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劉一冰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087
當前,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中逐漸被廣泛應用,并得到各參與主體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國家對于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及生產要素逐漸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力度,開展了機械自動化技術用于實踐農業相關項目,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如水肥自動化節水灌溉、自動化收割機、計算機視覺技術等,并延伸拓展到農業附屬產業和產品領域。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業機槭自動化諸多優勢資源和技術為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驅動力[1]。
農業機械自動化,即依托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將計算機軟件、大數據信息化平臺、系統工程、物理結構學等諸多領域先進技術和理念進行高度整合,并在現代化農業實踐中進行推廣、示范與集成[2]。與此同時,機械自動化技術被創新應用到農機設計中,并對內部結構、控制系統及生產效率進行優化調整,最大程度上滿足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且有效取締傳統的密集型勞動方式,充分確保諸多不利因素發展防范機制構建,因此,農業機械自動化在現代農業中實踐應用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現階段,農業機械自動化與現代農業產業的有機融合,全面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尤其是新時代新農業技術、新農業理念不斷創新融入,更加要求現代農業模式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其亦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價值需求。
當前,構建農業機械自動化與現代農業創新融合機制進程中面臨著諸多困境,如機械設備落后、科學含量低、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嚴重制約著現代農業的高速發展。實現農業機械自動化與現代衣業創新融合機制是一項系統、全面的工作任務,并非短時間內一蹴而就[3]。
農業機械設備的先進性直接決定了推廣示范機械白動化農業產業模式有效性,從當前機械設備應用現狀來看,我國農業機械設備已無法滿足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個性化需求,與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現代農業機械設備發展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我國現代農業受多方面因素制約,如區域發展、生產方式及傳統觀念等,導致無法全面實施農業機械自動化,這也對我國農業相關部門和機構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必須對現機械設備相組成要素進行優化轉型,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給予農戶相關政策傾斜和優化補貼。
現代農業中,機械化發展科技含量低問題日漸突顯,雖信息化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但仍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和嚴峻考驗,導致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改革進程相對較為緩慢。回顧農業機械應用發展進程發現,“山寨”產品仍占據著農業機械市場主體地位,很多設備和技術均是仿照借鑒國外,并未能充分考慮本地區的農業實際現狀和內在需求,這種落后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無法有效提升我國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核心競爭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農業結構轉型升級。
我國農業種植區區域遼闊,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總體上呈現“東強西弱”態勢。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自然條件、區域經濟、人文素質、交通條件等,不同區域的農業機械自動化水平存在顯著差異。
1)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用到農業相關領域中,如自動化定苗機、自動收割機等現代化設備的大量使用極大地提高了整體生產效率。2)灌水施肥自動化技術主要是指節水灌溉技術(水肥一體化控制系統)依托計算機自動識別技術、水分養分指標傳感器、數據控制系統等技術優勢,對土壤含水率、養分含量等有關土壤數據進行自動收集、處理并分析,結合當地實際生產狀況,快速計算m農業作物實際水肥需求量,提f{』最優水肥量。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局限于以上兩個領域,亦在其他生產環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研究從農產品檢測和包裝自動化、灌溉施肥自動化、計算機視覺技術自動化、數據信息化系統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4 ]。
現代化農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不僅要將目光放在農業種植、管理等方面,還應高度重視農產品檢測、包裝運輸的機械自動化應用。1)以往,我國農產品質量檢測、附屬產品包裝等方面還未充分應用機械自動化技術。隨著互聯網信息化技術,機械自動化技術被相關從業人員應用到自動檢測中(如自動檢測包裝機),從而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簡化諸多繁瑣程序。2)利用自動化影像設備對種植區作物生長指標進行動態監測,并借助計算機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分析,構建三維可視化作物生長模型,為實踐農業生產提供科學決策依搪。3)現代化農業生產理念不斷創新發展,農產品檢測、包裝運輸等關鍵環節逐漸向集約型方向發展,尤其是機械自動化技術的集成、示范及推廣效應被進一步擴大,有效解決了農業實際生產中面臨困境和突出現狀。換而言之,深入開展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研究,大力發展農產品檢測、包裝機械自動化應用技術是農業生產主體當前所研究的重點。4)為有效實現我國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農戶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應積極轉變觀念,從而實現機械自動化與現代農業結構優化并舉的目的。
水肥管理作為現代農業生產核心組成部分,對于當地區域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我國西北地區,部分區域長期干旱少雨、水資源嚴重短缺等現狀長期存在,因此,實現水肥管理自動化應用可一定程度上緩解其壓力。要想實現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充分利用好水資源,在此基礎上,研發適宜本區域水肥一體化自動設備。水肥管理自動化應用,主要是將該自動化技術的傳感器及計算機數據分析軟件有機融合在一起,自動動態檢測土壤中的指標,如含水率、有機質、含鹽量、地溫等數據指標,并信息化虛擬技術,將其生長環境進行模擬,在收集各生育期生長狀況、形態等教據基礎上,得出最佳水肥比例,從而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計算機視覺技術作為新時代科學發展及創新的興起事物,被廣泛應用到現代農業中。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計算機視覺技術在我國應用較少,主要為局部試驗和推廣應用,技術相對還不成熟。雖計算機視覺技術未在我國大面積推廣開展,但也不能否認其顯著作用,其可有效實現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進行精確把控,通過計算機編程和軟件分析進行控制,有效指導農業機械設備進行高效工作,因此計算機視覺技術與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創新融合必將成為未來農業主流發展方向。
計算機視覺技術諸多優勢資源在現代農業中的創新應用,確保各生產要素產業鏈各重要節點有效銜接,并對農業生產實際現狀進行動態檢測。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共享數據中心等逐漸成為現代農業基本特征,通過建立“檢測一反饋”雙向循環機制,最大程度上避免生產環節jm現偏差,這也直接說明了計算機視覺技術自動化應用正潛移默化地影響種植戶的行為和思想價值,這也與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相得益彰。
隨著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實踐,機械自動化技術以其巨大資源優勢和先進理念愈發受到各參與主體的高度重視,在國家教育政策和相關農業法律條文的宏觀調控下,如何實現機械自動化技木與現代農業產業模式創新激勵機制是當前所研究的重點,亦是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價值需求。現階段,農業機械自動化在現代農業中實踐應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和嚴峻考驗。與此同時,實現農業機械自動化創新應用及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并舉的目的絕非易事,其是一項系統、全面的工作任務,并非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基于此,為進一步發揮機械自動化技術的顯著優勢,立足于農戶主觀能動性,在分析當前現狀基礎上,構筑兩者間的創新融合機制,最大程度上力爭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完成集成、示范及推廣。
參考文獻:
[1]尹華龍,尚艷霞.淺析機械自動化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優勢與發展趨勢[J].科技風,2020( 26):129-130.
[2]許曉秦.汽車機械制造中自動化技術的實踐運用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20( 16):184-185.
[3]鄧文剛,陳慧敏,高剛毅.農業機械自動化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與發展趨勢[J].南方農機,2020,51(03):239,252.
[4]瞿聰,農業機械自動化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與發展[l].南方農機,2020,51( 01):84-85.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