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

4月的山西省嵐縣,春風吐綠,到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樂章。28日晚,來自全國各地參加“慶百年·星光行動:星光大道公益明星綠色中國行嵐縣義務植樹活動”的星光大道優秀選手代表們為嵐縣的干部群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開展40周年。28日上午50余位星光大道公益明星在嵐縣共同栽植了“星光大道公益明星綠色中國林”,以植樹的形式消除自己的碳足跡,護衛人類共同的家園;下午參觀了八路軍120師部舊址,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晚上用文藝的形式展示星光大道選手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的堅定決心。
晚會在星光大道2016年年度五強選手張倩云演唱的《春天的芭蕾》中啟幕。2018年優秀選手初心組合、2019年年度五強選手橙色夫妻共同演繹的歌曲《圪梁梁》,2017年周冠軍張靚、2018年度季軍唐薇演唱的歌曲《最親的人》,2018優秀選手歐陽大江、2015年優秀選手楊霞演唱的歌曲《不忘初心》,以及2016周冠軍王智慧和2020優秀選手馬紅磊演唱的歌曲《把一切獻給黨》等,將對黨的頌歌和植根中華大地的優秀民歌演繹得淋漓盡致。《365個祝?!贰稄团d的力量》《紅旗飄飄》《新的天地》《中國向前》等歌曲,更將對祖國和黨的熱愛深深植入每個人的心間。
呂梁革命老區曾是晉西北革命中心,晉西北區黨委、八路軍120師司令部曾駐扎嵐縣,劉少奇、賀龍、關向應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嵐縣戰斗生活。嵐縣山川秀美、風景宜人、歷史厚重、文化獨特,自古就有“晉西北明珠”的美稱,先后獲得了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縣、“中國最美文化旅游縣”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嵐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率先探索推行“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生態扶貧新模式,完成造林39萬畝,造林總收益達15億元,帶動1.3萬名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并被國務院扶貧辦選定為全國扶貧經驗交流基地,被世界銀行列為國際減貧十大典型案例指定錄入,實現了生態增綠、群眾增收的雙贏。
嵐縣地處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全縣國土面積為1508.48平方公里,其中林業用地面積81858.22公頃??h域土地貧瘠,缺林少綠,是貧困與生態脆弱交織區,是典型的生態脆弱區和經濟落后區。近年來,嵐縣林業局立足生態脆弱與貧困落后的縣情實際,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創新思維,科學決策,探索出了合作造林、購買式造林、購買式管護、合作社造林、林業資產收益造林等一系列生態扶貧造林新模式,實現了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的有機結合。
嵐縣立足全縣宜林荒山多、貧困勞力多、積存苗木多的實際,通過深入調研、多方論證,提出了“將改善生態面貌的過程變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過程”的思路,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了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承接造林綠化工程,工程驗收后“政府回購,群眾獲得收益”的購買式造林新模式。購買式造林是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市場機制在林業改革的具體應用,是把過去政府行政推行的做法,轉變為社會力量主動參與,盤活經濟的新機制。為確保貧困人員收益的最大化,嵐縣進行創新完善,形成了“樹隨地走”的造林新機制。
在實施購買式造林的基礎上,他們針對全縣林業資源管護提出了購買式管護的新模式。造林工程實施完畢后,仍由建檔立卡貧困戶對林木進行長期管護,獲得管護報酬。成立了生態管護專業合作社5個,吸收社員153人,其中貧困人口92人,對全縣林木管護實現了全覆蓋。購買式造林每一個環節都與貧困戶相聯系,所有的利益都與貧困戶掛鉤,真正使造林工程精準扶貧到貧困戶身上,保障了貧困戶能夠持續穩定脫貧,在一個戰場上實現了增收增綠雙贏。
在探索購買式造林、購買式管護的基礎上,嵐縣林業局緊緊抓住本縣被列為全省資產收益試點縣的有利機遇,依托退耕還林政策,通過引導有出資籌資能力的民營企業法人、造林綠化公司等經營主體和林業組織,組織農民以林地、退耕還林地經營權等入股,牽頭領辦成立以經營退耕還林、宜林地、干果經濟林為主的股份合作組織,以貧困群眾實現資產性收益脫貧為目的,盤活林地資源,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運行機制。
購買式造林將收益與貧困群眾直接掛鉤,大大提高了貧困人員參與造林的積極性,不僅提高了林木保存率,破解了成活難、保存難的問題,提高了森林覆蓋率,提升了生態環境效益,而且為農民發展林下養殖業、種植業和森林旅游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建設綠水青山和實現群眾增收得到有機統一,生態造林與脫貧攻堅實現“雙贏”
目標。
綠色是一篇寫不完的詩,紅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革命傳統和生態文明理念如春雨潤物般悄然融進廣大群眾的心中。綠色發展、生態保護,越來越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愈發持久的向往和動力。
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由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注森林活動執行委員會、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綠色中國雜志社聯合承辦。“綠色中國行”歷經十二年,先后在北京,浙江寧波、衢州、衢江 、開化、江山 、龍泉 、常山、 麗水、龍游,廣西南寧、 鐘山, 海南海口 、文昌, 河南鄭州 ,內蒙古烏海,青海大通、德令哈,山東東營、濰坊,黑龍江伊春、 七臺河,云南普洱,四川內江、廣安、邛崍平落、中江、 紅原 、巴塘,貴州甕安、銅仁,吉林集安、撫松,河北塞罕壩,陜西旬邑,江西南康,重慶彭水,甘肅武威等19個省市、自治區、58個地區舉辦。
本次活動是綠色中國行系列活動之一,由綠色中國行活動組織委員會、關注森林執行委員會辦公室、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主辦,綠色中國雜志社、中共山西省嵐縣委員會、山西省嵐縣人民政府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