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要:節水灌溉能夠提高灌溉質量,節約水資源,節水灌溉工程施工會受環境、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選擇節水灌溉技術。要加強對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和節水設備的保養維護,以確保節水灌溉工程正常發揮作用。
關鍵詞:節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實施要點
近幾年,隨著中國農業產業的不斷發展,淡水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尤其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程中,常年面臨著水資源供給不足的現狀。同時,農村地區一直沿用傳統的灌溉模式,大水漫灌使得大量水資源被浪費,農業生產和用水之間的矛盾日益增加,制約了農田水利工程的和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全面發展農田水利工程背景下,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分析現階段農田水利灌溉面臨的問題,實施完善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措施,提高淡水資源利用率,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更好地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
1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運用的意義
1.1 提高淡水資源利用率
從中國淡水資源的分布情況來看,呈現南多北少的現象,北方地區降雨量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冬春季節很容易引發干旱,這就造成了北方農田水利工程的水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水資源利用率低下,無法滿足正常的農業生產需求。另外在廣大基層地區,很多農民群眾欠缺節約用水的意識,在農田灌溉過程中,無法綜合有效的運用節水灌溉措施,造成淡水資源浪費的現象。通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田水利工程供水緊張的問題,提高淡水資源的利用率,從而更好地推動農田水利工程的穩定發展[1]。
1.2 提高農業經濟收益
干旱是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可在降雨量較為充沛的季節實現對淡水資源的高效集中儲存,進人干旱季節后,能夠將儲存的淡水資源用于農業生產,更好地緩解干旱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良影響,發揮淡水資源應有的生產能力,減少水資源浪費,確保淡水資源供給充足,保證農業生產安全,減少干旱對農田水利工程造成的負面影響,提高農業經濟收益。
2 節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技術選擇
2.1 微灌技術微灌技術通常分為脈沖法.滴灌法等。在實際利用微灌技術時,相關工作人員應該以灌溉標準為依據,選擇恰當的微灌技術。大多時候在大棚蔬菜中使用微灌技術,無論是滴灌法還是微噴法都具有較高的利用率。當利用微灌技術進行灌溉時,可將肥料添加到水中,在灌溉的同時進行施肥,實現水肥一體化,從而減少人力投人。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為使其更高效地吸收水分,可以將管道設置于農作物根部,確保水分順暢滲透,并取得良好灌溉效果,使農作物健康成長。
2.2 噴灌技術噴灌技術有兩個硬件核心,一是動力系統,二是加壓水泵。利用噴灌機械形成的壓力帶動卷盤和應用管道傳輸,來完成農田灌溉。在噴灌設施施工中,應該對噴灌機械合理設置噴頭,以達到節水灌溉的良好效果。此項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大中型農田,以農田具體狀況為依據實施灌溉。在灌溉時,應該正確操控噴灌機械,對整個農田完成灌溉,以提高灌溉效率和自動化程度。
2.3 滴灌技術結合現階段農業實用滴灌技術實際情況來看,利用率最高的灌溉法為滴灌法,而且此類灌溉法通常以植物根部為對象,科學合理設置帶有孔洞的塑料管道,利用管道輸送水資源,經由孔洞塑料管道將水資源滴人植物根部。該灌溉法具有精細化的鮮明特征,僅僅在農作物有需求時進行澆灌。針對農作物根部澆灌這部分土壤,一方面可以促使農作物根部吸收更多水分,另一方面較大程度上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輸送和下滲造成的水資源浪費。除此之外,通過有效利用滴灌技術,可以合理調節農作物生長,減少人工作業,提高肥料吸收率[2]。
3 節水灌溉工程管理措施
3.1 積極應用信息技術
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有效推動了各個領域的發展,將其應用到節水灌溉體系當中能夠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確保灌溉工作的科學性。以電子計算機技術作為重要支撐,以大數據技術和射頻技術作為技術環節,進一步分析農作物生長因素,例如溫度.日照.濕度等,準確計算出農作物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的水資源需求情況,將各項需求信息傳遞到數據庫中,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和整理,然后傳人到相應的灌溉系統中,實現灌溉的自動化操作,節約人力物力,提高水資源的供給效率,從而達到節水灌溉目標,減少淡水資源的浪費。
3.2 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示范工程建設
為了切實有效地推動節水灌溉技術,就需結合現階段農田生產和灌溉工作條件,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構建完善的示范工程,為各地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應用提供相應的信息支撐。在具體示范工程建設過程中,應持續完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選址工作,確保能夠更好地蓄積淡水資源,規范各項技術標準,提高工程的現代化建設水平。
3.3 加強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科學設計
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需要進行科學的設計和規劃。首先,設計人員需要到灌區進行全面的調研,明確該區域內主要農作物類型和所需灌溉水量,從而設計科學的灌溉指標,確定最優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其次,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設計需要進行多次調整和優化,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具體的節水效果,確保設計方案能夠達到最大效果。
3.4 建立質量監督管理標準體系
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質量是影響工程發揮實際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建立一套標準的.規范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要各司其職,有效提高工程建設水平,加強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使項目工程建設標準達到規范和設計要求。
3.5 健全工程運行資金保障體系,確保節水灌溉工程
低投人.高產出工程建成后,項目法人應結合運營需求情況,確保充足.時效的資金供應,以為工程良性運行提供物質支撐。而項目資金的使用,應由專戶管理,成立獨立的財務管理體系,配用專業性強的從業資格人員,執行好報賬管理制度,以確保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合理性。同時,根據反饋的實際情況,調整好工程設計方案,將購置資金多放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商,多用質優價廉的材料設備,落實好經濟核算工作,以確保節水灌溉工程運行后的低投人.高效益運行。年降水量充足,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推行專門的節水灌溉優惠政策,調動老百姓協助管理機構維護好灌區設施設備,減少后期經費投人,有效提升項目運行管理水平。經濟較落后,年灌水需求量大的地區,應加大購置灌水設備資金投人,合理運用專項補貼,積極應對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6 提前規劃好節水灌溉工程,確保建成工程吻合
地方農業產業項目依據地域特點.水資源分布.土壤組成.作物類型等情況,選建相對應適宜的農田灌溉技術,擬定好與本地農業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節水灌溉工程規劃,嚴禁出現與本地農業產業發展格局有出人的"樣子工程"。同時,要尊重市場發展規律,合理指導區域內種植作物,保證種植規劃的科學合理性,推廣與果樹.花卉等相匹配的節水灌溉技術設備[3]。
結語∶近些年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由此推動農業發展進程。在農業發展中存在水資源利用率較低等問題,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應該合理有效利用節水灌溉技術。需要結合節水灌溉工程的實際情況,深人探究其施工及管理要點。只有最大限度發揮節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才可以有效節約水資源,從而推動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增加廣大農民的收人。
參考文獻
[1] 李根.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9.37(1):21.
[2] 馬麗娜.農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8(43)∶286-287.
[3] 金鵬宇.農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參謀,2020,64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