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云
中圖分類號:F324.1
文獻標志碼: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071
所謂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的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商品化的生產經營,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在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狀況下,家庭農場是較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內在需求的一種經濟發展制度。隨著我國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環境開始向著多元化發展,零散的個體農業戶由于自身不具備承受風險的能力,同時存在著種植規模小、種植效率低下的問題,已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獲得更大的利益。家庭農場的應用,能夠詿農村在經濟發展中逐漸由零散的個體戶逐漸向合作和規模化的方向轉變。因此,在當前市場發展的環境下選擇家庭農場的農業發展方式,是黨組織和政府部門應落實的農村經濟發展策略。
家庭農場一詞起源于歐美,在我國,其類似于種養大戶的升級版,主要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進行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商品化的生產經營,并且以農業收入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2008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中指出了農業規模經營生產的一大主體就包括家庭農場,在之后的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又一次提到了家庭農場,大力鼓勵承包土地逐漸轉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這一政策的提出,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對農業商品化的轉變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推動作用,能夠有效減小城鄉貧富差異。家庭農場的發展,能使農業從保證功能逐步發展到盈利功能,克服資格不足的小農經濟問題,提高商品化程度,能夠提供社會更多、更豐富的農產品[3]。此外,家庭農場的建設要比普通農戶更注重自身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可以使政府監管工作更快、有效地實施。
新式的家庭農場在生產方式上不同于傳統的小農經濟,與傳統的種植方式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在生產的方式上,家庭農場集結了傳播種植方式所具備的優勢,不僅能夠保障規模生產的低利潤,還能夠使家庭農場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家庭農場和傳統小農經濟之間的合作。農戶自身的獨立法人資格,既能夠幫助其在辦事的過程中得到法律的保護,又能夠避免發生經濟利益糾紛。
盡管法律明確規定了家庭農場的地位,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家庭農場仍然缺少有關的優惠政策和支持計劃,而且部分地區根本沒有制定與家庭農場相關的優惠政策,這對家庭農場的發展造成了巨大阻礙。家庭農場是一種實體性的經營農場,與家庭小農經濟非常相似,而在開展方面也受到了各種因素的不良影響,需要更多的農業優惠政策的支持。如果區域政府能做好有關政策支持的工作,那么對家庭農場發展就會有很大的幫助。2.2缺乏大量的土地資源
在家庭農場的發展過程中,需要使用到一定的整合土地資源,然而部分的農戶自身不愿意自家土地被家庭農場兼并,從而導致土地資源缺乏,或土地的連片生產無法進行,這就為家庭農場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另外,有部分農戶沒有做好配合,導致土地構成無法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種植管理的難度。
只有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夠保障家庭農場的經營順利進行,這些資金中包括土地資金和管理費用等內容,而大部分農戶中都無法接受多出來的這些費用。家庭農戶也是一項經營實體,融資的方式也是十分的多樣,所以相關的信貸扶持工作就應該做到位。
在宣傳力度上,各級政府要不斷創新,加大宣傳力度,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或者發展方針,廣泛宣傳家庭農場能夠帶來的效益,使農戶和相關基層干部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家庭農場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和優勢。營造家庭農場經濟發展的氛圍,讓更多的農戶都能夠參與到發展家庭農場的落實中來,激發農戶自身建設家庭農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投入到家庭農場的發展中去,不斷提高自身的創造力,促進家庭農場的發展。完善相關的土地信息流轉網絡和服務平臺,建立健全土地流轉信息的制度,使家庭農場在建設實施前得到良好的基礎。
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大對涉農項目、農業技術和農業裝備等方面工作的投入,使家庭農場經營規模不大、技木含量較低等問題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不但完善各種服務體系,推動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不斷轉變,建成相對完善的體制,提高家庭農場經濟發展的活力,使現代農業的發展和改革呈現出一個新面貌,使家庭農場制度能夠準確地落實到位,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
各級地方政府應做好農業項目、農機配套等內容的扶持優惠工作,出臺相關的農業發展策略,加快落實農業發展的速度,通過家庭農場的發展典型,實現農村種植工作的快速落實。生產扶持丁作中,政府職能部門應注意加大惠農強農的政策力度,新增的農業補貼逐漸向新興的職業農民方向靠攏;在金融信貸工作上,應建立擔保基金制度,使新型職業農民自身難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在農業的保險上,也應做好新型職業農民農業保險險種和覆蓋面的擴大工作,使其能夠享受到更多的優惠政策。這樣一來,農戶就能夠在家庭農場經營中獲得到更多保障,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帶動農村經濟的穩步提升,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帶來巨大的有效幫助。
建立健全相關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使農業金融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能夠得到創新和提高。對此,可以通過使用金融租賃、集合貸款等方法來進行金融產品的創新,使家庭農場的經濟發展得到良好的保障。基于此,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就需要受到更多重視,不斷完善建設體系。通過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進行網銀、電信等金融服務項目在農村中開展的途徑開設,使一個多元化的服務格局能夠得到良好的落實完善。同時,還應創新農村信貸擔保抵押的方式。1)引導農戶自愿進行互助擔保。2)鼓勵農戶,使農戶能夠同時在商業擔保機構中實施農村擔保業務。將信用評級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健全,建立健全農戶信用的相關記錄體系,實施一項農戶聯戶擔保,降低信用的風險。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信貸經營管理機制,根據實際的情況適當降低農村信貸的門檻,使家庭農場的經濟效益能夠受到更多資金的保障,促進農村經濟的良好提高[4]。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逐漸對農村經濟的提高投入了重視。家庭農場的發展是當前情況下我國農業實施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趨勢,需要相關部門不斷摸索和調整,使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能夠更加適應當前發展的基本狀況。可以通過激發創業人員自身建立家庭農場的積極性,更新型的電商模式,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效率和質量。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模式并不能止步于此,還應做好更進一步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張曉芳.淺談家庭農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l.農家科技,2020(03):16.
[2]黃麗華.淺議家庭農場管理工作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J].農民致富之友,2015( 07):228.
[3]楊光斌.家庭農場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J].中國經貿,2016( 08):49-50.
[4]王麗娟.家庭農場在農村經濟發展中重要性的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 22):10-11.
[5]段敏.發展家庭農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8( 02):6.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