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在這里,山清水秀、景色優美,冬暖夏涼、四季飄香;在這里,古剎群落層層疊疊、雕梁畫棟、氣勢恢宏;在這里,千年桂花林綿延數十里,香氣濃郁,蔚為大觀……這里就是柯橋大香林·兜率天景區。
大香林·兜率天景區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山——會稽山脈的西端,東望海天佛國普陀山,南毗書法圣地蘭亭,西臨省會城市杭州,北靠觀潮勝地錢塘江。景區占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以千年桂林和自然山水為特色,是集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勝地。景區以“香”為主要特色,其中桂花飄香、煙火熏香、花果蘊香、民居古香,統稱四絕,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體驗鄉村休閑生活的好去處。
景區主要有空山梵音、香林花雨、花前月下、竹海天風、幽谷清韻、龍華寺、香水海及兜率天宮等主要景點組成,自下而上可以分為三境。
第一境大香林。主要以香林花雨為核心景點。春賞櫻花、夏約葵花、秋沐桂花、冬戀梅花。四時四季,花開不敗,山清水秀,人杰地靈。
第二境龍華寺。目前是國內單體最大的皇家風格佛教寺院。紅墻、金瓦組成的禮佛殿堂群與富有江南民居風格的白墻、木柱、黛瓦組成的人居樓閣群相映成趣,移步換景,美輪美奐,堪稱21世紀佛教寺院的建筑典范。
第三境兜率天宮。與龍華寺一水相隔,佛經上說是一生補處菩薩的住處,也是彌勒菩薩的處所,是彌勒信仰者的皈依處。紫金蓮花寶座高高在上,內院供奉著世界第一高的天冠彌勒像,令人嘆為觀止。
整個景區最為突出的是聞名遐邇的千年桂花林,廣袤數里,長盛不衰,蔚為大觀。據《嘉泰會稽志》等史籍記載,自宋治平三年(1066)以來,當地金鮑兩姓村民據山川之利,在景區內廣植桂子。植桂之習歷經千年而常盛不衰,如今萬株桂樹,廣袤數里,譽稱“江南桂花林”。每年金秋時節,“金桂銀桂萬千桂,天香地香山水香”。此時,花雨飄灑,或落發際,或浮杯中,游人可以真正融入那“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的意境。
宋楊萬里有詩云:“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桂花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景區更是集中了全國68個品種的桂花,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和木樨珍園劃分為五大區塊,讓南方北方形形色色的桂花共聚一園,向游客展示各地名品桂花的風采,稱得上是桂花的“大觀園”,全國獨此一家。景區因桂成景,由桂得名,1.4萬余株桂花樹成片成林,其中百年以上古桂樹約有600余株,連綿數里,被慕名到訪的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國際桂花權威專家向其柏先生譽為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中國最大古桂群”。
位于“香林花雨”景點中心,有一株被稱為“中國桂花王”的古桂樹,它高18米,樹冠直徑20.2米,根基徑圍4.3米,有三根主干,覆蓋面積達360多平方米,比湖北咸寧的“桂花王”還大。歷經宋元明清四朝,如今雖已有一千多歲,但仍華蓋亭亭、枝繁葉茂、花開繁密、幽香馥郁,這在國內實屬罕見,是整個景區的“鎮園之寶”。除此之外,景區內有五六百年樹齡的桂花樹還有好幾株,按它們所處的方位,分別被稱為東桂王、南桂王、北桂王、天桂王和地桂王,共同保護這方水土。
每年中秋、國慶前后,正是桂花飄香的季節,景區內成片成片的桂花樹上,開滿了或大或小黃色的桂花,一簇又一簇,將整個景區都染成金黃色,讓空氣里都充滿桂花的味道,置身于桂花的芳香中,感覺連香水都不用了,桂花林中走一遭,身上早就充滿了桂花的香氣,不愧是真正的大香林。在桂花盛開的時節,游客們結伴而來,與三五好友閑坐在桂花樹下,談天說地、休閑娛樂,品嘗桂花美酒、桂花小吃,再在樹下拍幾張美美的照片,充分享受桂花帶來的休閑時光。
大香林既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又有豐厚的人文景觀。歷代諸多文人雅士曾到此地游歷,留下詩篇,如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明朝學者張岱,現代中國臺灣佛學大師南懷瑾,一代高僧密參大師等,讓這片古老的桂花林,增添了清雅高潔的文學氣息,同時也留下了他們與桂花林之間的故事和傳說。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大香林兜率天景區猶如一部古詩文集,等待人們前來細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