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下以鄉村旅游為主的田園管理方式備受現代人所喜愛,因此在未來鄉村旅游背景下所形成的田園綜合體能夠有效推動鄉村地區經濟發展,并且該項管理方式也是各農村地區全面實現生態環境平衡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田園綜合體特點及現階段鄉村旅游缺陷,隨即則針對性提出全新的鄉村旅游設計思路,僅供參考。
關鍵詞:田園綜合體;鄉村旅游;設計
引言:新農村建設影響下,各地區農民在經濟收入上都有較大增收,與此同時,該項政策也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區產業優勢及結構都有重大改變和調整,尤其是隨著鄉村旅游發展,田園綜合體模式逐步呈現。該項建設十分復雜、所涉及的建設內容較多,其中主要涵蓋農村地區環境維護、基礎設施建設和田園經濟運行等內容。而從未來鄉村旅游視角分析,田園綜合體需從宏觀及微觀兩方面共同推進,以此確保現代經濟能夠與農村經濟有效結合。
一、田園綜合體內涵分析
從本質上講田園綜合體屬于鄉村地區新式產業發展的重要亮點之一,該項主要設計將創意農業、農業以及農業體驗集合于一體,是農村綜合性改革的關鍵性標志之一。田園綜合體建設所涉及到的建設元素主要有休閑旅游、現代農業以及田園社區等,屬于農村改革的全新嘗試及發展,而該項建設主要體現于田園風貌、花草繁盛及綠色環保等方面。當前階段鄉村地區為進一步發展,需將傳統觀念進行摒棄,促使農業經濟能夠全面實現持續發展方式,由此為眾多中國農民提供致富與發展的良好契機。對其作用進行分析,田園綜合體主要是通過鄉村旅游業推進農業發展,并且可將鄉村的各項綜合問題全面解決,實現城鄉有效互動模式,屬于加快鄉村現代發展的關鍵性途徑之一。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對田園綜合體有明確表達,其原因則是該項建設能夠充分實現農村循環及綜合發展。中國土地遼闊、農業人口較多,田園綜合體的出現完全擺脫了以往的單線思維,對鄉村及城市資源合理利用,為農村地區發展提供充足空間,深入拉動產業進步、促進農業經濟能夠與城市地區協同進步[1]。
二、現階段鄉村旅游設計缺陷
傳統的鄉村旅游多以農家樂為主,經營者會采取包玩一天的旅游模式用來進行采摘體驗、農業風景欣賞、棋牌娛樂和垂釣休閑等,該旅游模式過于單一,尤其是在經濟發展下,該旅游模式已然無法滿足社會群眾的個體休閑需求。而在該種情況下,部分農村旅游經營人員為獲取一定經濟效益,則對城市旅游產品盲目引入,并將原本極具農耕文化的生活設施轉變為商業化建設,大大削弱鄉村文化基礎,使原本的民俗文化內涵被逐步取締。此外,鄉村旅游發展主要是為了讓城市居民通過輕松的休閑方式緩解自身壓力,同時也可由此探索地區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在相應政策影響下,農村地區旅游也是促進其城鎮化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但實際卻是因鄉村旅游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涌入農村,在進行相應規劃設計時明顯欠缺規劃思維、經驗和專業知識,同時啟動資金也不夠充足,進而導致該項鄉村建設一直處于雜亂無章的發展狀態。
三、田園綜合體未來鄉村旅游的設計思路
(一)基于旅游市場設計田園風貌
田園綜合體建設影響下未來鄉村地區旅游設計需以各農村地區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嚴格遵守旅游市場規則、掌握其現實情況。將其與旅游市場進行有效銜接,則是為了能夠確保田園綜合體建設是以旅游服務為基礎前提為相應產品建設提供各項條件。基于此,各農村地區需對旅游項目建設要求及特色旅游產品加以明確,尤其是針對于鄉村用地布局以及功能布局,需對旅游客源市場的具體標準和要求充分了解,才能夠在保證田園綜合體建設符合市場標準同時對鄉村旅游加以良好設計[2]。例如,景觀環境、生活設備以及各項基礎設施、活動場地等建設皆需遵循于旅游市場變化,擴大田園風貌建設,明確要求農村地區樹木覆蓋率要達到80%以上,并且樹木種類也應適當增加,在不同區域場地內要種植極具特色的綠植品種,以此增加生態美感。
(二)立足于新農村建設實施田園建設規劃
鄉村旅游建設應確保交通便利,例如,空中游線、自行車游線、觀光車游線或水上游線等多種方式。鑒于此要求,各農村地區在進行田園基礎規劃環節則需對城市及農村人民生活全面掌握并進行有效區分,首先,基礎建設需對觀光及游覽要求充分尊重;其次,在面對商業服務地點設計、建筑功能及風格運用上則要求鄉村旅游設計者從宏觀角度出發,對其全面掌控。以建筑布局為例,可以酒店或院落為主,或采取綠植環抱等特殊方式進行設計,較為常見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是利用混合方式加以設計和規劃,其原因則是這一建設手法能夠充分滿足各類型游客要求,而田園綜合體整體規劃的基本原則就是對農村地區資源給予足夠尊重,全面實施環保式建設。例如,大面積花草栽種,各類建筑空白區域種植顏色較為鮮艷的樹種或灌木。
(三)融合旅游服務科學精準布局
田園綜合體設計理念下所進行的未來鄉村旅游設計,需要與旅游服務的各項相關內容進行綜合。例如,旅游市場分析、旅游線路分析、項目策劃、景點分布、基礎設施規劃、旅游內容等,只有將關聯性較強的旅游服務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才能夠確保田園綜合體建設更為貼近實際生活、其實用性也更為突出[3]。此外,未來鄉村旅游也需做到全面實現客源定位、整體定位、景觀風貌科學分布、功能結構完整、道路交通安全、服務全面等諸多要求,其目的是以此突出田園綜合體建設應用性及持久性。例如,大面積操場建設能夠使田園風格充分展現,并且較大的植被覆蓋率也可將田園特點充分彰顯,基于此在整體規劃設計中,可適當加大植物栽種比例,突出鄉村旅游內涵。
結論:綜上所述,鄉村旅游屬于旅游行業的全新發展契機,而田園綜合體建設影響下能夠促使鄉村旅游更為符合市場進步標準,隨著市場經濟的大范圍影響,鄉村地區旅游可迸發出更多活力與生機,同時也可推動農村地區全面實現文化與經濟的共同增長,加快現代化建設腳步。
參考文獻:
[1]肖奕琳.休閑經濟下鄉村旅游市場的開發與營銷推廣關鍵要點[J].今日財富,2021(19):238-240.
[2]賀劍武.智慧旅游對鄉村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賦能研究[J].農業經濟,2021(09):100-102.
[3]尤俊生.生態文明視域下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9(07):58-60.
作者簡介:方文彬,1978.12,男,漢族,籍貫浙江省開化縣,工作地浙江省杭州市,城鄉規劃專業本科,研究方向:城鄉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