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上小學三年級,家里住的是泥瓦房,有一只燕子在我們家屋頂筑巢。后來,看著新泥壘筑的燕巢,銜草進出的燕子,聽著夜深人靜時的呢喃,我心里想,它們的窩里還有什么?一個周末的午后,我心血來潮,拿一根竹竿將房頂上燕子的巢穴捅了。父親回來,我看到他鐵青的臉時,才知道自己闖禍了。父親說:“古話說‘燕子不進苦寒門,燕子不落憂愁家,農人都把燕子入戶筑巢看作吉祥的征兆,燕子勤勞肯干,終日在空中捕捉蒼蠅、蚊子等害蟲,是農人最親密的益鳥,巢穴也是一口泥一口泥地銜來的……”
聽了父親的話,我哭了!果然,整個春天和夏天,燕子再也沒回過我家。我經常望著那房頂發呆。父親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說:“放心吧!明年春天它還會回來的?!?/p>
于是,我日日盼望過年。因為年一過,春天就要來了。春天來了,燕子就該回來了。
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飛到了我家。我急切地問父親:“是去年那只燕子嗎?”父親抬頭仔細看了看,肯定地點了點頭:“你看,它的臉頰是磚紅色的,它回來啦!”聽了父親的話,我喜出望外,好像我的罪責減輕了一樣。父親的話得到了印證,燕子回來了,它是念舊的!我又看到了新泥壘筑的燕巢,銜草進出的燕子,又聽到了夜深人靜時的呢喃!
燕子的壽命只有十年左右。終于有一年春天,那只有著磚紅色臉頰的燕子沒有回到我家。我知道,它再也不會回來了。我雖然知道這是世間一切生物都難逃的宿命,但仍然難過不已。好在沒過多久,又有一只燕子來到我家“安家落戶”——那是一只有著普通棕紅色臉頰的燕子。很快,又看到新泥壘筑的燕巢,銜草進出的燕子,又聽到了夜深人靜時的呢喃了。這使我感到心安,整個春天抑郁的心情終于得到緩解。
去年,我們拆了家里的泥瓦房,當然連同燕子的巢穴也拆掉了。在原來的宅基地上蓋起了一幢嶄新的三層小樓,特意用青琉璃瓦蓋了屋頂——是為了方便燕子回來筑巢。父親心里一直記得,來年外出打工時,一定要將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縫兒。這樣,即便一整年鎖著門在外頭打工,我們家的燕子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本文入選2021年海南中考語文試題,文章有刪減)
何君華:湖北黃岡人,現居內蒙古科爾沁。2008年10月開始寫作,作品多次入選《小說選刊》《當代經典小小說》《新七十年微小說精選》等選刊選集,曾獲冰心兒童文學獎、第三屆青銅駿馬獎、第四十屆青年文學獎(香港)等獎項。著有小說集《少年與?!贰墩埪犌屣L傾訴》《河的第三條岸》等8部。
《意林》:文章的創作初衷是什么?
何君華:我是定居內蒙古的湖北人,我的創作主題一度以我的第二故鄉——內蒙古大草原為主,而真正的故鄉湖北東部的大別山鄉村反而寫得較少。近鄉情更怯,離家愈遠對家的思念便愈深。近年來我對書寫故鄉的興趣越來越濃烈,故鄉的一切越來越牽動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在此背景下,我加快了“故鄉童年”系列作品的寫作速度,計劃將故鄉的人、事、風物都寫一遍,《燕子來時》便是其中一篇。
《意林》:經常有讀者反映,自己的作文語言呆板,毫無生機,寫好作文的要訣是什么?
何君華:寫好作文的第一個捷徑是閱讀。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閱讀是寫作最好的老師。閱讀讓我們獲得了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于自身的人生閱歷,這同樣豐富了我們寫作的素材和內容。寫好作文的第二個捷徑是多練筆。文學是一片廣闊無垠的天空,而“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多動筆,勤把身邊有意義的事物記錄下來,無疑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