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菊
(新疆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三十三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 鐵門關 841500)
試驗采用的棉花品種為新陸中35號,選用的化肥品種為尿素(含氮46%)、重過磷酸鈣(含五氧化二磷46%)、硫酸鉀(含氧化鉀50%)。
試驗在新疆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三十三團農試站3-9西條田開展。試驗田屬于中產田,前茬作物為棉花,土質為沙壤土,土壤pH值為8.1,總鹽含量0.426 9%,有機質含量10.200 0%,有效氮含量59 mg/kg,有效磷含量11 mg/kg,有效鉀含量167 mg/kg[1]。
試驗設氮磷鉀3個因素、4個水平,共14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排列。試驗田設置為4行區,每個處理長8.00 m、寬3.04 m,株距9.5 cm,行距(66.0+10.0)cm,走道寬0.80 m,小區面積24.32 m2,試驗區總面積0.116 hm2,理論上667 m2種植密度18 468株[2]。
試驗地從出苗開始定點10株,每5 d調查一次棉花的生長發育情況。根據棉花的不同生育期,調查各項生育指標及棉花的長勢長相。收獲時調查單鈴質量、衣分、皮棉產量,最終進行產量分析。
棉田采用春季化除、切、平、耱地等平整土地的方法,667 m2菜草通用量150 g。2019年4月2日,試驗地規劃、施基肥、翻耕地。4月9日,播種,播種方式為寬膜精量播種,先鋪膜后播種。5月31日,機械中耕一次。7月13日,打頂。從6月4日開始灌水,9月1日結束,生育期共灌水15次,每次灌水量為25~30 L,灌溉方式為一管四加壓滴灌。
重過磷酸鈣全部作為底肥,尿素和硫酸鉀50%作為底肥、50%作為追肥。不同區施肥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區肥料施肥情況
調查發現,各處理之間棉花生育期存在的差異較小,表明在一定的條件下施肥對棉花生育期的影響較?。?]。
不同施肥量處理下棉花經濟性狀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處理10、處理11和處理14單鈴質量最高,其次是處理9,處理1、處理4和處理13單鈴質量較輕,各處理絨長在26.7~29.0 mm。

表2 不同施肥量對棉花經濟性狀的影響
不同施肥量處理下棉花產量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處理1棉花折合667 m2產量較低,為295.6 kg;處理11棉花折合667 m2產量最高,達392.2 kg。

表3 不同施肥量對棉花產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無氮區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26.9 kg,低氮區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66.7 kg,中氮區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70.6 kg,高氮區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92.2 kg,籽棉產量隨氮素肥料的增加而增加[4]。

表4 氮素對籽棉產量的影響 kg
由表5可知,無磷區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25.1 kg,低磷區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73.9 kg,中磷區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70.3 kg,高磷區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78.2 kg,籽棉產量表現為隨著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表5 磷素對籽棉產量的影響 kg
由表6可知,無鉀區折合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25.2 kg,低鉀區折合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76.3 kg,中鉀區折合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68.8 kg,高鉀區折合平均667 m2籽棉產量381.2 kg,籽棉產量隨鉀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表6 鉀素對籽棉產量的影響 kg
由表7可知,各處理在產量和投入產出比上均高于空白對照(處理1),說明施肥對棉花有一定的增產增收效果。

表7 各處理的經濟效益
試驗結果表明,N3P2K2處理下棉花產量最高,單株鈴數6.1個,單鈴質量6.4 g,折合667 m2籽棉產量392.2 kg、皮棉產量149.4 kg,其次是N2P1K1處理,折合667 m2籽棉產量387.1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