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館展廳設計與數字化技術的結合已成必然趨勢。文章主要研究了博物館多媒體展廳的設計原則,經研究發現,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要立足于服務觀眾和美觀性兩個原則,打造滿足觀眾體驗感、視覺審美及文化追求的展廳環境。并基于兩項原則提出了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的優化策略,建議展廳設計要突出主題,合理運用組合關系增強觀眾感受,提高觀眾視覺享受從而深化主題認識。以期從優良的物質環境中提升觀眾的感官體驗。
關鍵詞: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
引言
2021年5月18日,是第四十五個國際博物館日。鑒于近年來現代化技術的迅猛發展,今年提出了關于探究未來博物館的主題,號召全球博物館及相關行業關注博物館在數字化時代的發展,共同探索博物館在未來的文化體驗及傳播模式。多媒體作為部分博物館已投入的展示技術,在觀眾體驗及文化傳播等方面已經達成一定成就,對博物館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而我國有部分博物館多媒體展廳的設計成果,與其預想的目標存在些許差距。因此,為實現博物館對現代技術的高效利用,對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原則
(一)服務觀眾的原則
當代社會強調以人為本,且博物館作為開放性展示場地,向大眾提供良好的服務是基于其屬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其作為公共機構的經營原則之一。多媒體作為豐富博物館展示形式、展示內容的重要技術手段,其最終目標在于為幫助博物館向觀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效果。觀眾作為構成博物館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僅是博物館服務的對象,更是推動博物館發展、壯大建設的重要基礎。因此,博物館的有關工作人員在開展關于多媒體展廳的具體設計觀眾時,要立足于向觀眾提供滿足他們的審美條件、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的原則,真正做到從觀眾的實際需要出發,設計出以展品內涵為中心,契合時代發展且富有特色,觀眾喜聞樂見的博物館多媒體展廳。
(二)美觀性原則
美觀性原則是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的基本原則。博物館多媒體展廳的運用在于從主體的感官上深化觀眾對于展品的認識,且愛美的天性會促使人自覺追求視覺享受。所以,博物館多媒體展廳的設計要遵循美觀性原則,致力于為觀眾帶來視覺盛宴。設計人員要深刻認識到展品的內涵,從造型、場地條件、色彩、展陳主題、主要風格等多方面考慮設計方案的適配度,設計出能夠引領觀眾通過視覺享受沉浸到主題當中的多媒體展廳[1]。另外,設計人員要避免出現單純追求美觀、忽視整體協調性的設計,預防出現與博物館展陳內容存在脫離、相悖的多媒體表現形態。設計人員要警惕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過于花哨、陳展繁瑣,防止觀眾進入到多媒體展廳時眼花繚亂,難以對展示內容及內涵深入了解等情況。
二、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的優化策略
(一)展廳主題明確
主題是否明確,是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成功的關鍵因素。不同的博物館及其展廳設計,因各自的特點和條件都有所不同,所以對多媒體展廳及陳展需求也大不相同。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要注重陳展內容的主題敘事性,及其在時間概念中的呈現效果,達成“空間藝術”,以有限的空間展現盡可能多的內容。設計人員可以根據綜合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科技博物館等分類,基于美學原則結合展陳需求選擇相應的題材。同時,設計人員要明確多媒體的運用在于充分詮釋、演繹主題,而不是通過技術的堆砌引起觀眾的興趣。設計人員要保證自身對展陳內容的準確理解,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展陳內容的精華所在,將其貫徹到多媒體展廳設計當中。如此,不僅能夠凸顯主題內容,還能為觀眾提供符合其審美需求、內容豐富的體驗。
(二)合理運用組合關系
合理運用組合關系能夠使博物館多媒體展廳更富有魅力。《視覺形態學與藝術設計》中提到,視覺語言的形成離不開形體組合,組合成立的主要語言則是“形式感”[2]。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主要用到的組合方式有兩種:相同的組合與相異的組合。相同的組合在視覺上傳達出來的形式感主要是和諧與統一,而相依的組合在于確立一方主體地位后,利用兩者之間的屬性強弱程度形成對比,這種對比突出的視覺沖擊會才形成一種不同的形式感。多媒體的組合關系與陳展空間、陳展物品、輔助展品等存在一定聯系,設計人員要對組合素材的選用把握得當,防范陷入到“好+好=更好”的設計陷阱中,避免出現素材的無層次疊加、喧賓奪主等情況。例如,使用相同組合方法,可以在互聯網金融博物館的多媒體展廳設計中,在使用多媒體圖文展示的基礎上嵌入可觸屏、增添智能AI講解等,增強觀眾的體驗感的同時提高信息傳播效率。
(三)提高視覺享受
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需要在遵循服務觀眾和美觀性原則的基礎上,以襯托陳展主題和陳展內容為重心,增強多媒體展廳演繹的視覺效果。設計人員可以從多媒體設計、展具設計、燈光設計等方面入手,致力于多媒體展廳從整體上營造出一種完整、協調的觀展體驗。設計人員要確保多媒體展廳中的所有要素,在同一空間的緊密聯系,從整體共同演繹陳展主題,以此推動觀眾對主題文化深入了解,確保多媒體展廳對觀眾有效傳達相關文化內涵。同時,設計人員要注重多媒體與陳展設計的交融,以此優化視覺語言,從而提升多媒體展廳整體的藝術表現力。以當前現代化技術成就來說,能夠直接提高觀眾視覺享受的應屬LED沉浸體驗,設計人員可以基于相同組合方式,將互動式體驗技術結合LED沉浸體驗對多媒體展廳進行適度補充,設計一整套的觀展流程,并就流程環節設置相應的制定程序,通過后臺調節燈光、屏幕等,予以觀眾更高層次的視覺享受。
結語
博物館多媒體展廳設計的成功與否,不在于單純的物質環境好壞,也不于在通過前沿技術來彰顯高端。而在于利用多媒體為陳展內容、陳展主題和觀眾提供服務,為文化內涵等信息傳播服務。博物館多媒體展廳的設計要立足于服務觀眾的原則,設計美觀而不失內涵和價值的整體環境。合理運用相關設計方法與陳展要素,提升多媒體展廳的呈現效果。如此,有利于博物館為觀眾提供更優質的全方位服務。
參考文獻
[1]孫炯清.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視角下自然博物館的展示設計[J].藝術品鑒,2021,(23):133-134.
[2]李驁.多媒體技術在博物館教育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20,12(14):116-119.
作者簡介:姓名:楊佳(1996-12),女,漢,江西省南昌市人,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無,單位: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