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9月29日,浙江物產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產環能”)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這是浙江省國資國企首單分拆上市獲得證監會通過項目。物產環能是物產中大的控股子公司,主營業務為煤炭流通、熱電聯產等環保能源綜合服務。2018年至2020年分別實現凈利潤6.37億元、6.99億元、7.03億元,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36.48%、33.95%、33.30%,擁有較強的盈利能力。
不過,在“碳中和”導致煤炭價格暴漲的今年,物產環能會受怎樣的影響?公司報告期多次被處罰以及發生過安全生產事故,是否反映出內控、管理能力仍存缺陷?帶著這兩方面的疑問,《股市動態分析》記者給物產環能發去了采訪提綱,并得到了企業的積極回應。
公司業務包括煤炭流通業務和熱電聯產業務,2020年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約為91.53%、8.47%。其中,煤炭流通業務中,低毛利率的平倉交易占據了62.44%,2019、2018年更是高于70%。
從煤炭的銷售情況看,公司報告期內的銷量其實是逐年下降的,由于主要品種的價格也下降,因此銷售收入同樣逐年下降(見表)。
表:物產環能銷售情況概覽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但是,公司2020年的銷售費用增長比較明顯,由2019年的8817.61萬元增長到10828.45萬元。招股書的解釋是:“公司對煤炭流通業務職工實行充分的薪酬激勵,上述人員的薪酬與業績呈正相關。2018年至2019年,公司煤炭流通業務整體毛利呈下降趨勢,2020年煤炭流通業務整體毛利較2019年上升明顯。導致煤炭流通業務職工薪酬呈現同樣變化趨勢,進而影響銷售費用。”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兩個小疑惑:
1、2020年的煤炭銷售數量、收入雙雙下降(見表),雖然說毛利上升了,但主要是煤炭采購價格下降更多導致,尤其是銷售數量下降,更能表明毛利上升與激勵相關度并不大,這樣的話,公司的銷售費用“花得有點冤枉”,激勵措施可能還需改進?
2、今年“碳中和”的政策無異于再一次供給側改革,公司煤炭采購價是否面臨上升,對毛利率、業績影響幾何?
針對第一個問題,物產環能回應的主要內容為:
(1)公司銷售費用主要發生于煤炭流通業務板塊,熱電聯產業務板塊因業務性質銷售費用極少。公司煤炭流通業務主要盈利模式為賺取買賣差價,因此公司對該業務板塊業務人員的薪酬激勵主要與公司該業務板塊的毛利正相關;
(2)公司對煤炭流通業務職工實行充分的薪酬激勵,相關人員的薪酬與業績整體呈正相關。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9334.21萬元、8817.61萬元及10828.45萬元,煤炭流通業務板塊的毛利分別為41781.08萬元、35986.78萬元及48936.12萬元,兩者的變動趨勢是一致的。
(3)整體上,公司對銷售人員考核更側重于創造的業績而非銷售數量。
關于第二個問題,物產環能回復的比較詳細,主要內容是:
(1)當煤炭價格呈現上升趨勢時,市場供求趨緊,公司作為與諸多大型煤礦保持良好合作的大型煤炭流通商,可以享受煤炭價格上漲的紅利。整體而言,煤炭銷售價格與采購價格變化是同步的,公司主要賺取兩者差價,因此若煤炭采購價受“碳中和”影響而面臨上升預計不會對公司煤炭流通業務毛利率波動造成較大不利影響;
(2)公司熱電聯產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1.28%、31.63%及32.49%,2018-2020年度未發生較大變化。公司該業務的主要產品為蒸汽、電、壓縮空氣、污泥處置等,除電力行政定價外,其他均相對市場化,可以隨煤炭等能源價格波動而適當調整,因此“碳中和”對公司該業務板塊的毛利率影響業務相對有限。
綜上所述,公司預計“碳中和”等政策對公司毛利率等財務指標的影響相對有限。
物產環能還表示,碳中和目標不代表不需要煤炭,而是煤炭行業加快解決煤炭低碳化利用和碳去除技術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對分散終端用戶的耗煤替代,如中小工業園區的集中供熱等。公司熱電聯產業務毛利占比超過6成,正是通過集中供熱替代分散供熱,從而大大減少了碳消耗。因此,公司良好的業務結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煤炭需求下降帶來的風險。此外,隨著煤炭行業的進一步規范化,類似公司這類大中型煤炭流通商擁有更多的機會。
2017年至2020年,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受到稅務處罰11項、環保處罰3項、其他處罰11項,還好均不屬于重大行政處罰。其中,公司旗下的熱電聯產業務子公司均有處罰記錄。
尤其是2017年12月23日,旗下富欣熱電發生鍋爐支管爆裂事故,造成6人死亡、3人重傷。根據《事故調查報告》,事故直接原因為“事故管段材質不符合設計要求”,事故原因包括工程管理混亂、違規建設熱電聯產項目、應急管理缺失及應急處置不及時等。
該事故被認定為較大事故,富欣熱電為責任方。因該次事故,物產環能實際發生損失1332.56萬元。
2018年4月25日,富欣熱電還曾因“地下冷卻水管道破損導致冷卻水從破損口流入河道”遭到嘉興市南湖區環境保護局8.08萬元的環保行政處罰,不過不屬于重大環境污染事件。
針對上述問題,物產環能在回復函中表示,公司在生產經營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相結合的機制。安全生產責任制需要逐級簽訂到部門、班組、特種崗位,責任書內容規范、目標明晰、責任明確、指標量化、獎懲分明。公司加強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與治理力度,強化落實隱患整改閉環管理。公司持續落實高于國家、行業標準的安全生產投入,特別是針對設備設施本質安全措施、安全生產教育、安全管理隊伍建設、信息化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杜絕因為安全生產投入不達標造成的安全生產事故。自上述事故發生以來,公司充分吸取教訓,未發生過其他生產事故,擬建設的募投項目為公司自主建設,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為行業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