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晚,孟晚舟結束被加拿大非法拘押,乘坐中國政府包機回到祖國。歷經1028天,孟晚舟成功歸國,這是中國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事實上,陷入“美國陷阱”的外國高管并不少。那么,美國究竟是如何通過種種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的?
9月25日晚,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結束被加拿大非法拘押,乘坐中國政府包機回到祖國。
2018年12月1日,在美國一手策劃下,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過境轉機時遭加方無端拘押。孟晚舟事件是一起針對中國公民、旨在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的政治迫害事件。在孟晚舟被拘押后,有不少人認為,孟晚舟墜入了“美國陷阱”。然而,孟晚舟在不認罪、不支付罰金的情況下,歷經1028天離開加拿大,成功歸國,這是中國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
事實上,陷入“美國陷阱”的外國高管并不少。那么,美國究竟是如何通過種種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的?
俄羅斯第二大天然氣集團CFO被捕
就在孟晚舟歸國前,當地時間9月23日,俄羅斯第二大天然氣集團諾瓦泰克首席財務官(CFO)馬克·蓋特維被美國逮捕,罪名是其存在持續數十年的逃稅行為。
美國司法部官員稱,2005至2016年,蓋特維未能就其未披露的收入和海外資產納稅,這些資產總計超93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資產都存在其瑞士賬戶上。他還指出,蓋特維試圖通過身為俄羅斯公民的妻子作為賬戶受益人,來隱藏自己對這些資產的控制。目前,蓋特維因逃稅、電信欺詐、虛假陳述和準備虛假納稅申報單等多項罪名,可能面臨長期監禁。
蓋特維自2003年開始擔任諾瓦泰克首席財務官,并從2010年開始擔任該集團管理委員會副會長。長期以來,他一直是該公司在西方投資者面前的形象代言人。作為俄羅斯最杰出的企業高管之一,蓋特維于2019年獲得了俄羅斯公民身份。
當地時間9月24日,蓋特維同意繳納8000萬美元保釋金,但被釋放出獄后他仍被軟禁在家,接受GPS監控,并交出了自己的護照。
外媒報道稱,蓋特維被捕之際,俄羅斯正在努力應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監管挑戰。前不久,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布“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成。該管道將沿著波羅的海海床從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這一計劃一直遭到美國的反對。
然而,“北溪2號”建成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上訴要求免除歐盟的“捆綁法”時敗訴了。根據這一法律規定,一個公司不能同時擁有輸送管道以及管道中輸送的天然氣。該法律還要求第三方加入能源基礎設施,這使諾瓦泰克成為打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數十年天然氣出口壟斷的候選人。
在蓋特維被捕后,俄方表示,十分關注蓋特維的命運,但由于稅收是美國內部問題,且蓋特維擁有美國國籍,俄羅斯政府無法干涉此案。不過,鑒于蓋特維同時是俄羅斯公民,俄方會繼續關注此案,并準備提供幫助。
法國工業巨頭銷售副總裁被捕后,公司慘遭“肢解”
2013年4月14日,法國阿爾斯通集團國際銷售副總裁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在美國紐約肯尼迪機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隨后,美國司法部以阿爾斯通2003年在印尼發電站項目中的腐敗問題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為由,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商業賄賂。
然而,這場抓捕行動的最終目標并非皮耶魯齊,而是被美國政府瞄準的阿爾斯通集團。當時,阿爾斯通是世界工業的佼佼者,并在能源領域“實力碾壓”美國巨頭通用電氣。但也正因如此,阿爾斯通成為了對方的“眼中釘”。皮耶魯齊被捕,僅僅是通用電氣伙同美國政府“肢解”阿爾斯通一系列行動中的一個關鍵環節。
在皮耶魯齊被捕后,有4名阿爾斯通高管相繼被美國逮捕。人心惶惶之下,美國政府和通用電氣通過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以130億美元的低價,脅迫阿爾斯通將其核心業務——電力業務出售。不僅如此,在收購完成后,美國司法部還對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款。
5年后,當皮耶魯齊走出監獄時,這家曾經橫跨全球電力能源與軌道交通行業的商業巨頭已經徹底被美國“肢解”了。
這是一場針對阿爾斯通的“圍獵”,也是美國濫用“長臂管轄”和各種不可告人的手段,削弱外國競爭對手,從而鞏固自己經濟優勢和霸權的一起典型案例。
2019年,皮耶魯齊在出版的《美國陷阱》一書中,詳細講述了自己遭遇的種種荒唐事情。
皮耶魯齊曾表示,“希望華為不是下一個阿爾斯通”。在得知孟晚舟已經回到中國,皮耶魯齊感嘆:“這是第一次以一個國家的意志,成功回擊了美國的長臂管轄。我沒有孟女士那么幸運,我的公司和祖國沒有給予我如此強大的支持?!?/p>
法國芯片卡巨頭創始人被美情報部門逼宮出局
曾經的芯片卡巨頭法國金普斯公司的創始人馬克·拉敘斯也是美國霸權的犧牲品之一。
因公司迅猛發展,2000年金普斯已成為了全球芯片卡領域的領頭羊,占據了全球40%以上的市場,這使金普斯成為了美國的“獵物”。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派出了德太投資集團,以“進入美國市場”為由注資金普斯,并與金普斯的另一大股東德國匡特家族結盟,暗中掌握了金普斯的絕對控制權。不僅如此,德太集團還雇傭了安全風險調查公司跟蹤拉敘斯和他的妻子,他的電腦和手機還遭到了黑客入侵,甚至被盜。
在兩方的聯手逼迫之下,拉敘斯于2002年被迫辭職。隨后,曾在CIA某風險投資機構董事會任職的美國人亞歷克斯·曼德爾,成為了金普斯的首席執行官。
拉敘斯表示,2013年,前CIA職員斯諾登披露了其在美國情報部門工作時獲得的機密信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聯合電信公司和一些歐洲國家政府,通過芯片卡實施了眾多全球性監控項目。這讓他恍然大悟,美國當年之所以會盯上金普斯,其目標正是通過CIA和NSA監視整個世界。
多年來,美國一直依靠自己的技術優勢,“癡迷”于偷窺和竊聽普通人、競爭對手甚至盟友。而美國一向標榜的“自由市場”“充分競爭”等價值觀是十分虛偽的。因為美國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打壓別國高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已成為一種常態。
(《環球時報》2021.9.2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