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鑫 田 思
職業院校服務企業的現狀研究——以佛山職業技術學院高爾夫專業為例
常金鑫 田 思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137)
對佛山職業高爾夫專業服務企業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高爾夫專業學生在服務企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索高爾夫專業服務企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校企管理雙方的評價機制,旨在有效幫助高爾夫專業學生更好地成長,推動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的改革與深化。研究發現存在以下問題:(1)高爾夫專業培養出的學生與企業實際需求有差距。(2)職業院校教師理論結合實踐教學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培訓服務貼合企業不夠緊密。(3)校企雙方缺乏有效的溝通管理機制。提出目前高爾夫專業服務高爾夫企業的對策:(1)校企合作,無縫對接,調動企業的積極性。(2)完善高爾夫專業服務企業的管理制度。(3)加強對高爾夫專業學生課程思想教育。(4)校企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對學生服務企業指導力度,更好的服務于校企合作的發展。
服務企業;高爾夫;現狀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轉型,我國職業院校辦學的模式開始注重校企合作,采取校企合作可以達到“學工合一、知技融通”,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相融合、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相融合、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相融合、專業教師與能工巧匠相融合”的目的。本文通過對佛山職業高爾夫專業服務企業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高爾夫專業學生在服務企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索高爾夫專業服務企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校企管理雙方的評價機制。
訪談高爾夫球會的開展服務企業各部門的主管領導,以及高爾夫專業學生企業指導教師、學生,了解高爾夫專業服務企業的相關資料。
對職業院校高爾夫專業服務企業學生的現狀、職業院校高爾夫專業服務企業的管理、學校對服務企業的重視情況、學生服務企業專業對口情況、企業指導老師對學生的關注情況、學生服務企業的滿意度情況等情況進行調查,實地溝通,現場對相關專業的主管進行訪談。
設計《高爾夫專業學生服務企業調查問卷-企業》、《高爾夫專業學生服務企業調查問卷-學生》,對高爾夫企業主管、服務企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運用SPSS軟件對調查所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優化學校、專業布局,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1]。高職院校高爾夫專業學生的開展服務企業,是學生在完成了高爾夫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學習之后,在高爾夫企業來完成的實踐教學環節。有效的實現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加深,能夠較好的發揮出企業、學校的自身優勢,來共享優勢資源,企業一線工作、社會實踐與學校教學相結合,實現了校企共贏的效果,使學生與企業崗位零距離接觸,專業無縫對接。服務企業區別于其他實習實訓,不僅能夠有效的檢驗學生在高爾夫專業實踐中,理論知識的運用情況,能夠更好更全面的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高爾夫專業發展的需要,對于學生的以后的專業發展起著深遠的影響。對于高等職業院校高爾夫專業學生服務企業這一問題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高等職業院校的服務企業給予理論上的指導,實現高職教育更好更貼合高爾夫專業的發展方向。
目前職業院校高爾夫專業服務企業的途徑主要包含:參與企業的日常的頂崗實習、企業兼職、志愿者服務、其他企業活動等,根據調查發現高爾夫專業學生服務企業主要是通過頂崗實習,占55.3%,志愿者服務占30.2%,企業兼職占10.5%,其他企業活動占4%,說明高爾夫專業學生服務企業的主要途徑是參與企業頂崗實習,部分的企業兼職,以及志愿服務活動,說明學生參與企業服務的途徑較少。

圖1 高爾夫專業學生服務企業的途徑

圖2 高爾夫專業學生服務企業的專業對口情況
對高爾夫專業學生服務企業的專業對口情況的調查發現,專業基本對口的占47.5%,完全對口的占38.1%,不對口的占14.4%,說明高爾夫專業學生在服務企業過程中大部分的專業基本對口,但也存在專業不對口的情況。
表1 企業對學生的滿意度情況(N=20)
企業對學生的滿意度調查人數百分比 非常滿意315% 基本滿意945% 不滿意735% 非常不滿意15% 合計20100%
調查顯示,企業對高爾夫專業學生非常較滿意的占15%,基本滿意的占45%,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占40%,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與企業現實需求相差較遠,需要長時間的培訓,部分學生服務態度不好、服務意識不強、缺乏責任感心、部分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品質。高爾夫企業在選用人才時更加注重學生的人格品質和修養,所以高爾夫企業管理人員建議學生在學校時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

