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蘇峰
海外疫情肆虐,無疑給在海外工作的廣大中資企業員工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壓力,正常輪休得不到保障,航班時常熔斷,往返項目增加了隔離期,對原本就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的海外員工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本文綜合分析了海外員工在疫情期間面臨的種種困難及產生的原因,給出了一些應對建議和對策。
2013年,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啟動了“走出去”戰略,在中東、非洲、南美、東南亞等地的投資項目遍地開花,大批員工被安排到海外工作。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人文環境,海外員工面臨著安保風險高,語言溝通不順暢,文化沖突需要時間適應等困難和壓力,一旦處理不好就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海外員工倒休頻率降低,在崗時間延長,身心疲憊,往返項目的隔離管控嚴格,陪伴家人時間明顯減少,更使得員工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海外員工面臨的衍生壓力主要有以下8個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在海外投資的各單位都有相對固定的倒休機制。以中國石油海外項目為例,短則1個月倒休一次,長則6個月倒休一次,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海外員工都基本適應了這種節奏。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中國石油海外項目的正常倒休得不到保障,短則3個月倒休一次,長則1年倒休一次,還隨時遇到航班熔斷,在崗時間平均延長了2~3倍,導致員工身心疲憊。這種長期在崗的狀態造成部分員工情緒容易失控,失眠、皮膚病等明顯增多。
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以筆者所在項目的伊拉克為例,伊拉克從2021年5月開始暴發第三波疫情,這一波疫情異常兇猛,7月以來日新增病例屢創新高,7月28日日新增病例達13 515例,最近一段時間稍微下降,在8000~9000人上下震蕩。出于防疫考慮,人人必須佩戴口罩,還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伊拉克某項目公司不允許組織各種集體活動和聚會,間接導致員工的正常社交大打折扣。海外員工之間的溝通和傾訴變少了,而溝通和傾訴是緩解心理壓力有效的方式。

中國石油海外項目心理健康管理師培訓
由于中國石油的大部分海外項目處于非洲、中東、南美、東南亞等不發達國家,醫療條件較差,員工一旦感染較為嚴重的疾病,難得到有效的治療。在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下,處于非洲的項目還要面臨瘧疾、馬來熱等地方病的威脅,使得員工長期處于“不敢生病,害怕生病”的擔憂和恐懼狀態下。
由于海外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發酵,為防止境外輸入,國內對于回國人員實行嚴格的隔離措施,目前大部分地區執行回國后“14+7”天的隔離政策,部分地區執行“14+7+7”天的隔離政策(入境城市酒店集中隔離14天后,回到所居住城市酒店集中隔離7天,再居家觀察7天)。
隨著國內對“外防輸入”的管控力度越來越大,中國駐伊拉克國家大使館從2021年8月10日開始要求回國前在項目進行隔離21天,即回國登機前在項目隔離21天,否則不允許登機,由單位簽字蓋章承諾,這樣一來,回國一次隔離期又增加了21天,即“21+14+7+7”天。
隔離期擠占了原本就不多的休假時間,導致海外員工陪伴家人的時間大大減少。海外員工基本都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狀態,一旦雙方老人或孩子生病住院需要照顧,只靠員工配偶一人之力,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面對這種情況,遠在海外的員工只能默默承受這種壓力。
以中國石油在伊拉克的某項目為例,員工每天工作10個小時,每周工作7天,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需要連續工作90~150天才可以申請休假,工作強度之大遠超過國內員工。這種長期緊張的超負荷工作,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壓力,部分員工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煩躁、失眠等癥狀。
在海外項目的實際運作中,資源國為保護當地人就業,往往都采取了當地化用工比例的強制要求,以伊拉克為例,政府要求在伊的石油企業當地化率必須達到1:1,即一個中國人必須至少帶動一個當地人就業。由于伊拉克藉員工對新冠肺炎普遍不重視,疫苗接種率很低,截至7月24日,疫苗接種率不到2%,伊拉克藉員工成為最主要的新冠肺炎傳染源。但由于開標、開會、政府部門檢查等業務需要,中方人員不可避免地要與伊拉克藉員工或當地政府部門人員接觸,被當地人傳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很高。
