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儉
4歲的孩子能幫大人做什么事?看看這家祖孫之間的小故事,你一定會感到意外——
今年暑假,我們把4歲的孫女接到身邊照顧。之前聽說小孫女很能干,在家幫媽媽抹桌子、擦地板。兒子也叮囑我們,別忘了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北方風沙大,我家地板吸塵比較勤。自打孫女來了以后,因為她喜歡在地上玩,我們清潔地板更勤了。當我用吸塵器吸塵時,孫女緊跟在后面,看了一會兒對我說:“奶奶,我來幫忙好嗎?”我關掉機器問她:“你拉得動吸塵器嗎?”“拉得動!”她一邊回答一邊從我手上接過吸塵器,問我按鍵在哪兒。我指給她看,她小手一摁,機器啟動了。在我的指導下,她拉著吸塵器一圈一圈地吸過去,把一樓地板全吸了一遍。我又拿出拖把開始拖地,等我拖完一圈,她又央求:“奶奶,我也要拖!”然后接過拖把,照我剛才的做法,用力地拖。雖然有些吃力,但她拖得很起勁。老伴兒立即拿起手機拍照,她竟拿著拖把扭起了屁股,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做家務成了我們家的好玩游戲。
中午,我們準備包餃子。這么好玩的事,孫女當然不會錯過,期待地說:“我也可以包嗎?”我問她:“你包過水餃嗎?”她說沒包過。為了滿足她參與的熱情,我安排她做最簡單的步驟:我把餡料放在水餃皮上,把面皮對折起來,由她捏緊。她很高興,用力把整個水餃壓下去,噗地一下,餡料全冒了出來。我立即再做示范,她看了兩次,問:“只捏邊邊的面皮,不捏中間的肉肉嗎?”我點頭:“對,寶寶好聰明。”當然,她捏好的水餃我還要檢查,看是否捏緊了,以免下鍋后露餡,煮成一鍋糊糊。終于,孫女能夠勝任包水餃的工作了,我特意把她捏過的水餃做上記號,煮熟后讓她自己嘗嘗味道如何,她笑瞇瞇地說:“真好吃!”一頓吃了6個。兒子很意外:“她在家不太喜歡吃水餃啊!”我說:“她自己包的,她當然就喜歡吃啦!”
小孫女最喜歡做的還是晾衣服和疊衣服。每天晚上,衣服洗好準備晾的時候,她便跑過來說:“我的衣服我來晾!”于是我把她的衣服挑出來放在一個臉盆里。她拿著小衣架,把衣服一件一件整齊地掛在晾衣架上。等衣服晾干,她也搶著收:“我自己的衣服我來疊!”問她會不會疊,她自豪地說:“會。我看《巧虎》的時候學的!”原來,《巧虎》動畫片里有一段指導小朋友疊衣服的,她看了幾遍就學會了。
當然,我們也不是什么事都讓她參與,比如洗碗筷,我們會對她說:“佳穎還小,還不會洗,等長大一點再來幫忙好嗎?”她就會滿懷期待:“好!我要快快長大。”再比如切菜、炒菜,如果她要做,我就會問她:“你知道怎么做嗎?”她老實回答:“不知道!”“對,你還不會,可以先看我是怎么做的,學習學習,學會了就可以炒菜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吃啦!”于是她就乖乖地站在旁邊看我切菜、炒菜,還不停地問:“這是在做什么?”“為什么要放姜?”看久了,就知道我們用什么食材,做什么菜。有時和布偶玩過家家,她邊玩邊說:“小羊羊,我做西紅柿炒蛋給你吃!先開火,再放油,把蛋放下去先炒,再放西紅柿……”步驟正確又詳細。看到我煎魚,她會說,小貓咪最愛吃魚;看到我買了菜心,她會說:“哇,中午可以炒菜心吃。炒菜心脆脆的,可好吃了!”學習能力之強令我們驚訝!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做幫手,孩子幫著幫著就學會了做家務,而且會變得勤快、熱心而體貼。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