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遠貴 任德春
摘要:新時期的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越來越重視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身體素質。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各個學科都在進行教育教學方面的調整和創新,體育也不例外。賞識教育作為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隨著新時代教育理念的更新,被逐漸廣泛的運用到了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去。本文主要基于賞識教育的應用,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方式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體育;賞識教育
小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運用賞識教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心理狀態。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老師都要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逐漸引導學生認識體育、重視體育、愛上體育。老師要秉承賞識教育的要求,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各個環節的體育運動,并逐漸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和運動態度,為體育老師構建起高質量高水準的體育教學課堂提供奠定基礎。
一、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就先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老師受傳統體育教學理念的局限性,其自身的體育觀點和教學方式展示出明顯的滯后性,難以符合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同時,大多數體育老師的專業能力較弱,體育教學的專業素養不足,使得他們在開展體育教學時還是維持原有的單一化教學模式,更多地采取簡單的體育鍛煉,無法構建起高質量水平的體育課堂。這不僅會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且無法保證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運動理念,無法維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二、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具體策略
(一)體態贊賞
從實際的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而言,老師應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靈活的運用體態贊賞法,在全面、仔細地觀察學生對特定體育現目動作練習情況的基礎上,及時地運用肢體語言來向學生們傳遞出鼓勵的信號。比如,在學生標準化完成起跑準備時,老師可以向學生們豎起一個大拇指;在學生沖過終點線時,老師可以給學生鼓鼓掌,拍拍他們的肩膀,以示鼓勵。一般來說,如果學生能夠嚴格按照老師教學的要求,高質量地完成體育項目的內容,老師就應該積極地運用體態贊賞法,向學生們主動的微笑,或者給學生一個大大的擁抱等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鼓勵,在體育運動中獲得內心的自信,同時也受這種自信心理的推動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后續的體育練習。
(二)語言贊賞
語言贊賞法是賞識教育中最常使用的一種方式,它既符合學生和老師的日常交往習慣,也滿足了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借助鼓勵性、贊賞性的語言來對學生的體育動作、運動態度和體育精神等進行鼓勵,能夠直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態度,直接得到老師對自己的反饋,從而能夠在心理保持平穩的狀態下得到安慰,獲取到來自心理上的力量,從而以更加積極的面貌來面對體育運動。比如,當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了老師的教學內容,或者整堂課聽得非常專心,練習也很認真的時候,老師可以對學生表達“你真棒”“非常聰明”等等言語上的鼓勵和表揚。老師通過語言贊賞的方式,也能更加便捷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激勵教育。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通過發揮語言贊賞的優勢和作用,將觀察的目光更多的放置在學生良好品質的發現上,從而能夠為老師最終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體育意識和能力的提升提供堅實的保障。
(三)目光贊賞
結合當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實際情況,如果體育老師能夠在教學中合理而適當地對學生使用目光贊賞,則能夠為從多角度、各方面提高學生的自信,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提供保證。從教學的具體情況來說,小學階段學生的情緒都是非常外化的,他們在完成相關教學動作和練習要領之后,內心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師的鼓勵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如果能夠及時地滿足學生這一心理愿望,給學生投以贊賞的目光,就能夠最大化的發揮賞識教育的價值,能夠高效而全面的推動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多元評價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實踐中,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身體素質不同、運動基礎不同,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考慮到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差異性。對于教學評價而言,評價的標準不應該僅僅只關注學生的體育成績,而應該包含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聽課態度、鍛煉情況等等進行綜合化的評價,從而讓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評價機制產生信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師重視,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后續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逐漸形成堅持不懈的運動習慣和終生運動的鍛煉意識。
三、結語
小學體育老師在進行教學實踐時,只有充分發揮出賞識教育的優勢和價值,在教學的環節中加入對學生的鼓勵和肯定,才能激起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對自己的自信心,逐漸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因此,新時代的小學體育老師們應當積極的對教學觀念進行革新,重視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通過將賞識教育與體育教學相融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們切實有效的提高身體素質,樹立體育運動意識,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孫立國.關于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踐的思考[J].家長,2021(2):12-13.
[2]何福興.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37-38.(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