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蓋 趙前鳳 汪桂芳
(蕪湖同力安全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塵肺病是我國最主要的職業病,其中礦山塵肺占比達90%,因此,在塵肺病分布的各大行業中,礦山行業是最為典型的。以金屬礦山為例,礦山的生產主要包括采礦、選礦以及轉運、運輸等主要生產環節,在這些環境均會有大量的粉塵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產生,其中微細粉塵可能長時間懸浮于作業環境中,對各崗位生產作業人員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同時,礦山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職業病危害因素也會一定程度上干擾作業人員的視線和行為,容易產生誤操作,從而可能帶來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1-2]。
張莊礦業公司坐落于六安市霍邱縣周集鎮,是一座地下礦山,礦區位于霍邱縣周集鎮和馮井鎮之間的張莊村,行政區劃屬周集鎮管轄。張莊鐵礦全礦床設計開采儲量為22 496.99萬t,生產規模為500萬t/a(礦石開采量,不含廢石50萬t/a),服務年限為31 a。礦山采用豎井開拓方式,采用階段鑿巖后充填采礦法,采用兩翼對角式通風方式。建設有直通地表的主井、1#副井、2#副井、進風井、南回風井、北回風井共6條井,以及-300、-385、-390、-450 m等水平采礦工作面,配套井下破碎系統、溜井系統、礦石提升系統及地面選礦等系統工程。以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為實例,主要就該礦井下作業場所的典型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調查、檢測和分析,提出相應的職業病危害防護與管理措施建議。
根據礦體形態,將礦體分為不同的區域,在盤區內由上下穿脈運輸巷布置穿脈巷,由穿脈巷布置出礦聯巷(垂直礦體走向的采場,由上下盤穿脈巷直接布置出礦聯巷),將切割平巷布置在中間,由切割平巷布置切割天井。切割工程布置結束后,利用上下切割平巷、切割天井作為爆破空間,在礦房中間部位進行爆破拉槽,拉槽后進行正式爆破回采。礦山采用豎井開拓方式。直通地表礦井有主井、1#副井、2#副井、進風井、南回風井、北回風井共6條豎井。
爆破后的礦石落至下層受礦平面,通過受礦巷進行出礦作業,采用FL10A 4M3/6M3型柴油鏟運機、LH409E型電動鏟運機等將礦石運輸到采區溜井,礦石掉落至-480 m的礦倉內,再由放礦工通過振動放礦機放至無人運礦車,裝運至破碎礦倉。
礦山-540 m水平設置有井下粗破系統,設置2臺CJ613型顎式破碎機,礦倉內的礦石利用板式給料機傳輸到皮帶上,由皮帶轉運至破碎機內進行粗破碎,破碎料經破碎機排口落入皮帶,轉運至主井底層礦倉,以備提升。
采礦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
根據現場調查和工程分析,該礦井下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見表1。

由表1可知,依據該礦井下生產工藝特點和具體作業方式,由于維修電焊作業僅僅是針對礦井局部小型機械設備的簡單維修,且頻率非常小,大型機械設備的維修均是委托外面專門單位開展。因此確定該礦井下作業場所危害因素主要的檢測項目:化學有害因素包括矽塵、二氧化氮、一氧化碳;②物理因素包括噪聲、手傳振動、高溫。
通過對井下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采樣、檢測[3-6],檢測結果分析如下。
(1)粉塵檢測。本次粉塵濃度檢測除掘進、鑿巖、粗破碎崗位超標外,其余崗位檢測結果符合職業衛生標準。掘進和鑿巖崗位粉塵濃度超標主要是由于作業過程中鉆孔排出粉塵,以及設備排放的廢氣引起二次揚塵。建議進一步加大濕式作業強度,維持工作面和巷道以及巖壁濕潤度,避免和減少二次揚塵產生;粗破碎崗位粉塵濃度超標主要由于破碎機密閉不嚴以及負壓抽風效果不佳導致產生揚塵。建議對井下粗破碎機加強密閉措施以及進一步優化負壓抽風除塵系統。
(2)噪聲檢測。本次噪聲強度檢測除掘進鑿巖、粗破碎崗位超標外,其余崗位檢測結果均符合職業衛生標準。掘進機、鑿巖機、粗破碎機等設備均為高噪聲設備,目前并無行之有效的工程防護措施,建議采取個體防護措施保障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同時對現場作業人員加強個體防護的監督管理。
(3)高溫檢測。本次高溫檢測結果表明,井下作業場所高溫檢測結果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4)手傳振動檢測。本次對掘進鑿巖崗位的手傳振動強度檢測結果表明,各崗位手傳振動加速度值均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接觸限值。其超標原因主要為掘進機、鑿巖機等設備為振動幅度較大的設備,目前沒有切之可行的防護措施,建議加強個體防護,監督崗位作業人員嚴格佩戴防振手套。
(5)毒物檢測。本次對井下作業場所有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濃度檢測結果表明,各崗位接觸的濃度均符合國家標準。
(1)通過分析對比毒理學性質,潛在危險性,濃度與超標情況,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人數,職業健康水平,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最終判定該礦屬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企業。
(2)根據該礦生產過程的工程分析以及生產現場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檢測情況,綜合分析確定該礦井下作業場所存在的關鍵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矽塵和噪聲。
(3)進一步加強井下采礦作業面的噴淋灑水措施,常用巷道、溜井口設置霧化噴淋裝置,并定期檢修維護;新掘巷道及時采取人工噴灑,盡可能減少揚塵。
(4)井下破碎硐室應采取進一步的密閉措施,視實際情況增加霧化噴淋設施或密閉通風除塵措施,減少破碎過程中的粉塵逸散。
(5)針對檢測結果超標崗位,作業時應及時佩戴個人防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