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誠
摘要:近年來,鄉村振興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出現了受限于傳統生產模式、缺少完善的鄉村生態管理機制、缺乏鄉村建設亮點、欠缺環保意識等問題,影響了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發展。只有樹立科學的規劃建設思想、全方面統籌城鄉發展、落實適宜當地鄉村建設的措施、增強鄉村居民建設美麗鄉村意識,才能全方位推進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本文主要探討鄉村振興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建設路徑,以期促進新農村建設,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產業結構;鄉村規劃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城市和鄉村都在不斷發展,雖然如此,城市發展速度仍然大于農村,為縮小貧富差距,早日實現全面小康,鄉村必須加大建設力度,努力追趕城市步伐,但鄉村風光和鄉村文化是我國獨特的風景線,所以做好美麗鄉村建設,在保留原有農村風貌的基礎上制定出更好的規劃設計方案,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1 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面臨的困境
1.1 受限于傳統生產模式
目前,我國鄉村仍以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為主,投人機械設備較少,對綠色生態農業的發展有較大阻礙。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技術服務水平急需提升,農藥.農膜.化肥等農用物資的使用方法不夠合理,由此造成土地質量下降.水源污染問題越發嚴重,導致農產品產量及品質大大降低。鄉村農業生產極少使用現代科技,缺乏技術支持建設生態環境,加之科研人員與鄉村居民交流較少,缺少政府的助推力,使得生產技術的科研成果難以應用于實際,進而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發展,滯緩了美麗鄉村建設進程。
1.2 缺少完善的鄉村生態管理機制
鄉村振興背景下,生態管理機制不夠完善,主要表現為機制欠佳.機構冗雜.政策難以落地。機制欠佳方面,相關部門在開展鄉村生態建設過程中,缺少整體宏觀指導,缺少足夠的資金與資源開展專業化生態建設監督。機構冗雜方面,各部門聯合指導,集中處理生態問題,這種模式盡管可以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但易造成重復開發項目.浪費資金.監管不足.工作效率低等問題。例如,衛生部門推行改水改廁方案,而農業部門開展家用沼氣.科學施肥.農村綜合規劃工程等,從而導致開發項目有重疊和沖突。另外,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生態建設經費無法長期持續投人,部分責任落實不足,致使改善效果較差。
1.3 缺少具體的鄉村建設指標
雖然大部分省份出臺了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的一些硬性指標,但這是大的方面,說簡單點就是比較空,落到實處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千村一貌"的現象,很難避免同質化建設,使鄉村失去原有的特色而顯得刻板,失去生機。
1.4 鄉村后續管理跟不上
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部分鄉村出現建設完成后,后續管理跟不上的問題。重硬件輕軟件,缺乏美麗新鄉村維護人員,或者說是村民的思想工作沒有做好,村民不能夠主動自覺地維護鄉村的美麗風貌,導致分類垃圾箱.生態污水處理池等形同虛設。
2 鄉村振興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建設路徑
2.1 樹立科學的規劃建設思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建設思想,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想。鄉村振興背景下,開展美麗鄉村規劃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深人貫徹這一思想,并根據鄉村實際發展水平,妥善科學進行鄉村建設:應統籌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全局工作,既要從整體角度思考鄉村建設,還要從各個部分考慮基層區域發展方向,以確保規劃建設的方方面面具有科學性。根據鄉村振興戰略,每個鄉村可根據自身發展特點與需求,制定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方案,同時需參考區域文化習俗設計建設計劃,避免使用單一重復的工作模式。
2.2 全方面統籌城鄉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工作需堅持和諧共進的發展理念。在開展鄉村現代化建設的同時,應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助力城鄉協調發展綠色經濟。在大力發展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方面,政府應積極宣傳與扶持鄉村居民勇于自主創業,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增加財富。美麗鄉村不僅要進行城市化建設,還要加強機械化建設,以提升農業生產質量。
同時,相關工作人員應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增加文化娛樂場所,豐富鄉村居民的精神生活。美麗鄉村建設需改革村民戶籍制度.鄉村基層制度.集體產權制度,充分助力現代化鄉村發展。在發展新型城鎮的同時,工作人員應充分協調農村現代化發展工作,以確保二者能夠相輔相成.均衡發展。
2.3 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管理
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管理是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實施的重要保障,鄉村產業振興戰略的實施加快了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步伐。各地區應全面掌握鄉村人才隊伍的基本情況,包括人才隊伍的總體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類型分布.區域分布和政治面貌,將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支撐和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實施的依靠。圍繞一個中心.確立一個目標.組建一支隊伍: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三大保障,優化發展環境,明確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構建科學規范的識別體系,樹立人才為先的人才觀.
2.4 產業規劃
美麗鄉村建設活動指的不僅是外表上的美麗,更重要的是讓鄉村發展起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美麗起來。因此,在美麗鄉村規劃建設中,產業規劃是重頭戲。規劃師應充分調查了解當地的特色,包括傳統文化習俗.農產品等,幫助村民建設自身文化品牌。對于文化韻味不濃也沒有特色鮮明農產品的地區,查找原因,幫助村民引進先進科技用于農產品開發,讓村民實現更高效輕松的利益生產,拉近與城市發展的距離,經濟水平實現質的提高。
2.5 基礎設施建設及管理
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的進程中,政府要考慮農村的公共服務設施和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鄉村道路順暢.地下排水功能齊全.農村采暖管道的鋪設,這些基礎設施都需要投人大量的資金才能完成。要想城市和鄉村之間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步調一致,就得不斷地改進和發展鄉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構建。美麗鄉村建設,既要保護當地獨特的傳統文化,守住村民熟悉的自然風貌,留住那份美麗的"鄉愁"。關注以人為核心的美麗鄉村建設,關注生態的美麗鄉村建設,不走先破壞后保護的舊路,統籌.協調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規劃之間的關系,我國的美麗鄉村建設必將大放異彩。
3 結束語
推進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既可以使村民感受到經濟發展成果,還可以使村民意識到經濟與環境保護需協同發展。鄉村振興下開展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時,規劃者應統籌土地資源的整體開發格局,優化村民的生產生活空間,確保城鄉功能分區明確。同時,建設者應從村民的利益出發,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與精準扶貧政策,以促進美麗鄉村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1] 孟慧芳,王文清,郝建峰.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發展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0)∶2-3.
[2] 田鵬.鄉村振興背景下特色小鎮"飛地"風險的生成機制研究——基于"中心—腹地"理論視角[J].小城鎮建設,2019,37(10)∶53-57,89.
[3] 黃亮.基于農業多功能性視角下的"美麗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研究[J].農家參謀,2020(24)∶235.
[4] 姚永光.城鄉規劃建設中的美麗鄉村建設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8)∶132-133.
[5] 鄒宏玉.基于美麗鄉村理念的我國中西部地區旅游小鎮景觀規劃研究[J].建筑與文化,2020(9)∶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