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懷澤 朱 凡
(黃河水土保持綏德治理監督局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陜西 榆林 719000)
水土保持監測非常關鍵,我國有關部門非常注重這一工作的開展。目前,我國已設置有近800個水土保持監測點,覆蓋了我國極大部分區域。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土保持效果,能夠提高當地水資源管理部門對水土流失的重視程度,并對其進行系統、全面地分析,了解出現水土流失的原因,制定適宜的方法措施進行預防。但我國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導致相關工作無法達成預期目標,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有關人員必須制定適宜的措施,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
水土保持監測主要是指搜集、記錄、分析和應用我國水土流失各方面的信息,如發生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發展情況、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等,并判斷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效果。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可以在第一時間分析出水土流失的類型以及分布狀態,并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資料,能夠使生態系統處于穩定狀態,將和諧發展的生態觀念落到實處[1]。
1.2.1 對受危害較為嚴重的大規模流域進行水土保持監測和治理。對受危害較為嚴重的大規模流域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時,需要分析對其產生侵蝕的因素、受侵蝕的范圍以及受危害的程度,并判斷受損程度較高區域是否會出現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明確水土流失區域是否具有生產能力。針對受危害較為嚴重的區域,在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時,可以運用建設水土保持工程及耕種等措施來進行改善,使當地的綠化面積得到提升,獲取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2]。
1.2.2 對中型流域進行水土保持監測和治理。相關人員需要分析不同類型侵蝕因素對中型流域造成的威脅以及后期出現水土流失風險的概率等。對于中型流域,可以借助封山育林、種植一些經濟作物、開墾田地等措施加強水土保持。
1.2.3 對小流域開展監測和治理。有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小流域自身的特殊性,分析流域的長度、寬度以及面積等,并分析當地的降雨情況、溫度變化情況以及對于周圍土地的使用規劃等。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降低水土流失出現的概率。
第一,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可以全面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影響以及水土流失變化情況等,從而做好研究工作。這不但能夠為水土流失預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還能夠滿足治理工作的需求,達到水土流失治理目標,為環境保護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保障。
第二,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水土流失的真實情況,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對策,使我國政府機構更加關注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開展。這對積累水土流失治理經驗、推動后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的來說,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不但能夠從整體出發分析水土流失情況,總結水土流失發生的規律,還能夠為相關部門提供數據參考和成功經驗,有助于協助相關工作的開展。
當前,我國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開展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非常不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進行。
第一,在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人員并沒有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但是部分工作人員在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時,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并沒有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形成充分認識;甚至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在工作的過程中節約資金,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較為敷衍,甚至并不開展這一工作。這導致水土流失情況愈發嚴重,且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嚴重阻礙了我國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開展[3]。
第二,所運用的水土保持監測技術和現實需求存在一定差異。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時,需要有較多類型的監督設備作為支持,其對于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在工作過程中,只有將生產、施工技術和水土保持監測技術相聯系,才能夠使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落到實處,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但是,分析現實情況可以發現,所開展的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一般借助傳統模式進行定點監測或者巡查監測等,無法使監測工作多層次同時進行,降低了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效果。
第三,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時,所搜集到的數據缺乏統一標準。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對數據采集的要求較高,需要有專業的標準作為支持。因此,必須注重水土保持監測數據采集標準的建立。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出水土保持監測數據的重要性,推動水土保持工作順利開展。但是,目前我國對于水土保持監測數據搜集、匯總工作,尚未制定統一的標準,導致數據搜集和匯總目標不一致、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嚴重制約。
第四,所開展的水土保持監測管理工作缺乏秩序性。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需要長期進行,且其過程相對復雜,需要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要求規范有序進行。但是,當前水土保持監測管理問題較為突出。例如,部分單位并不注重這一工作的開展,導致水土保持監測管理無法與各個環節工作相接軌,增加了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困難程度。
相關單位在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從整體角度出發,認清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對于自身的影響,注重這一工作的開展,并加大力度進行宣傳,確保各個部門工作人員均能夠認識到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同時,政府部門應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了解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開展需求,合作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有效提升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水平。
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力度進行研究,合理使用互聯網技術、信息監測技術,并將其與3S技術相聯系,使新興技術在水土保持監測中發揮最大化作用。同時,構建專門的模型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建設完善的水土保持監測系統,使水土保持監測數據充分發揮作用。
在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過程中,政府部門應該認識到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并對監測數據進行搜集、匯總。將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Y 277—2002)作為立足點,結合《水利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通知》(辦水保〔2020〕161號),考慮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水土保持監測數據標準,有效提升水土保持監測數據的應用效果,提升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效率[4]。
不同區域水土保持監測機構均應將水土保持監測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從而確保相關工作有序進行,使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效果更加突出。從整體角度分析發現,地方區域可以將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效果與當地政府工作績效掛鉤,使水土保持監測管理制度充分發揮作用[5]。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是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立足點,其對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要想提升環境保護效果、對水土進行有效保持,必須要對這一工作予以充分關注,并在制度的引導下規范流程,明確相關標準,加大力度進行技術研究,發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最大化作用,從而解決水土保持監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