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光 沈陽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業界在傳統績效考核指標基礎上引入風險調整資本收益率(RAROC)作為信貸決策的重要指標,逐漸發展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風險評價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將未來尚未發生的但可以預計到的風險損失看作是現在的成本,從而調整現在的收益,測算出經過風險調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以資本儲備應對潛在的其他損失,匹配風險收益。RAROC可以簡明表達為信貸凈收益與其風險的對比關系,因而由兩個主要部分構成:
其一,信貸凈收益等于利息加上費用,減去成本。利息由基礎利率加信用風險溢價決定,主要反映金融機構的運用資金的加權平均成本,可以參照貼現率、同業拆借利率及行業優惠貸款利率等;費用則主要包括貸款啟動費、非生息活期存款形式而存在的補償余額、存款準備金等;由信貸業務產生的各項支出均可視為成本。
其二,信貸風險的評估,公式化表達如下:

其中,△LN代表貸款風險,LN表示貸款規模、△R表示信用風險溢價的理論最大值,即,R(i)是信用評級為i的債券的收益率,R(a)是國債的收益率;R是貸款利率,D表示馬考勒久期,即還款現金流的平均到期期限。若以C表示當期還款現金流,t表示時間,P表示信貸現值,則久期的公式化表達為:

RAROC模型早期主要用于度量信貸資產組合在特定損失概率下的風險敞口以防范市場風險,從而有別于傳統上使用股本收益率(ROE)或資產收益率(ROA)的方法。由于未經風險調整的單項業務凈利潤難以體現真實業績回報,且短期利潤最大化目標未考慮風險期限結構與長期穩定增長之間的內在聯系,導致不同時期利率目標與風險成本錯配。其中,信貸違約風險是各項風險的主體,使得承諾收益與實際收益可能存在較大離差,主要影響因素有借款人信譽、資本杠桿結構、收益波動性、擔保物、商業周期、利率水平等等。由前述RAROC的公式化表達可知,基礎利率上升帶來債務成本的提高,可能導致還款意愿或還款概率降低,潛在的信貸風險提升。雖然利率上升產生較高的承諾收益,相較于較低利率水平時的超額收益可能被潛在風險損失抵消。這時信貸風險△LN的度量需要考慮將信貸規模LN轉投債券市場的機會成本(收益)以及平均還款期內現金流的分布情況。一般而言,息票率越高,前期支付的現金流權重越大,加權平均的到期期限越短;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債券持有期(亦可表述為授信的時間)越長,加權平均的到期期限越長,遠期支付的現金流權重相對更大,使得風險相對較高而到期收益率反而降低。
本文對遼寧省部分制造業上市公司的35份中短期信貸合同數據(數據來源:國泰安行業經濟數據庫)進行了實際測度,還款期數由4~36不等,久期跨度0.41~12.97,在險信貸資產價值由48.85萬元至4.94億元不等(限于篇幅匯算的明細數據未展示),表現出在不同還款方式和還款期限結構下信貸風險具有明顯波動性的特征。
為清晰比較決策差異,本文利用計算得到的風險指標及其明細構成項數據,分別以ROE和RAROC為因變量對△LN構建線性—對數模型:

利用Eviews9.0軟件進行LS估計并進行顯著性檢驗(分別見表1和表2),得到:

表1 RAROC對ΔLN的回歸結果

表2 ROE對ΔLN的回歸結果

可見,RAROC與風險資本△LN存在顯著負相關,即風險提高時調整的收益下降,而ROE與△LN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統計依賴性。因此,在信貸決策實踐中一般要求RAROC大于ROE,即經風險調整的收益率至少不低于權益收益率的水平,從而將違約風險控制在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