求。而建筑工程檢測質量工作的推行能夠促使工程設計符合建筑科學,進一步提升整體工程的安全性。[1]
1.3 有利于優化建筑工程的舒適感
落實工程檢測工作,有利于合理設計建筑工程,優化人們的居住體驗感,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建筑企業選用環保型建筑材料,通過工程檢測保證材料符合環保標準,為業主提供更加安全的居住環境。
1.4 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造價
工程檢測可以減少后續返工次數,因此降低建筑工程的投入成本。此外通過工程檢測,有利于選擇高性價比的建筑材料,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對于整體工程造價可以進行有效的控制。
2 建筑工程檢測質量工作的主要內容
2.1 檢測樁基結構
在建筑工程檢測質量過程中,樁基結構檢測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樁基結構質量關系到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因此檢測樁基結構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檢測質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2 檢測施工材料
嚴格控制施工材料質量,并且在施工之前需要出具材料出廠證明和質量證明書等,因此保障施工材料的質量,避免發生安全隱患。
2.3 檢測結構實體
在建筑工程檢測質量中,結構實體檢測屬于重要的一部分,結構實體檢測的內容包括植筋拉拔和混凝土強度以及鋼筋保護層等。鋼筋混凝土厚度關系到整體構件的使用性能,構件的壓應力和拉應力直接施加在鋼筋保護層上。因此在建筑工程檢測質量過程中,需要準確判斷實體混凝土強度,如果混凝土強度不符合標準,需要利用回彈法開展檢測工作,同時需要留取混凝土芯樣,確定混凝土的回填強度。
2.4 檢測節能效果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也更加關注節能減排。當前在建筑市場中不斷涌入各種節能材料,例如在建筑門窗和外墻中開始利用保溫隔熱材料,可以達到顯著的節能效果。[2]
3 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存在的問題
3.1 工程檢測管理體制不完善
當前建筑工程的工程檢測的管理體制還不夠完善,無法保障數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一些建筑企業沒有辦理質量監督手續,導致質量檢測缺乏法律保障,不利于保障質量檢測有效性。此外檢測單位并沒有及時調查和分析施工中的工程質量問題,也沒有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影響到整體工程施工質量。當前只是針對維護結構和零部件開展節能檢測工作,對于系統材料缺乏節能檢測。
3.2 施工現場缺乏監督管理
建筑企業監督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針對工程檢測缺乏合適的措施。還有一些施工人員不夠熟悉一些設備和技術,在實際施工中無法處理一些細節問題,導致施工質量不符合標準。
3.3 檢測人員能力有待提升
一些檢測人員缺乏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提出的檢測報告缺乏權威性。這是建筑企業在招聘工作人員時過于重視文憑,忽視了檢測人才的綜合素質,因此影響到工程檢測效果。此外建筑企業沒有定期培訓檢測人員,導致檢測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導致工程檢測的效率因此受到影響。
4 提高建筑工程檢測質量工作水平的措施
4.1 完善檢測機制
建立完善的檢測制度,為建筑工程檢測質量工作提供工作標準,順利開展建筑工程檢測質量工作,通過檢測和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質量,可以獲取真實和可靠的檢測數據,建筑企業也要在實踐工作中改進檢測機制,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積極引進先進的工作經驗,保障建筑企業的綜合權益,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檢測機構需要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完善管理制度,地方檢測結構需要建立信用評價體系,這樣可以在工程檢測市場中清退資質較低的檢測機構,實現檢測行業健康發展。
4.2 完善管理檢測數據系統
檢測機構可以信息化管理技術檔案,全面收集建筑施工中的資料,針對發現的施工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方便施工單位及時處理。在數據收集和檢查階段,需要利用簡單的處理方法,進一步完善后期分析工作。檢查機構需要建立建筑工程質量報告,開展詳細的評估工作。