伊拉克藉員工與中國人看待新冠肺炎的態度不同,認為新冠肺炎就像是普通感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愿意戴口罩,對中國人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做法不認同,甚至反過來認為這種做法是對他們的不尊重,這就導致在海外工作的中國人面臨不被理解的壓力。
疫情暴發以來,中國石油所在的大部分不發達國家疫情均未得到有效控制,以伊拉克為例,疫情導致經濟形勢下滑,民眾失業率升高,缺水缺電等民生問題更加嚴重,巴格達、瓦西特等多省暴發示威游行,7月伊拉克某項目在前往巴格達開會的途中,車隊偶遇示威群眾堵路,幸好應急處置得當,很快安全撤離,此類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從未發生過。再加上10月即將迎來“伊拉克議會大選”,各方實力展示較量,可以預見,伊拉克安保形勢愈加嚴峻。

中國駐伊拉克使館與防疫專家到項目慰問指導防疫工作
建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建立相對合理的輪休制度,對于超期工作員工,要從組織層面重點關注,及時推動倒班輪休,尤其是承包商員工超期未休假者較多,需要重點推動。以伊拉克項目某承包商為例,個別員工超期工作一年多,員工已出現連續失眠,身體狀況差,白天上班出現恍惚的狀態;有的員工因為工作壓力大而且不能得到及時的休假調整,皮膚出現過敏現象。項目公司從診所了解到這些情況后,立即督促這些員工所在承包商單位優先安排超期員工休假,通過后期跟進,這些員工回國調整一段時間后,身體異常情況都得到改善。
通過組織各種線上文化活動,如“攝影比賽”“K歌大賽”“抖音小視頻展示”“詩歌朗誦”等在線競賽活動,豐富海外項目員工的業余生活,使人際交往活動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例如,伊拉克某項目公司在“全民K歌”APP中組織全體員工一展歌喉、深情朗誦,緩解工作壓力的同時,促進了同事之間的相互了解。
運動可以幫助人體分泌內啡肽和多巴胺,調節人的不良情緒。有研究表明,當運動強度和時間足夠時,人體就會分泌內啡肽和多巴胺,這兩種物質能夠幫助人們釋放壓力,改善不良情緒,讓人變得愉悅和滿足,使運動者產生幸福的感覺。建議海外員工利用晚上時間,適當進行一定強度的有氧運動,通過運動及時將壓力釋放。以中國石油伊拉克某項目公司為例,工會在2021年上半年組織員工健步走、跳繩、開合跳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活動結束后,上傳截圖或視頻,工會對步數、跳繩數量等每人的活動情況進行綜合排名,并頒發小獎品,以此來激勵員工注重身體鍛煉,取得了良好效果。
各級領導干部應時常表達對海外項目部員工的關注關切,通過日常談心、談話了解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并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另外也要對員工的工作成績和勞動成果及時表達認同,員工的團隊感和歸屬感就會大大提升,心理壓力也會得到釋放。以中國石油伊拉克項目為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優秀員工、十佳員工、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等表彰活動開展得更加及時有效,激勵的效果自然得到了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海外項目部員工對家里的照顧變得更少,父母年齡越來越大,愛人、孩子等都需要人照顧,建議企業后勤保障部門組織建立“幫扶互助”小組,適當開展家屬慰問活動,幫助海外員工家屬解決后顧之憂,獲得員工家屬的支持,緩解其焦慮狀態。以中國石油某海外公司為例,開通了員工家屬協助就醫服務。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海外員工不能及時回國休假,有家屬需到北京就醫,掛號困難,面對這種情況,公司后勤保障部門積極協助家屬辦理掛號服務,并幫忙預約專家,協助就醫,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多名員工為此特意寫感謝信對公司表達謝意。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衍生風險和壓力,海外員工出現焦慮、抑郁、暴躁、失眠等心理問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建議每個海外項目現場配備至少一名專兼職心理健康管理師,負責觀察、評估項目現場每一位員工的日常狀態,組織心理評估、有針對性地談心談話,提前做好心理干預工作。
例如,筆者所在的項目就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從安全、人力資源和行政管理部門中指定了3名員工作為心理健康管理師,參加了專門的心理健康培訓,在項目開展了心理健康自評、他評,由專業的團隊通過測評結果進行篩選,并開展有針對性地一對一心理疏導。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衍生的各類安全風險,中資企業需加強安保管理,控制人員外出,確保人防、物防、技防、信息防有效,強化安保力量履職檢查,水泥墻、鐵絲網等設施完好,攝像頭監控系統全方位覆蓋并有專人值班,通過當地社區、新聞媒體、當地雇員等多渠道獲取安保信息,分析研判形勢,確保安保受控。
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企業應幫助員工安全健康平穩度過疫情,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確保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