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黨組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把發力點放在學黨史、悟思想、增動力上,把著眼點放在為企業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優環境上,把落腳點放在建制度、開新局、譜新篇上,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系統思維,突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這條主線,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努力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優化我省營商環境的不竭動力。
立足學黨史堅定理想信念,感悟思想偉力,增強政治定力,在學黨史過程中,堅持做到“三個注重”:注重結合,即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推進龍江振興發展相結合、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同動員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相結合、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際相結合,使全局黨史學習教育能夠牢牢把握時代脈搏和全省中心工作,進一步增強全體黨員干部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凝聚起推動營商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奮進力量。注重創新,突出“學悟提干”,即聚焦“學黨史”,組織多種形式專題學習;聚焦“悟思想”,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聚焦“提能力”,增強為民服務的本領;聚焦“干在先”,推動學習教育成果轉化。堅持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結合,充分利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黨支部“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等學習載體,用好“學習強國”“極光新聞”等學習平臺,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方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取得實效。邀請黨史專家作專題講座,帶領機關黨員干部參觀中共黑龍江省歷史紀念館,赴省高級人民法院參觀“領袖故事長廊”和數字法院系統等板塊,4個青年理論小組開展學習13次,全局22個黨支部走出機關、走近群眾、走入基層,積極開展各類學習活動107次。注重表率,領導班子帶頭做到“十個一”,即作1次專題輔導報告,作1次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交流,舉辦1次讀書會,觀看1次革命教育片,撰寫1篇心得體會,參觀1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加1次專題組織生活會,講1次黨課,開展1次專題調研,至少為群眾辦1件實事。目前,局黨組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2次,專題讀書班1次,局主要負責同志已完成撰寫心得體會,全部深入到所在支部講黨課、參加主題黨日、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示范帶動全局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通過不斷學好黨史必修課,學出了政治定力,全局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高,推動發展、為民辦事、開拓創新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
立足學黨史樹牢宗旨意識,增強政治擔當,樹立為民情懷,教育引導全局黨員干部以提升為民辦事能力為牽引,聚焦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鋼牙啃硬骨頭精神,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做到“三個強化”:強化頂層設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定位為立足職責職能,突出“針對性、普遍性、典型性”特點,要辦就辦群眾普遍關心惠及大眾的事,辦就辦成、辦就辦好。為此,局黨組4次開會研究辦實事項目,由最初擬訂的29個項目最終確定為10件實事。強化剛性約束。對確定的“老年人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更便利”、系統集成“辦好一件事”“伴您走流程”等10件事,逐一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列入全局重點督辦臺賬,實行掛圖作戰、對賬銷號。把辦實事成效納入目標考核和干部管理考核范圍,建立獎優罰劣工作機制。同時,還把群眾獲得感、滿意度作為檢驗辦實事成效的“度量衡”,交由群眾評判,確保可追溯、可衡量、可檢驗。強化落地見效。制定《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調查研究工作制度》,組成“我為群眾辦實事”調研組深入“深哈產業園”,圍繞企業最關心的話題、最期盼的政策、最想要解決的難題進行面對面交流,收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5條,意見建議13條。針對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交通、網絡、消防服務方面的7件困難事項,與哈爾濱市相關部門現場落實了“路口增設紅綠燈”“應急部門和消防大隊上門服務”等8項措施,深受企業贊譽。全力打通辦實事難點堵點,強化辦實事落地見效。比如,在推動解決“老年人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更便利”過程中,考慮到老年人對智能手機不會用、用不好的“數字鴻溝”問題,研究出臺了在全省137個政務服務大廳設立“老年人服務專窗”、工作人員領辦幫辦等配套措施,為老年人辦事提供周到細致服務,受到社會一致好評。針對群眾“辦事難辦事繁辦事慢”問題,深入推進集成“辦好一件事”改革,變多次跑、多次辦為一次跑、一次辦,全省現已公布“辦好一件事”155類、426項。以全系統干部開展“伴您走流程”為載體,采取群眾預約“點名”,干部全程“陪伴”群眾辦事,做到情況在“走流程”中掌握,服務在“走流程”中體現,讓群眾切身感受到營商部門服務的“溫度”。針對政務服務存在盲區盲點問題,強力推動政務服務向鄉鎮村屯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實現全省政務服務無死角、全覆蓋。針對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辦事難問題,與遼寧、吉林、內蒙古、海南、福建等地簽署“跨省通辦”合作備忘錄,現有170項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的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針對我省部分城市“停車難”問題,開展“停車難”專項監督整治工作,著力提升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和群眾出行的便利度和滿意度。

全局干部瞻仰東北烈士紀念館
立足學黨史增強系統思維觀念,提升改革創新能力,注重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固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求實效,努力開創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新局面。著眼長遠定規劃。針對優化營商環境長遠發展,積極推進《黑龍江省“十四五”優化營商環境規劃》和“數字政府”、社會信用體系兩個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積極做好《黑龍江省社會信用條例》立法準備工作。立足現實求突破。針對加強營商環境法治化保障,推動年底前出臺《黑龍江省社會信用條例》;針對破解營商環境“三最”問題,制定《黑龍江省營商環境監督聯動工作機制》,建立與紀檢監察等相關部門常態化線索移交工作機制;針對“數字政府”建設中“數字壁壘,數據整合”問題,制定《黑龍江省省級電子政務云管理辦法》和上云遷移工作方案;針對網上可辦事項相對不多問題,建立“一網通辦”機制,實現更多民生政務服務事項“不見面”“鍵對鍵”;針對我省有效施工期短與審批周期長問題,在前期全省推廣“承諾即開工、辦照即營業”的基礎上,建立實施行政審批信用承諾制;針對招商引資項目服務不到位問題,健全“一企一卡一冊”和“專班+首席服務員+領導聯系”機制和“關鍵點”控制機制;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完善“信易貸”平臺新融資機制。目前,全省在“信易貸”平臺注冊企業53425戶,入駐金融機構249戶,發布產品434個,融資需求5745筆,需求金額212.92億元,成功授信540筆,授信金額合計20.68億元,有效緩解了我省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受到人民群眾的贊譽。針對營商環境評價中的短板弱項,制定出臺《2021年黑龍江省營商環境評價方案》。注重能力強隊伍。圍繞“六種能力”建設,錘煉干部隊伍,堅持將提升素質能力作為學黨史的重要環節、辦實事的前提條件,印發能力提升實施方案,開展全系統“大比武大練兵”活動,推進“基本業務+”建設,組織開展業務知識“每季一考”,在全系統業務培訓會議上,局“一把手”帶頭講授第一課。傾力打造“營商大講堂”特色品牌,采取“個人講、干部議、領導點、全員評”方式,推動黨員干部71人登臺授課,培訓1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黨員干部政治素養和業務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