4.3 加強施工現場的監管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工程質量屬于重要的指標,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檢測機構需要提高工作質量,加強監管工程施工時,一方面需要監管施工原材料,另一方面需要嚴格規范施工操作。在建筑工程安全檢測需要融入監督工作,避免產生監督盲區和監督死角,進一步完善施工監督管理工作。
4.4 強化管理檢測人員
強化管理檢測人員,可以獲取準確的工程檢測結果。檢測結構需要嚴格管理工作人員,提高檢測人員的責任意識,避免出現暗箱操作的情況。檢測機構需要制定科學的薪酬制度,發揮出薪酬制度的引導作用,強化員工的責任意識。檢測機構需要定期組織員工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嚴厲懲處出現錯誤的工作人員。通過培訓檢測人員,使其熟練操作檢測設備,提升工程檢測的可靠性。同時需要定期選聘專業的檢測人員,進一步充實檢測隊伍,針對現有的檢測人員開展輪崗培訓模式,使其專業技能水平不斷提高。[3]
4.5 科學使用檢測設備
在工程檢測過程中需要利用各種檢測設備,檢測人員科學的操作設備,如果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將會影響到檢測結果,出現檢測錯誤的問題,導致檢測結果不符合實際情況,因此操作人員需要嚴格根據工作標準控制檢測設備,降低檢測失誤的發生率,獲取準確的工程檢測數據。同時需要加大力度更新檢測設備,通過利用先進的檢測設備,提升工程檢測水平。定期保養和維護檢測設備,充分發揮出檢測設備的作用,保障檢測數據的真實性。
4.6 協同配合多職能部門
工程檢測工作涉及到建筑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在整體建筑工程施工中貫穿整個工程檢測,協調各部門順利開展工程檢測工作。各部門之間需要做好溝通,加大力度共享工作信息,提高工程檢測的便利性。檢測部門需要提供準確的檢測數據,進一步優化施工部門。各部門相互合作,可以更加順利地開展工程檢測,有效指導建筑工程施工,提高整體工程質量。
4.7 在建筑工程檢測質量工作中實行“三檢制”
大量工程實踐證明,通過嚴格貫徹落實“自檢、互檢、專檢”的施工質量“三檢制”,可在層層檢查、層層把關的基礎上,極大程度地減少施工質量隱患的遺留,進而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有效確保夯牢根基。
“三檢制”是指“自檢、互檢、專檢”的三級質量檢驗制度,對建筑工程施工行業而言,三檢制主要是指由施工作業人員自檢、施工班組互檢以及專檢人員專檢共同組成的施工質量檢驗制度。
1.“自檢”是指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施工現場作業人員根據施工任務書、質量標準、技術交底以及規范要求,對完工的工序質量實施自我檢查,并根據質量檢查結果進行落實、整改的過程。
2.“互檢”是指建筑工程項目的各個施工班組,在項目交接的過程中對工程質量進行互檢,即在上道工序完成施工任務后,下道工序開展施工作業前,由現場技術人員、專職質檢人員或相應負責人員共同組織2個交接班組的組長、工長等對工序質量進行檢查驗收,該過程中的質量檢驗項目較多,主要包括工序質量互檢、總包分包互檢、隱蔽工程互檢以及半成品質量互檢等。完成互檢后,交接雙方認真填寫交接檢查表并簽字確認后方可開展下道工序。[4]
3.“專檢”是指在所有的“自檢”及“互檢”作業均滿足要求后,由項目經理組織專業質檢人員與工長、各班組組長對完工工序的質量進行專項檢查,在進行專檢前,相應質檢人員須首先對自檢以及互檢的記錄及確認單進行檢查,確保2項工作的內容均滿足驗收要求后,方可按照建筑工程質量的相關規范標準對完工工序進行檢查,認真填寫質量檢查記錄表,并根據質量檢查結果對質量等級進行評價。通過“三檢制”的嚴格把關及貫徹落實,能實現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嚴加把控、層層把關。
5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正不斷擴大建筑工程的規模,需要嚴格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在建筑工程質量控制階段,需要發揮出工程檢測的作用,并且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改進工程檢測工作,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性,促進建筑行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應會.建筑企業實施質量“三檢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工程質量,2018,36(07):20-23.
[2] 劉愛國,尉玉華,宋濤.“三檢制”在施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探討[J].山東水利,2015(09):1-2.
[3] 廖日熙.探討建筑工程中主體結構檢測的效果及主要方法分析[J].居舍,2020(36):45-46.
[4] 吳家皓.建筑工程實體檢測中鋼筋保護層檢測技術的作用探究[J].四川水泥,2020(1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