圖3 學生對企業滿意度情況(N2=36)
調查發現,學生對企業的待遇比較滿意的占25.3%,基本滿意的占57.8%,不滿意、非常不滿的占16.9%,說明企業的待遇基本可以得到學生的認可,但也有部分企業的福利待遇有差別對待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福利待遇與正式員工的待遇存在差別,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落差。基于企業的工作環境的調查,發現高爾夫企業的工作條件比較滿意的占35.1%,基本滿意的占52.4%,不滿意的占12.5%,說明企業的工作環境較好,不滿意的主要是部分的高爾夫企業住宿條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調查發現,學生對企業指導老師比較滿意的占25%,基本滿意的占50%,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占25%,部分的企業指導老師缺乏與學生經常的溝通,幫助學生解決處理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學生對學校指導老師滿意度調查發現比較滿意的占19.4%,基本滿意的占63.9%,不滿意的占11.1%,非常不滿的占5.6%,說明學生對于部分指導老師存在不滿意的情況,通過訪談發現主要是學校指導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缺乏經常的溝通,看望學生的次數太少,或者沒有到企業現場指導、看望過學生。
表2 學生對指導老師滿意度情況(N1=20,N2=36)
滿意度企業指導教師百分比(%)學校指導教師百分比(%) 比較滿意525%719.4% 基本滿意1050%2363.9% 不滿意420%411.1% 非常不滿意15%25.6% 合計20100%36100%
2.6.1高爾夫專業培養出的學生與企業實際需求有差距
調查發現,職業院校高爾夫專業學生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能力無法很快滿足企業需求,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如培訓期基本在1到3個月,以球童服務培訓為例,高爾夫企業還需要2-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完成對學生的培訓、考核后才可以上崗。其他崗位的上崗培訓短一些基本也在1個月左右,提高了企業的成本。職業院校辦學理念中服務社會與高爾夫企業定位的缺失,導致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設置時沒有充分考慮高爾夫企業、產業需求之間的有機銜接,導致校企雙方無法真正做到產教融合,知行合一。
2.6.2職業院校教師缺乏企業實踐,企業實踐教學效果有待提升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高爾夫企業員工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接受先進技術的培訓與繼續教育才能跟上時代步伐,這就使得高職院校服務企業的途徑在內容與范圍這兩方面得到了有效拓展。但多數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間的合作并不十分緊密,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缺乏高爾夫企業一線高爾夫企業生產實踐的教學能力,對高爾夫企業的行業新動態、新技術、新工藝不了解,因此在培訓高爾夫專業學生中常會出現模式陳舊、針對性不強、無法實現與企業需求進行無縫對接。雖然學校也積極鼓勵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但是也存在實踐流于形式,企業沒有積極配合,實際效果并不明顯。校企合作雖然采取很多種方式如:雙導師教學、企業兼職教師授課等方式,但由于校企雙方缺乏直接的崗位對接,導致很多培訓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學校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效果并不明顯。
2.6.3校企雙方缺乏有效的溝通管理機制
校企雙方的指導教師在共同培養學生的過程中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學校指導老師無法及時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雖然學校指導老師也會通過實習平臺里面的學生日志、微信等了解學生情況,但是對于真正出現問題時無法及時解決導致學生對企業崗位的選擇將會產生較大影響,企業指導教師針對學生存在問題沒有及時與學校指導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協商解決的辦法。沒有制定有效的管理機制,保障校企雙方的合理有效的溝通管理。
高爾夫專業人的培養應該以為高爾夫企業輸送合格技能人才為導向,按學校與高爾夫企業崗位對接、高爾夫專業與職業對接、專業課程與人才培養目標對接、學習任務與高爾夫專業崗位能力對接的思路,確定高爾夫專業人才需求的課程體系,校企聯合編制校企合作教材,校企共同培養人才等,構建基于高爾夫企業職業崗位的課程體系。制定合理的校企合作方案,并且在學校和企業層面都有完善的協作和服務制度,讓校企相關各方都積極參與到與職教相關的決策過程中來。采取更加積極的方式進行合作,如“現代學徒制”、“1+X證書”、校企“雙元”育人等讓企業深度的參與到高爾夫專業學生的教學中,從企業招收學生,學生不僅可以為企業服務,更能在企業工作的同時提升技能、學歷,更好的為企業服務,從而加深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讓企業真正感受到職業院校確實是為企業在服務。
