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舟(深圳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嗓音跟指紋一樣,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名片”。
男生嗓音低,女生嗓音高,孩子嗓音清亮,老人嗓音厚重……多彩的嗓音構成了這個豐富靈動的世界。
在嗓音問題中,嗓音的變聲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階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
這一時期,孩子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嗓子,否則可能會使聲帶受損。那么變聲期嗓音有什么變化呢?如何保護好嗓子呢?出現“男聲女調”又該怎么辦呢?


在孩童轉變為青少年的重要時期,孩子最關心也最關鍵的關于嗓音的問題就是平穩度過變聲期。
變聲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指青春期喉部發育,聲音逐漸由童聲轉變為成人嗓音的過程,多在13~15歲時出現。這一時期,他們的嗓音開始悄然改變,在腦垂體激素與性激素的作用下,喉頭增大、聲帶增長,并伴隨聲音嘶啞、局部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等情況,導致說話、唱歌的聲音與兒童時代不同。
變聲期一般分為三個時期:初期、中期和后期。變聲期初期嗓音變化不大,說話、唱歌仍為童聲,但有時會覺得對嗓音失去控制能力,高音困難,聲音難持久,有時唱歌會走調或發出怪聲;變聲期中期嗓音變化較明顯,說話聲調變低變粗,聲音雖仍帶有童音,但成人聲音逐漸明顯;變聲期后期,嗓音已經完全變成成人的聲音,但仍有一段時間存在聲音不穩定、控制不自如的現象。
因為男孩體內雄性激素是女孩的10倍,所以男生的嗓音變化也會比女孩更明顯,喉頭會迅速增大,形成喉結,聲帶會變得更長、更厚、更粗,從稚嫩的童聲變成粗而低沉的男性成人聲。因此,變聲期也是男性性發育的特征之一。
除了上面提到的情況,還有一個問題家長們需要注意。一般情況下,男性一旦進入青春期,尖細的聲音在5~6個月內會發生劇烈變化,變為低沉渾厚的成年人聲音。有的男孩在變聲期時,因體內激素水平變化,甲狀軟骨與聲帶的發育不平衡,發聲上不注意,可能會出現音調不穩定的情況,這是正常的現象,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所改善,家長和孩子都不必過于焦慮。
但變聲后出現“男聲女調”的情況,則需要注意干預。有些患者因為某些原因,如唱歌,刻意保持幼時清脆的聲音,并運用不匹配變聲期生理結構的發聲方式,如習慣性捏著嗓子講話,變聲后音調就會比較高,變成了所謂的“女調”。如果因此影響到日常對話,給生活帶來了不便,應該去醫院尋求幫助,醫生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制定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案。
在變聲期時,聲帶比較“脆弱嬌貴”,一不注意就容易出現充血、水腫的情況,因此青少年在此期間更應該注意避免嗓音的濫用,防止嗓音在這個關鍵時期對聲帶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作為家長,要對孩子們的情緒進行調節,要跟孩子們強調以下幾點:
不要焦慮變聲期聲音變得比較難聽、比較粗,是因為這段時間聲帶生長速度比較快,喉部結構發育比較迅猛,從而造成聲帶震動時不太規律,出現聲音沙啞的情況。但隨著人體自身的調整,聲音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孩子們不要為嗓音發生改變而感到害羞或焦慮。
注意保養在變聲期,孩子們應該多飲水,少喝碳酸飲料,注意飲食,少吃油炸、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證睡眠充足,勿貪涼。
了解聲音極限讓孩子們知道自己聲音的極限在哪里,避免人為造成聲音嘶啞或加重聲帶充血,才能更好地“變”出好聲音。
感冒及時治療此外,孩子們一旦出現聲音嘶啞的情況,需要注意噤聲;患了感冒要及時治療,以免感冒加重聲帶充血。
不過度進行歌唱訓練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家長們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這當然可以理解,但要注意,孩子處于青春變聲期,不能過度進行歌唱訓練,否則容易造成聲帶疲勞,加重聲帶充血,損傷孩子的嗓音。

TIPS
青春變聲嗓子保養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大蒜、胡椒粉、煙、酒等要盡量避免,以防刺激聲帶黏膜,引起急慢性喉咽炎;進食應細嚼慢咽,吃些軟質和精細食物,以防損傷咽喉。因為發音器官是由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構成的,而聲帶也是由彈性蛋白薄膜構成的,所以變聲期的青少年應多吃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食物,如豬蹄、豬皮和蹄筋。同時維生素B2和維生素B6能促進皮膚和聲音的發育,鈣質可以促進甲狀軟骨的發育,青少年變聲期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2(動物內臟、雞蛋、牛奶、豆類、蔬菜)、維生素B6(白色肉類,如雞肉和魚肉)和鈣的食物。
注意頸部保暖盡量不要穿低領衣服,避免口腔、喉部受冷著涼,否則會加重聲帶腫脹和充血。
保證睡眠 加強鍛煉保證睡眠,不要熬夜,每天至少保證7小時以上的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提高對上呼吸道感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