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鴿
債務人的繼承人均放棄繼承該咋辦?別慌——
劉某同王某系大學同學,二人情同手足。大學畢業后,二人同時進入當地某事業單位工作,后王某辭職下海經商,同朋友一起開了一家建筑公司。因建筑公司對資金的需求量大,王某在資金緊張時,經常問劉某借款。劉某每次都義無反顧地將錢借給王某,幫王某渡過難關。王某每次借錢之后也能及時還款。
2017年底,王某以需要給工人發工資缺錢為由,向劉某借了50萬元。2018年初,王某突發疾病去世。劉某得知后深感惋惜,熱心幫王某家人料理完后事,拿著給王某的轉賬記錄,告知王某家人王某借款事宜,希望王某家人能夠歸還王某借款。誰知,王某家人對此拒不認賬。無奈之下,劉某于2019年初將王某兒子王小某、王某妻子鄭某、王某母親趙某告上法庭,要求三位法定繼承人在繼承遺產范圍內歸還欠款。
在法院審理過程中,劉某舉證證明王某名下有一處房產,但王某法定繼承人王小某、鄭某、趙某辯稱,他們都已放棄繼承。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0條的規定,王某法定繼承人王小某、鄭某、趙某在訴訟中明確表示放棄繼承,那對被繼承人的債務就可以不負償還責任,遂裁定駁回起訴。
請問,如果債務人的全部繼承人放棄繼承,那債權人的利益該如何保護?
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公民個人財富的積累,人們所擁有的財產種類、形式日益豐富,在出現遺產繼承時發生的糾紛不斷增多,諸如因權屬不明、繼承人眾多、遺產無人管理、遺產被人故意侵占等因素,致使繼承人權益受損。為了維護遺產價值、促進財富傳承,《民法典》新增了遺產管理人制度,規定了遺產管理人的選定、職責等。《民法典》第1147條規定,遺產管理人應當履行清理遺產并制作遺產清單、向繼承人報告遺產情況、處理被繼承人的債權債務、按照遺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分割遺產等職責。《民法典》第114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遺囑執行人為遺產管理人;沒有遺囑執行人的,繼承人應當及時推選遺產管理人;繼承人未推選的,由繼承人共同擔任遺產管理人;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均放棄繼承的,由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
合法的債務應該清償,根據《民法典》的上述規定,遺產管理人應負責處理被繼承人的債權債務。王某的繼承人雖然全部放棄繼承遺產,但不影響他們選出遺產管理人,以王某遺產范圍為限輔助清償劉某借款。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