校企雙方應該在學生服務企業之前制定一份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規范、明確校企雙方的職責,更好的完成企業服務管理工作。讓校企雙方的指導教師全程參與到學生服務企業過程中來,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在學生參與企業服務前,學校對高爾夫企業單位進行細致深入的考察,收集工作崗位、食宿、工作環境、基本福利工資待遇等情況。在學生參與服務企業期間,學校指導老師應該積極與企業指導老師、學生保持及時溝通,實時獲取學生的基本情況,處理一些突發情況。監督企業的用人情況是否符合之前的雙方協定,并且對服務的學生進行跟蹤評價,建立有效的校企評價機制,實現師生互評、校企互評,以便于得出綜合性評價。保障學生在服務企業過程中的合法權益,從而保障服務企業的順利進行。
對于目前學生在服務企業中存在的思想問題,應該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思想教育,提升服務為企業的意識。課程思政,就是在大學專業課(非思政課)教學中,融入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等思想政治教育。根據高爾夫專業的課程的特點,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職業文化、工匠精神、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勞動教育等融入專業課教學中,引導高爾夫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使命擔當,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爭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2]。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加強對課程思政的培養,在課程中加入合理的思政內容,積極培養、提升學生的思想修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身觀、價值觀、世界觀。企業在指導學生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通過各種途徑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想水平的提升,真正做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做合格的現代化建設接班人。
高爾夫專業學生服務企業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企雙方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及教育教學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校企雙方對企業服務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學校教師與高爾夫企業人員互兼互聘,共同建設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如“雙導師制”在課程設置時進行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部分課程此案去雙導師授課,并給予相應的報酬,這樣可以讓學生提前接受高爾夫企業一線的教學資源,為將來上崗服務企業提供較好的知識、技能準備。聘請高爾夫企業素質高、業務精湛的一線管理人員作為企業指導教師,并與企業聯合制定企業指導教師聘任管理辦法,給予相應的指導費用,確保學生企業服務的效果。(2)鼓勵高爾夫專業教師下企業進行現場指導,全程跟蹤,隨時了解學生的企業服務情況和思想情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和業務上的各種問題。學校應安排師德高尚、專業能力強、有親和力、在學生中威信高的教師指導學生,合理的控制指導人數,提高指導老師的工作效率,更好的為高爾夫企業服務,真正做到校企“學工合一、知技融通”。找準高爾夫專業在區域經濟和高爾夫行業發展中的位置,堅持面向生產、管理、服務一線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較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型人才。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
[2]中國科學報,2019-9-4.
[3]湯璇芷.職業教育 “走出去 ”辦學跟進和服務企業“走出去”戰略[J].職業教育,2014(10):13-15.
[4]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高職院校服務企業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2(5).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rvice Enterpri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Foshan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CHANG Jinxin, etal.
(Foshan Polytechnic, Foshan 528137, Guangdong, China)
常金鑫(1987—),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