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書發 李紅剛 張曉川
(河北鋼鐵集團司家營研山鐵礦有限公司)
司家營研山鐵礦屬大型露天礦山,鏟裝作業是礦山生產的一道重要工序。司家營研山鐵礦采礦二作業區現有WK-20型挖掘機5臺,鏟斗容積約為16.8 m3,理論采剝效率可達2 240 m3/h,是采礦的主體采掘設備,主要用于礦石采剝及含礦石區域排巖作業。從往年的使用情況來看,WK-20型挖掘機原推壓機構推壓小齒輪磨損過快,使用壽命短。因此,結合其結構原理提出了改進方案,以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設備安全性能,加高導軌尺寸。
推壓機構安裝在起重臂上。推壓機構的組成有推壓驅動裝置、推壓齒輪箱、帶有推壓軸和小齒輪的傳動裝置、鞍座、斗桿、推壓制動器組件以及推壓限位編碼器等。推壓驅動裝置包括推壓電機、底座以及聯組皮帶組件。
推壓電機通過聯組皮帶驅動著傳動裝置,二級減速傳動裝置把驅動力傳送給推壓軸和小齒輪,推壓軸的小齒輪嚙合著斗桿上的齒條,并通過鞍座帶動斗桿做前伸或后縮運動,鞍座承受著斗桿傳來的載荷。推壓制動器用來制動整個推壓機構;推壓編碼器可防止斗桿推進或收縮得太遠[1-2]。其主要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挖掘機推壓斗桿齒條承受推壓小齒輪2個作用力(圖2),一是齒輪兩側導軌(圖2中①)對斗桿齒條導軌(圖2中②)的支撐力,二是輪齒(即圖2中③)與齒條(即圖2中④)嚙合后推動斗桿前后運動的推動力。導軌的支撐力確保了齒輪齒條的嚙合處于合適的間隙(9.45 mm),保證了齒條往復運動的平穩。而隨著導軌的磨損變薄,齒頂逐步向對方的齒根靠近,嚙合變得不再適當,開始產生振動,當減小到最小間隙6.12 mm后,就會產生咬齒異響,并造成推壓機構運動中產生劇烈震動,進而造成推壓輸出軸銅套、鞍座滑板、齒條及齒輪的快速磨損,尤其是推壓小齒輪,因其直接承受齒條的反作用力,磨損最快,壽命僅有14個月左右。


WK-20型挖掘機維修技術人員根據問題分析得出:要延長齒輪的使用壽命,必須延緩導軌的磨損,要么提高硬度,要么加高導軌尺寸。硬度的提高相對成本較高,且需要更廣泛的廠家支持,而尺寸的修改則相對容易。故針對尺寸修改制定了以下3種改進方案。
將斗桿齒條導軌加高5 mm。由于單面斗桿齒條總成由12塊齒條(包括前擋齒條)拼接而成,加高斗桿齒條必須保證每一塊齒條導軌厚度及加高尺寸均勻相同,需在堆焊添加出高度后再進行打磨處理,該方案可由內部自行堆焊實施,如圖3所示。

將推壓小齒輪導軌直徑由原來509 mm改為519 mm,提高齒輪導軌高度,延長齒輪壽命,該項改進需由齒輪生產廠家配合,直接在加工階段進行,如圖4所示。
結合歷年來推壓小齒輪導軌和斗桿齒條導軌磨損程度以及運行情況,建議將推壓小齒輪導軌直徑由509 mm增加至515 mm,將齒條軌導軌高度增加至103 mm。該項改進需要內部補焊和外部齒輪加工共同配合,或者完全由備件生產廠家在加工階段即進行改造。
司家營研山鐵礦WK-20型挖掘機維修技術人員對3種改造方案進行了對比討論,考慮到設備運轉狀態時齒輪的運行速度大、導軌磨損速度快,而齒條導軌磨損速度相對比較慢,且補焊加高斗桿齒條導軌完全可以由內部完成,無需借助外部力量,最終確定方案一最容易實現。并于2018年4#鏟大修時實施了該方案[3-5],圖5為推壓機構改進實施效果示意圖。


通過在4#鏟實施效果比較:未改造前,1套推壓小齒輪平均使用壽命約14個月,斗桿齒條壽命約28個月;改造后,4#鏟推壓小齒輪已使用2 a時間,根據磨損程度,還可使用約1 a時間,而斗桿齒條情況同樣良好,預計使用壽命將遠高于28個月。
經濟效益:①齒輪價值為5.6萬元/對,齒條價格為9.8萬元/付,根據目前使用情況,改造后推壓機構可延長壽命至少1倍,單次改造節約成本約15.4萬元,5臺電鏟全部改造完畢后年可節約成本22.5萬元。②齒輪維修更換時間為3 d,斗桿維修更換時間為2 d,改造完畢后可將更換斗桿及齒輪次數減半,平均每年可減少設備維修時間7 d,按照電鏟每日1.5萬t產量計算,可提高產量約10.5萬t。同時可有效減少維修工設備修復和斗桿更換齒條的維修量。
通過試驗,司家營研山鐵礦將改進方案及實施效果提供備件生產廠家,從源頭進行技術改進。此項改進措施,在降低設備故障率、降本增產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