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彤 婁鈺波 陳柯宇
近年來,云南省各金融機構在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的指導下,堅持以金融支持脫貧攻堅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探索總結了一系列精準有效的做法,創新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金融扶貧樣本,書寫了減貧征程上的云南金融篇章。
2020年,云南省提出了把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打造成萬億級支柱產業的目標,為此云南金融? ? ?系統將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精神轉化為一系列真招實策,努力為服務云南融入新發展格局,保障高原特色農產品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
創新金融工具 激發生產動能
肉牛產業是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重點聚焦領域之一。2021年8月23日,保山隆陽區鵬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興業銀行“興享供應鏈“平臺成功簽發云南省首批供應鏈票據,共計金額6800萬元,用于支付肉牛產業基地相關款項。本次供應鏈票據業務與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有機結合,為全省農業發展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融資新模式,是全省供應鏈金融的重要實踐。與傳統票據業務相比,供應鏈票據具有“等分化分發、自動拆分流轉”的獨有特點,從源頭上實現了應收賬款票據化,解決了企業持票金額與付款金額不匹配的痛點,有助于降低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占用,節約企業財務成本,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據悉,此次云南省首批供應鏈票據業務落地,是云南金融系統為貫徹落實人民銀行等八部委《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支待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精神的體現。為促進此次供應鏈票據業務落地云南,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聯合省工信廳等十個部門制定《云南省貫徹落實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意見的分工方案》,有效推動了全省供應鏈金融創新和發展。下一步,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將通過開展專項調研、召開專題會議、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等,積極推動供應鏈票據業務在省內落地,以創新金融助力全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科技賦能新平臺 “一部手機云企貸”
近年來,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為現代農業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更迫切的資金需求,然而,傳統融資模式難以滿足農企農戶旺盛的融資需求。為此,建設銀行云南省分行創新推出了“一部手機云企貸(以下簡稱云企貸)”。
“云企貸”由云信用、在線測額、智慧風控三大模型支撐,是一個以新金融屬性為突出特點的綜合融資服務平臺。
據建行云南省分行“云企貸”專班負責人羅丹介紹,該平臺依托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整合農產品專業市場、政府、企業、信用、金融、行為等海量數據,并對銀行同業開放,合力建立“云信用”模型對農企農戶等用戶信用進行綜合評價。通過不斷發展“三農“信用,破解農企農戶融資缺抵押、少擔保的痛點難點。
“云企貸”依托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上線“我要貸款”等19項功能,完成13次迭代、69次優化,重塑農村金融服務模式。目前,通過“云企貸”平臺支持的普惠客戶,信用客戶占比95.34%,信用貸款余額占比68.51%,小微農企及農戶一改以往反復跑銀行,補材料,待審批的常態,從貸款申請到還款全部用手機完成,實現了從“貸不到”到“貸得到”,“貸得慢”到“貸得快”,“貸得貴”到“貸得惠”的轉變。截至目前,“云企貸”已累計為全省1.76萬戶農企農戶授信91億元、貸款余額45億元。
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手機成為農民的“新農具”、數據成為農民的“新農資”。該行通過創新手頭的金融工具,把“云企貸”融入智慧農業生態場景,打造產融賦能新平臺,通過為各地政府和農企農戶搭建“云企貸+特色產業”交易市場平臺,促進“大產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支持打造云南高原特色農業優勢產業集群,以金融的力量加速“數字云南”“信用云南”建設,加速開啟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步伐。
在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指導下,云南各地金融機構紛紛用足、用好手頭的“金融工具”,為全省農業企業發展和農戶創收打出了各具特色的金融服務”組合拳”。
滇東北:特色產業貸 “貸”來致富路
經過不懈努力,地處滇東北的昭通取得了脫貧攻堅勝利,但當地的金融機構并沒有松懈,他們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致力于幫扶農戶在“十四五”啟航之際趕上“鄉村振興列車”,享受鄉村振興的成果和紅利。
為有力支持昭通市“蘋果、馬鈴薯、竹子、天麻、花椒、特色養殖”六大高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人民銀行昭通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昭通市中支”)制定并出臺了《昭通市金融支持六大高原特色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金融機構創新定制并大力推廣“蘋果貸”“天麻貸”“花椒貸”等特色信貸產品,推動全市金融資源向“六個百億元“高原特色產業聚集,不斷提升高原特色產業領域融資便利度,持續降低融資成本,強化產業發展金融支撐。
彝良縣農商行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特點,以天麻特色種植產業為抓手,創新推出“天麻貸”。這一專項貸款不僅減少了天麻產業的相關貸款年利率,貸款限額也從5萬元提升至30萬元。以10萬元貸款為例,每年可為“麻農”節省利息近3410元,有力支持了縣域天麻上下游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天麻貸”貸款存量5505戶,余額30512萬元,其中2021年全年累計投放1240戶,金額7613萬元。在金融政策支持下,全縣共實現新增天麻種植面積2.8萬畝,良種擴繁基地100畝,生產推廣本地優質“兩菌”350萬瓶,新增天麻總產量3795萬斤。
魯甸縣龍頭山信用社采取“支農再貸款+產業精準脫貧貸款+地流轉貸款+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加大對魯甸縣鴻浩椒林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的信貸支持。截至8月末,發放椒林雞特色產業貸款336.8萬元,貸款余額3832.4萬元,通過降低貸款利率,每年為該養殖產業節約利息支出99萬元。且通過椒林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依托,能夠流轉土地2600畝,吸納脫貧戶就業,農戶以土地作為生產要素入股參與分紅,強化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多方利益有機結合,涉及農戶380人,每年人均收入約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