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興1,歐陽中軍2,趙玉華1



研究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001
寧遠縣是全國現代煙草基地整建制推進縣,常年烤煙種植面積5 000lrm2,總產值3億元,總稅收過億元,位列湖南省第2位,生產的“九疑金葉”享譽全國。寧遠縣是湖南省產糧大縣,水稻常年播種面積40 000 hm2,總產量27萬噸,其中優質稻33 333 hm2,產量22萬噸…。為了充分發揮寧遠縣煙稻水旱輪作資源優勢,立足九疑山生態環境,將綠水青山打造成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的“金山銀山”,改變過去大水大肥的傳統思路,杜絕濫施肥、過度施肥,減少化肥面源污染,依托農業部糧油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需積極推廣經濟施肥和環保施肥技術,深入開展煙后優質稻減肥試驗研究[2-4]。
試驗地點為寧遠縣灣井鎮田心村,試驗時間為2019年,6月15日播種,7月15日插秧。
晚稻品種為泰優390,氮肥為四川建峰尿素(純N含量為46%),磷肥為岳陽新港磷肥廠過磷酸鈣(P205含量為12%),鉀肥為新疆羅布泊硫酸鉀(K20含量為50%)。
1.3.1 不同施肥處理對水稻生理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如表1所示,采用3因素4水平隨機區組設計[5—6],共14個處理。
1.3.2 不同施肥方式對煙后晚稻的影響
試驗設計了6種施肥方式:基肥+蘗肥、基肥+穗肥、基肥+蘗肥+穗肥、蘗肥+穗肥、基肥及蘗肥。基肥+蘗肥、基肥+穗肥、蘗肥+穗肥3種方式,氮肥基、蘗肥比例為7:3,磷肥基、蘗肥一次性施入,鉀肥基、蘗肥比例為3:7;基肥+蘗肥+穗肥施肥方式為氮、磷、鉀按50%、30%、20%按照時期施入;基肥和蘗肥施肥方式為氮磷鉀肥一次性施入。
各處理小區隨機排列,每個小區面積33 m2,小區四周設有保護行,小區間用地膜包田埂隔開,防治串水串肥,育苗移栽,手T插秧,密植規格15 cm×22 cm。試驗除施肥量不同外,各處理的田間管理措施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均一致[6—7].
由表2可知,煙后優質稻生長時期使用一定濃度的NPK肥可有效提高水稻有效穗數、結實率、產量等指標;處理5與對照(ck圾其他處理相比,有效穗數(19.9萬穗)、結實率(79.7%)和產量(每667 m2產量583.33 kg)最高,明顯優于其他處理。
經3414軟件分析得出缺N的相對產量為85.31%;缺P的相對產量為8 6.91%;缺K的相對產量為82.18%。在試驗條件下,每667 m2最大施肥量為N=11.45 kg.P205=4.7 kg、K20=8.74 kg,產量為587.91 kg;N、P205、K。0每667 m2最佳施肥量分別為10.86 kg、4.48 kg、7.60 kg,產量為585.82 kg。
由表3可以得出,不同的施肥方式對煙后晚稻產量影響較大。處理基肥+穗肥和基肥+蘗肥+穗肥的方式每667 m2產量顯著高于單施基肥或單施蘗肥的方式,其中基肥+蘗肥+穗肥施肥方式產量最高,每667 m2產量為586 kg;基肥+穗肥方式次之,每667 m2產量為578 kg。但兩種方式每667 m2僅相差8 kg,差距不大,而基肥+蘗肥+穗肥施肥方式要多出半個勞動力和半天時間,成本高40%。
適合寧遠縣煙稻輪作區推廣的煙后優質稻每667 m2的N、P205、K20最佳施肥量為10.86 kg、4.48 kg、7.60 kg,產量為585.82 kg;最佳施肥時期和方法是全部磷肥和70%的氮肥與30%鉀肥撒在田面作面肥,30%氮肥與70%鉀肥水稻破口前施作穗肥,與常規施肥方法比可減少用肥量30%,節約用T 40%,稻谷不減產,品質更理想,省時省力。
參考文獻:
[1]胡興,賀榮華,劉鮮珍,等.煙稻輪作優質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示范與推廣[J].現代農業科技,2016(13):67-68.
[2]范月梅.煙稻輪作種植模式分析[J].吉林農業,2012(4):109.
[3]許井養.粵北山區觀代煙稻輪作農業模式和關鍵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10,37(6):48-49.
[4]楊紹林,樊仙,郭家文,等.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現狀[J].甘蔗糖業,2017(5):52-60.
[5]曹連福,段正品,畢生斌.優質稻肥料效應試驗[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2(2):62-66.
[6]譚保欽,李立志,唐朝暉,等.晚稻高檔優質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研究,2008(3):57-58.
[7]黃昌勇.土壤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