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軍
中圖分類號:S2;工V4文獻標志碼: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5.102
農田水利工程項目是農田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現對農田灌溉、排水等各方面進行高效處理的重要基礎,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農田生態系統的科學性。雖然相比其他大型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規模較小,但其分布范圍較廣,數量也相對較多,無法忽視水利工程項目對農田生態系統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因此,在農田生態系統構建中,需要明確當前存在的諸多問題,不斷增加對有益因素的思考,對有害因素展開控制,實現對生態系統的合理構建。
目前,農業生產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為了實現對現存問題的妥善處理,需要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重視。農田水利工程對于農業經濟發展、農作物產量提升等各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對農田水利工程項目進行合理建設。地方政府應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在各方面的作用,不斷完善相關政策,積極鼓勵農村參與到節約型、生態型農田水利-r程項目建設中,適當給予參與者一定的政策優惠。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受眾較多,且分布范圍廣,會直接影響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目前,受經濟、科技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水利工程項目在建設時仍存在很多問題,如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導致自然資源嚴重浪費等。因此,要將環保、節約作為目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方向。
為了實現節約型、生態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科學合理規劃與建設,需要掌握相關政策以及上級文件精神等,落實政策以及管理條例中提出列要求。任何一項工作都要嚴格按照規范化的流程進行操作,以免造成嚴重的浪費現[1]此同時,在整體規劃和建設時,要有效結合農民的整體利益,積極征求農民提m的意見和建議,實現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這樣不僅有利于滿足農民提出的基本要求,還可以保證國家政策在實踐中的有效實施。此外,要保證相關部門責任義務的落實,對各部門的管理權限進行準確合理的劃分,明確各自的責任,這樣有利于保證各環節工作的有序推進和落實,助力節約型、生態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
此外,在前期準備環節,必須重視項目的工程預算。影響工程預算的因素相對較多,如當地各種不同類型原材料的具體價格、機械設備的采購,尤其是工作人員工資等。這些因素都具有不斷變化的特點[2],因此在工程預算編制中,要深入當地市場內部,對這些因素條件對應的價格等展開深入調研,這樣才能保證工程預算工作在實踐中順利展開,實現對現有資金的合理應用,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的現象。
在節約型、生態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規劃和建設中,項目管理工作是實現節約環保的重要前提條件。如果項目工程無法實現其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無法保證長久性、可持續性,則勢必會直接造成資產的閑置、資金的嚴重浪費等∞]。因此,要保證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這也是實現資源節約的重要前提條件和途徑。在整個操作中,保證投標人在整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中,能夠以更多的形式將施工組織、具體的施工方法以及技木組織措施等呈現出來,如利用圖文、圖表等不同形式。這樣有利于保證整個施工組織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內容一目了然,可促使各環節施工工作能夠順利展開。冬季或雨季進行施工時,為了減少噪音和對環境的污染,需要提前做好一系列保護、加固措施等。此外,還應結合工程項目的具體建設特點,確保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2.3.1處理好農田灌溉工程的影響
灌溉主要是指在實踐中不斷增加田間的含水量,及時解決田間水分不足等諸多問題,實現農田水循環。但如果灌溉的整體操作過程并不理想,則不良的灌溉很有可能會直接造成作物在生長等各方面受到嚴重威脅和影響,不僅達不到理想的產量、質量要求,還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4]。因此,要考慮物質、社會、經濟以及生態環境等諸多要素,避免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過量灌溉會導致農田土壤在淋溶以及沖蝕中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可能將泥土中的礦物質以及各種細菌、病毒等帶入河流、湖泊中,對地表水造成產重污染。因此,在推進和發展節約型、生態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時,要積極發展節水農業,對現有的灌溉方式進行改進和優化,從根本上保證農田的一系列基本建設能夠得到完善,以此保證高效、節水灌溉措施在實踐中的有效應用。
2.3.2處理好排水工程的影響
科學合理地設置和應用排水溝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對地面水的有效排出,同時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溝與灌溉渠道是農田種植以及日常養護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可以被看作生物廊道。另外,排水溝內生長的一系列水生植物、溝邊雜草等,對田間流失的氮、磷等具有非常良好的吸收效果,可以作為人工濕地,對動植物的生存環境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排水溝與各種小型河湖相互之間的有效結合,能夠實現對非點污染源的有效控制,將污染源全部都控制在生產區。對傳輸廊道進行合理應用,實現對污染物的截留、轉化等處理,以此來實現對輸出量的有效控制,盡可能避免對受納水體的影響。保證排水的順暢性,有利于盡可能避免污染源的嚴重擴散。排水溝土堤、草溝的設置,可以為多樣化植物提供柄息、繁衍的場所,為水源涵養以及地下水補助提供保證。排水溝在使用時,要維持最基本深度的水量。農田生物與其他環境因素相互之間存在一系列關系,是目前農業生態研究中的重點。生物與其他環境因素相互之間的關系,對生物生長、發育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對整個農田生態系統的功能作用發揮也會產生影響。排水溝混凝土或者漿砌塊石襯砌在其中的合理應用,能夠對排水溝防沖等問題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但應用該方法時,無砂混凝土的透水性相對較差,會對農田降漬產生影響。另外,對排水溝壁中的多孑L土壤介質會產生影響,導致河道富營養化負擔有所增加。
在農田水利工程項目規劃和建設中,為了避免對水資源的影響,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推進節約型、生態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必須意識到水利工程項目對環境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從農田水利工程的角度出發,協調該工程項目與農田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實現對現有水土資源科學合理地配置和應用。同時,應積極引進和利用一些先進的灌溉技術,維護田間生態環境,從而實現節約型、生態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蔣曉紅,孫晨,吉鳳鳴.江蘇省大型灌區生態建設探索及實踐[J].江蘇水利,2020( 08):29-32.
[2]張奧.生態型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態重建設計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3):182-183.
[3]馬琢琪,馬云飛.發揮農業水利工程正向影響作用構建生態補償機制[J].吉林農業,2017( 20):66.
[4]楊儀青.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路徑探析[J].生態經濟,2017,33( 10):221-22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