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

簡單說,《摩爾莊園》就是一款“種田養老”的游戲,與前段時間大火的《動物森友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在今天已經是“時代的眼淚”,但在當年,《摩爾莊園》絕對是兒童游戲“一哥”,與《奧比島》《賽爾號》等并稱童年“伊甸園”。可種田養老的游戲那么多,為什么偏偏是《摩爾莊園》火了?這與它的受眾群體分布有很大關系。
從百度指數看,在400多萬的預約人中,90后和95后是最積極的一批,占比超過90%,而這群人,早在小學就已經是《摩爾莊園》的忠實用戶。
偷偷開電腦,養拉姆、做任務……雖然6年前網頁版就停止了更新,但這段童年時光相信是不少人的美好回憶,這份對童年的不舍,讓他們成為這個IP的忠實玩家。而且《摩爾莊園》手游開服的卡點也是十分精準。
特意選在六一兒童節開服,精準踩中了年輕人想回到童年的懷舊情緒,也順勢造就了“爺青回”的熱度。
《摩爾莊園》也是把情懷拉滿,把年輕人喜歡的音樂節、聯動、新褲子全扔進了游戲里。
音樂節專屬的服裝、配飾、動作、載具、打call工具一應俱全。
不管囊中羞澀還是抽不出時間的年輕人,在游戲里和童年伙伴拉姆們又蹦了起來。《摩爾莊園》也一改原本的2D風格,采用了低多邊形風格,雖然略顯粗糙,但也是滿滿的復古情懷。
有人在知乎提問,“《摩爾莊園》早就已經停止更新,為什么還有很多玩家留下?”
一位匿名用戶的答案獲得了最高點贊:“因為那是曾經的世外桃源。”沒想到,一款游戲成為大家情懷和儀式感的寄托之所,因為它代表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一段沒有內卷、沒有焦慮的美好時光。
除去游戲,我們不管在哪兒都可以看到各種復古風格,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像都被復古風格包裹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一開始對于70后、80后來說,他們經歷了早期的像素游戲,那時的《超級瑪麗》《坦克大戰》等游戲,使他們的童年充滿了樂趣。
兒時的電子游戲經歷,相比于其他能喚起更多正面、樂觀的情緒。
隨著時間推移,年青一代已經成為主流人群,這種懷舊情感開始左右這個時代的審美取向和視覺符號。
這也是像素風格歷久彌新的原因。而Z世代人群也因此受到影響,使他們對復古元素非常崇尚。
同時,極速發展的社會節奏,越來越短的流行期,讓設計師在設計時往往選擇距今50到30年的元素,既不會太久遠也不會太頻繁。很多元素在三五十年后被重新演繹,形成一股復古風潮。商家們也主動迎合Z世代需求,在商品中加入個性且獨特的復古風格,最終形成大潮,在全世界流行。
那么,簡單來說,復古就是過去的東西咯?那還真不是!
年輕人的“別樣復古”?這種風格似曾相識,但又面貌全新。設計師在歷史中獲得靈感,結合社會環境,融入新的流行元素,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且帶有復古元素的商業產品。許多老牌企業,趁此機會更直觀地向大眾傳遞文化背景與其本身蘊含的美麗故事,對于復古這一套是爐火純青——國外很多大牌都建立了屬于自己品牌的資料庫,收錄了每個時期的經典款式和工藝信息。這些大牌開啟了古著復刻店,可以復刻某一時期某件設計作品的款式、工藝,還能加入消費者喜愛的元素,形成獨具特色的vintage風格。
復古,不僅滿足了懷舊需求,更可以直觀表達審美,更多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