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戈
摘要:從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來看,整體施工作業環境較差,施工質量也很難把控。管理方法是否科學、施工環境的惡劣、施工程序的把控。都會對施工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基礎方面的工作,只有保證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才能夠保證建筑的質量。
關鍵詞: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1 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特點及要求
1.1 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特點
水利水電基礎工程作為水利水電行業的首要工程,因工程規模大,所以有非常高的投資成本.長周期,也很容易受到地形位置的影響,更有著繁雜的施工技術類型。當施工地基不穩,必然會給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帶來大的滑動風險,以至于水利水電工程穩定性降低.工程項目運行年限縮短。除此之外,若地基滲漏,也會增加地基間隙,導致基礎工程安全風險系數提高,面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水利水電工程因特殊地質的原因,很容易造成基礎沉降,進而影響到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結構,帶給施工極大的安全隱患。這說明,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非常重要,應結合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要求,做好水利水電基礎工程的安全施工。
1.2 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要求
水利水電基礎工程的施工,在施工前要有完整詳細的地質勘察報告,以便于施工團隊了解到地質條件,并充分掌握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情況。同時,在開挖土方時應清除一切妨礙施工的障礙物,妥善處理一系列問題后才能施工。當大型施工機械送往施工現場,應及時地疏通道路,加固橋梁和承載能力差的道路。山區施工時,應格外重視巖層.地質等情況,避免土方施工滑坡事故。測量放線時應確保水準基準點.定位控制線等的準確定。除此之外,水利水電基礎施工過程中,應有詳細的地質勘察報告和資料,在施工前掌握施工范圍的地質情況。進行挖掘前,要看中午誤是否有障礙物,分析周圍的河流情況.電線情況.馬路情況.種植用地情況及雜物堆積處,一旦找到解決辦法,進行有效施工。當大型機器在運輸時,應及時地疏通道路,必要時對道路加寬確保大型機器準時安全地運到施工現場。值得一提的時,要格外重視培養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施工人員的錄用門檻,確保水利水電基礎工程的順利.安全及高效施工。
2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技術
2.1 錨固技術。
錨固技術是水利水電基礎施工核心技術,對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被廣泛應用。水利水電工程通常建設在較偏遠的區域,施工環境較復雜.施工難度較大,對人力和物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水利水電項目基礎施工中,應用錨固技術可實現兩方面目標。水利水電項目工期要求較高,錨固技術應用錨具.承壓板.臺座.預應力鋼筋等,通過應用錨固結構進行施工,可有效提高項目建設效率,滿足項目實際工期要求。錨固技術應用時間長.施工工藝較成熟.施工成本較低,應用錨固加固技術開展水利水電項目基礎施工,可保證項目結構整體穩定性,在較為復雜地段應用錨固技術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環境進行系統性分析,保證最終施工成效。
2.2 預應力管樁技術
預應力管樁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中也是一種常用的技術。在工程基礎處理施工過程中,如果將這項技術運用的好,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預應力管樁技術還分為先張法技術和后張法技術,這兩種技術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在不同情況下應該選用與施工情況更適合的技術。先張法技術更加適用于施工前為提升構件性能,此時的構建強度能夠達到80%:后張法技術主要適用于構建強度達到80%之后。在實際運用過程當中,預應力管樁技術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射水法.振動法以及靜壓法等沉降方法。在預應力管樁技術完成后,還應對管樁的整體質量進行最后的確認,保證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質量,使工程需要的基礎條件得到滿足。
2.3 水泥加固技術。
水泥加固技術是水利水電基礎工程常見地基處理技術,該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核心控制點是水泥拌和及質量把控,確保水泥與水充分拌和,
增強水泥實際強度,提升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質量。水泥加固技術應用期間,需要注重水泥和水配比的合理性及標準性,根據項目實際狀況嚴控材料配比.水泥用量,確保施工質量達標。應用水泥加固技術時應強調提升水利水電基礎結構整體穩定性,保證項目基礎承載力滿足相關規定要求,為后續施工奠定良好基礎。
水泥土灌漿施工過程中,要求施工人員控制深度,通常控制在50bm為宜,全面考量土壤密度與質量對水利水電項目造成的干擾,避免因設計不足影響水泥土加固技術具體應用效果,導致質量難以達標。
2.4 施工導流及圍堰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規模較大,施工耗損周期較長,為避免周圍水域對施工造成干擾,應選用圍堰圍護基坑方法,對河水進行導流,避免影響施工區域。實際操作過程中,為確保施工目標的達成,施工初期應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密切關注施工區域天氣,掌握施工期間天氣情況.地勢地形以及空氣濕度等,明確施工區域庫水季節,確定合適的施工時間,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保證施工質量。
3 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質量措施
3.1 合理選擇施工時間。
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期間,應重視施工時間的選擇,在水利水電項目設計階段應根據項目實際狀況對項目進行系統性分析,掌握不同區域內水利狀況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避開水資源豐富地段,選取枯水地段實施,縮短施工耗損時間,提升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效率。
3.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關系密切,施工企業要想得到更大的發展,就需要用制度進行約束,使企業能夠更加規范。施工企業應該按照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每一個工程項目都能在規定范圍內順利開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很好的完成。
3.3 加強施工技術創新。
合理.有效應用施工技術是項目質量基礎保障,應不斷加大專業人員施工技術創新力度,提升特殊項目人員施工技術水平,定期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增強其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保障人員熟悉現有新型材料使用及性能,提升施工效率基礎,保證施工質量。充分發揮項目監理人員價值,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對各類施工工藝進行分析,通過不斷實踐應用加大創新力度,持續為施工工藝注人創新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礎施工是水利水電工程核心內容,直接影響最終項目建設質量。基礎施工過程中,應明確施工時間,根據水流實際變化及水位,對施工方案進行合理調整。根據項目實際狀況以及項目設計圖紙做好整體規劃,避免設計與實際施工無法匹配。水利水電項目實際建設過程中,前期以圖紙設計為核心,進行圖紙設計時應對施工環境進行系統性勘查,避免出現各類誤差。應重視各類隱蔽工程,隱蔽性是此類工程核心特征,具有隱蔽性會導致無法及時指出相關問題,影響項目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 季德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應用探析[J].低碳世界,2019,9(7)∶66-67.
[2] 靳翔,李繼珍,普忠波.水利水電工程地基基礎處理施工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9,4(4)∶112-113.
[3] 劉忠華.水利水電工程中基礎處理的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7(12):35.
[4] 王文第.貴州農業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要點[J].農業工程技術.2016(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