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萍
在我去年所帶的班里,有一個乖巧聽話的女生,叫小麗。這個女孩身世悲涼、命運多舛。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因車禍去世。她在讀小學五年級時,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智商下降,手腳不聽使喚,她每天就用顫抖的手艱難地完成各科的作業。一個不被命運眷顧的女孩,當時在我所帶的班里,卻是品行最優秀的。她上課最專心,做作業最認真,學習最勤奮。每每課間,教室成為“空城”,唯獨她靜靜地在教室里苦學。對于這樣一個老師眼里公認的好學生,在學生們的眼里卻成了“異類”。班上的學生,無論男生女生,都沒有人愿意跟她玩,更有一部分學生拿她開玩笑。對于她被欺負的情況,我也知道一二,當時我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直到那天中午,我剛走到教室門口,就看到小麗大哭著沖出來,我讓她先到我的辦公室,等她情緒緩和,講述了發生的事,有一個同學,把她的作業本扔到了地上,還踩了幾腳。她哭訴這一年來,班上的同學們如何欺負她,還說她媽媽給她的學習壓力。聽到這些,我的內心很沉重,從各個角度勸解她、寬慰她。
隨后,我梳理了一下思路,班上同學對她的欺負讓她如在“地獄”,母親對她過高的期望,她自尊心過強,中考在即等讓她背負巨大的壓力,她的心理已經變得很脆弱,這場風波不過是一個導火索,如果不及時恰當處理,恐怕后果不堪設想。在請教了比我經驗豐富的梁老師后,我打電話聯系了她的媽媽,接著,我用了一節課的時間,召開了一次特別的主題班會,在班會之前,我先把小麗支開,讓她到辦公室做作業。
這一節主題班會我先介紹了小麗的身世、遭遇,接著,我又講述了我眼中的小麗:每當她值日的時候,教室和走廊總是最干凈的;作業總是做得工工整整;課堂上總是安安靜靜。然后,我用商量的語氣詢問:這樣一位同學,是否傷害過我們在座的哪位?是否妨礙過我們在座的哪位?是否抹黑過我們這個集體?我還講了這個班的形成,講到了同學間的緣分,講到了換位思考,講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講到了今日之同學,畢業之后的朋友……教室里坐著45位學生,從來沒有過的安靜,從來沒有過的認真,從來沒有過的齊刷刷的嚴肅表情。
第二天,我找了欺負小麗的兩個男生,他們雖然頑劣,但是仍然有一顆敬畏生命的心。在第二周的周記里,很多學生寫到了這件事,有的反省了自身,從眾欺負這位身世悲慘的同學,有的寫到希望今日的同學能成為明日的好友……
日子在緊張的備考復習中悄悄地過去了,我暗地里問過班里的同學,也曾問過她在班里過得怎么樣,得到的都是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