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金坡
(河北鋼鐵集團灤縣司家營鐵礦有限公司)
司家營北區分公司位于河北省灤州市,隸屬于河鋼集團礦業公司,以鐵礦石開采與加工為主業,輔以造地、耐磨金屬制品制造等產業,其開采范圍為司家營礦區的一部分,資源儲量9億t,是冀東鐵礦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司家營鐵礦與司家營研山鐵礦兩部分,分別于2007年和2014年投產,設計年采選礦石2 300萬t,生產鐵精粉738萬t。當前,國內外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司家營北區分公司針對大型深凹露天礦山特點和隱患排查治理疑難雜癥,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在政府相關部門和上級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分析研判,理清思路、主動作為,積極創建并實施以“四個機制”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近年來,全國非煤礦山行業安全生產事故呈持續下降趨勢,安全生產形勢實現了總體穩定。但是,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隱患排查治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仍較為突出,由于風險辨識不到位、隱患治理不到位、現場管理不到位、職工“三違”作業行為導致的事故隱患大量存在[1]。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針對全省非煤礦山安全管理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在2019年召開的全省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對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安全管理工作要由原來對企業進行隱患排查,變為引導企業自主開展隱患排查。由原來到企業現場排查,變為督促企業排查,突出企業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2]”。
隨著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推進,“誰來檢查、隱患排查能力不足、職工不主動檢查、不檢查怎么辦”等問題逐漸暴露,科室“只負責業務,不管安全”、生產作業區“只管生產不管安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明顯和新安法“三管三必須”相違背。安全管理工作已不再單單是安全科、安全員的工作,落實各級人員的安全管理責任和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形成“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安全管理形式,以“四個機制”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急需醞釀形成[3]。
建立以“四個機制”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是指在企業內部建立以作業區為主導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以專業科室為主導的隱患排查督導機制、以職工為主導的隱患舉報機制、以安全考核為主導的隱患考核機制。具體結構見圖1。
通過制定方案、宣傳發動、修訂制度、完善責任制、進行風險辨識、制定排查清單、開展專業檢查、建立履職檔案、成立檢查小組、建設雙控信息平臺、建立考核機制、消除重復隱患、鼓勵隱患舉報等各種管理和考核措施,建立了以“四個機制”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019年司家營鐵礦被定為唐山市露天礦山、尾礦庫隱患排查四個機制建設試點單位,為保障人力、物力、財力,成立了以董事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體系建設方案,明確具體工作要求和時間節點;重新修訂完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七項制度》,對隱患排查責任、排查周期、排查形式、排查內容、獎懲考核、隱患報告、建檔監控、隱患舉報等內容作出了詳細規定。
按照“三個必須”要求,明確礦領導、作業長、安全員、技術員、班組長和各崗位人員應承擔的隱患排查責任,把隱患排查的責任逐級逐項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和各崗位人員,形成健全、完善的隱患排查責任體系。實現安全管理從“保姆式”向“引導式”轉變,督促各級人員落實隱患排查責任,實現崗位自主隱患排查。按照安全風險管控清單中的風險等級和管控責任,分別編制各級、各部門事故隱患排查清單,實現企業內部的全覆蓋、無漏項、無漏人、無漏崗。每年對各級管理人員、崗位員工至少組織1次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知識的專題培訓,切實提高各層級的隱患排查能力和自覺意識。通過建立雙控信息平臺,實現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可視化、信息化,督促各級人員按照平臺生成的任務清單進行隱患排查,排查出的隱患可進行可視化跟蹤,隨時掌握提報、指派、整改、驗收、督辦等每個步驟的具體負責人,極大地提高了隱患排查治理的效率。
制定各類安全檢查表,開展專業、專項、綜合安全檢查,要求所有管理人員建立“一崗一單一檔”安全履職檔案,如實記錄隱患排查工作開展情況。成立三零(零隱患、零違章、零事故)檢查組,每天對各單位開展隱患排查,補齊了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短板。每月由主管安全副總經理主持召開隱患排查布置會,各職能科室參加,結合當前安全工作特點,對各單位當月的隱患排查重點進行布置,安排科室專業檢查重點內容以及汛期、解凍期、兩節、兩會等特殊時期的隱患排查內容,特別對風險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4]。
通過在雙控信息平臺手機APP中增加隱患隨手拍模塊,方便職工隨時隨地舉報安全隱患獲得獎金[5]。設立舉報信箱、舉報微信號、舉報電話等其他措施,鼓勵員工發現、舉報身邊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改進的合理化建議,確保隱患及時整改,使“三違”作業得到有效遏制,現場管理不斷規范[6]。
對各下屬單位是否建立了全覆蓋的隱患排查制度、是否認真執行隱患排查制度、是否及時整改消除隱患等項目進行督導檢查,對各單位按照隱患排查清單和標準應查出而未查出的隱患、重復性隱患以及隱患整改不到位的隱患,按照相關規定對各單位及其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考核。對督導檢查中發現的各層級、各部門隱患排查責任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進行嚴格考核,通過懲處不落實責任、部分落實責任,從而督促各單位嚴格落實隱患排查責任制。對“四個機制”構建與實施工作落后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考核,通過建立經濟責任制考核機制,將隱患排查工作與職工收入掛鉤,加強安全隱患考核和外委施工單位考核,提高各單位和外委施工單位的安全意識,采取措施逐步消除重復性安全隱患,不斷激發全員參與隱患排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
通過建立以作業區為主導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落實了隱患排查主體責任,督促了各作業區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解決了誰來檢查的問題。通過建立以專業科室為主導的隱患排查督導機制,落實了各專業科室隱患排查職責,解決了基層單位隱患排查能力不足的問題。通過建立以職工為主導的隱患舉報機制,提高了職工參與安全管理的熱情,解決了職工不主動檢查的問題。通過建立以安全考核為主導的隱患考核機制,強化了作業區安全管理責任,解決了不檢查怎么辦的問題。“四個機制”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實施后,全員參與率、排查率、整改率明顯提高,排查出的隱患從明顯增長到現場隱患真實逐漸減少,有效杜絕了安全生產事故,經濟效益顯著。
以“四個機制”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是對多年來非煤礦山隱患排查工作的提煉和總結,是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增強事故防范能力的治本之策,是實現隱患排查工作從企業強力監管向各作業區、科室自主管理階段邁進的重要途徑。深入開展以“四個機制”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對于創新工作機制,積累工作經驗,增強各單位隱患排查能力,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對同行業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借鑒性。
(1)司家營北區分公司通過對以“四個機制”為基礎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地深入研究,該體系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隱患排查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實踐檢驗證明該體系適應非煤礦山的時代發展需要,對同行業其他單位隱患排查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指導借鑒意義。
(2)該研究尚存在安全管理數據量龐大、數據沉淀在基層、數據收集滯后、數據分析不及時等問題,有待日后通過正在進行的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的建立與后期實踐進行深入的研究總結,進一步推動安全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