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樺南縣委組織部
奮力打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體制機制優勢,對基層治理能力無疑也是一次嚴峻檢驗。針對基層網格召喚無力、力量下沉不強、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樺南縣堅持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探索實行“四化覆蓋先鋒到格”模式,切實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把戰斗堡壘覆蓋在網格、黨員力量集結在網格、先鋒作用體現在網格、常態運行保持在網格,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駐格先鋒隊,始終讓黨旗在網格一線高高飄揚。
圍繞“一格一堡壘”,樺南縣全面增強“格有所呼、必有所應”黨建引領快速響應功能。由社區黨組織按照就近服務、就便工作等原則,組織縣域149家機關事業單位、17家中省(市)直單位、225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駐格聯建,在社區層面組建“1+3+N”型聯合黨委21個;在社區網格層面組建駐格黨支部241個,駐格黨支部隸屬于聯合黨委,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區域一體、共融共建的立體網格化組織體系。
實行“三聯三結對”共建模式,即駐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結對,聯建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和社區班子成員結對,聯抓活動;在職黨員和專職網格員結對,聯合服務。駐格黨支部強化班子建設,選配群眾威信高、對群眾有感情、善于做群眾工作、引領群眾發展能力強的黨員專職網格員任駐格黨支部書記和駐格先鋒隊隊長,同時注重把非黨員專職網格員發展成黨員,培養成駐格黨組織帶頭人,以黨員、網格員身份大轉換推進黨建、網格管理大融合。目前,全縣駐格黨支部書記、先鋒隊隊長“一肩挑”43名,占總數的17.8%,在專職網格員中培養預備黨員10人,占總數的4.1%。
圍繞“一格一團隊”,樺南縣全面增強“組織吹哨、黨員報到”黨建引領強大組織功能。實行“N+1”模式,即多名黨員、干部駐一格,由駐格聯建單位選派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和干部等3700余人下沉網格,建立駐格先鋒隊241個。實行“1+N”模式,即一名黨員包多戶,由社區組織聯建單位召開聯合黨委聯席會議,根據駐格黨員干部數量、網格戶數、共建單位職能等實際,共同研究、統籌考慮、合理劃分、按需結對,確定下沉駐格黨員、干部數量及包戶數量,平均每名黨員干部包20~30戶,有效解決結對單位多少不一、聯建力量冷熱不均問題,實現駐格包干到戶“全覆蓋”、服務半徑最小化、服務效能最大化。今年年初,社區召開21次聯合黨委聯席會議,發放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證2700余份,發放駐格民情工作日記本4000余份,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391份。在駐格先鋒隊中深入開展“雙報到、雙服務、雙評議”活動,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城創建等志愿服務活動670余次。
圍繞“一格一榜樣”,樺南縣全面增強“走進群眾、服務群眾”黨建引領聯系服務功能。探索駐格先鋒隊“平戰結合”模式,“平時”為“預備役”,實行“每周進格”制度,先鋒隊自行安排具體時間,每周進格一次協同網格員開展工作,或入戶走訪、解難題、辦實事;“戰時”為“突擊隊”,應急突發事件來臨時,先鋒隊要做到“召之即戰”,由社區統一指揮、專職網格員交辦具體應急任務,駐格黨支部開展“一聽四向前”行動,做到聽黨指揮、沖鋒在前、吃苦在前、擔當在前、奉獻在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駐格先鋒隊中開展“黨員承諾踐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活動,設立黨員先鋒崗216個、黨員責任區563個,服務居民群眾達6.3萬余人次。疫情防控期間,駐格先鋒隊參與疫情防控政策宣傳、人員排查和居家隔離人員管控,張貼溫馨提示標識8000余份,入戶發放防疫宣傳單1萬余份;駐小區值守、網格巡查、卡口執勤,排查259個小區、6.2萬戶居民,實現全縣零疑似、零感染、零確診。
圍繞“一制管長遠”,樺南縣全面增強“抓到日常、融入經常”黨建引領高效運行功能。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社區聯合大黨委會議,每月召開一次駐格黨支部會議,推動駐區聯動、駐格共建工作;建立網格先鋒“積分制”,制定電子“積分臺賬”,張貼“紅黃積分榜”,每月定期對聯建單位、黨員駐格服務和活動情況公示,并通報反饋給相關單位;建立考評激勵機制,社工委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考評細則,每年3月底前向縣委組織部備案,12月底前將考評結果反饋至縣委組織部,組織部反饋給各有關單位,并納入全縣“兩強四雙”考核、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內容,作為評先評優、表彰、獎懲等重要依據,形成經常抓、常態做、定期考的閉環機制。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開展“網格先鋒”創建評比工作,縣級擇優表彰10個駐格先鋒黨組織和30名駐格優秀黨員,激發黨員學先進、當先鋒、作表率,切實以黨建引領“小網格”構筑基層治理“大格局”。

樺南縣駐格先鋒隊正在開展衛生整治活動 (圖片由中共樺南縣委組織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