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光惠


中圖分類號:S763.38文獻標志碼: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030
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不斷改造升級,在三祖寺景區移植了一些垂柳(Salix babylonica),長勢良好,為景區增添了不少美景。但是,近年來,部分垂柳蛀干害蟲為害嚴重,主要為桑天牛[ Apriona germari( Hope)]為害。桑天牛為鞘翅目( Coleop工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溝脛天牛亞科( Lamiinae)昆蟲‘1訓。桑天牛成蟲取食寄主植物嫩枝皮和葉,幼蟲在寄主植物枝干皮下和木質部內向下蛀食,每隔一段距高向外蛀1個蛀孔向外排放糞屑并進行通氣,造成寄主植物衰弱甚至枯死1 5。7_。經調查,三祖寺景區垂柳桑天牛蟲株率100%,有新鮮蟲糞的蛀孔密度平均4.6個/株。
為探索三祖寺景區垂柳桑天牛無公害、無損傷防治方法,參照松材線蟲病防治中樹干注藥防治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工erna工us Hope)藥劑和馬尾松毛蟲(Dendrolimus punc工a工us Walker)無公害防治藥劑,通過監測,選擇最佳防治時機,在初次出現新鮮蟲糞時,采用蟲道注藥方式進行防治試驗,從而避免打孔注藥時打孔對垂柳的機械損傷。
試驗于2020年7月進行,試驗地點為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三祖寺景區。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3%微乳劑,廣西桂林市宏田生化責任有限公司生產;阿維菌素,1.8%乳油,山東金農華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甲維·吡蟲啉,10%乳油,主要成分為吡蟲啉+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鄭州鄭氏化工產品有限公司生產。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是一種微生物源低毒殺蟲、殺螨劑,以胃毒為主,兼有觸殺作用,有活性高、殺蟲譜廣、持效期長等特點;阿維菌素是具有殺蟲,殺螨、殺線蟲活性,同時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在植物表面殘留少,對益蟲損傷小;甲維·吡蟲啉為吡蟲啉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科學復配而成,具有廣譜、高效、低毒以及低殘留特點,害蟲不易產生抗性,施用安全,并有觸殺、胃毒和內吸等多重作用,有效期大于60 d。
蟲道注藥器械選用高壓電動噴霧器,根據需要或操作習慣,將噴桿或噴頭卸下,安裝自制的不銹鋼注藥頭,并在注藥頭上安裝透明防濺罩,避免注藥時藥劑飛濺到注藥施工人員身上,保障注藥施工人員安全。注藥時,將注藥頭輕輕插入有新鮮蟲糞的蛀孔,使注藥頭緊貼蟲道口,防濺罩貼近樹干,輕點開關,使蟲道注滿藥液至注藥口或其他蛀孔口有少量藥液溢出。
按照藥劑商品說明書,每種藥劑選擇3種施藥濃度,每種藥劑每種施藥濃度選擇3株有蟲株進行試驗,每個處理4個重復,共計選擇108株注藥試驗株。具體的試驗設計方案如表1所示。
施藥前,清點試驗株上的有新鮮蟲糞蛀孔數量,試驗后7d,再次清點有新鮮蟲糞蛀孔數量,按照公式(1)計算施藥7d后的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1-施藥7d后有新鮮蟲糞注孔數/施藥前有新鮮蟲糞注孔數×100%(1)2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3種藥劑的較高施藥濃度( A3、B3、C3)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藥劑C(甲維·吡蟲啉10%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效果達到了100%,注藥7d后沒有發現有新鮮蟲糞蛀孔。
進一步對表2數據進行差異性分析,結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描述性統計表明,不同藥劑、不同施藥濃度的防治效果具有較大的方差,差異性明顯。表4方差分析表明,在a=0.05的水平上,不同藥劑施用濃度(行間)對防治效果的F值大于臨界值,cri工,P值<0.05,表明不同施藥濃度對防治效果影響顯著。不同藥劑種類(列間)對防治效果的F值大于臨界值,cri工,P值<0.05,表明不同藥劑對防治效果影響顯著。
蟲道注藥防治桑天牛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對植株沒有二次傷害,且由于屬于蟲道內施藥,對環境基本無影響。在藥劑選擇與施藥濃度方面,甲維·吡蟲啉10%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達到了100%的除蟲效果,注藥7d后沒有發現有新鮮蟲糞蛀孑L。
結合穆丹等人的研究,桑天牛對桑樹、旱柳、垂柳、白楊(Populus sp.)、榆樹、構樹、五角楓等有一定的趨性,其揮發物對末交配雌雄天牛的引誘趨勢排序為桑樹>旱柳>垂柳、白楊>榆樹、構樹>五角楓[8]。結合多年來防治實踐,筆者認為,對于三祖寺景區桑天牛的防治,除了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外,還應配置對桑天牛有較大趨性的桑樹,并定期清理有蟲桑樹,以減少蟲源。
參考文獻:
[1]申桂艷.桑天牛研究進展[J].防護林科技,2016( 11):79-80.
[2]李杰.桑天牛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 09):156.
[3]潘換來,潘小剛,范婷.桑天牛的危害與防治[J].果農之友,2018(06):42.
[4]任若瑪,無花果桑天牛識別與安全綜合防治技術[J].果樹資源學報,2020,1(03):94.
[5]李艷茹.化學農藥防治桑天牛成蟲篩選試驗[J].現代農業,2019(03):26.
[6]方彩霞.桑天牛的科學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0(08):185.
[7]岳玉仁.桑天牛與光肩星天牛成蟲期的觀察與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9(13):181.
[8]穆丹,陳雨萱,熊楠,等.桑天牛成蟲對植物氣味的行為反應[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 21):25-2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