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偉 王欣宇 楊龍 劉一 索源
摘要:現階段,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路基施工技術、臺后填筑施工技術、路基路面排水技術等施工技術不斷涌現,這些技術作為道路工程項目施工重要技術,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和應用前景,在提高軟土路基承壓能力和穩定性、減弱軟土路基流動性等方面發揮出 重要作用。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
建筑工程中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隨著我國社會生活的迅速發展,出行成為大眾關注的要點,公路工程建設的安全性是民眾最關注的根 本問題。從公路工程項目的角度出發,其路面的壓實程度、路面滲水程度、路基抗壓力程度等都與公路建設的安全性相掛鉤。因此,提高公路工程在 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對于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都起到至關重要 的作用。文章從路基路面沉降段這一公路工程中最基礎的問題出發,希望 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數。
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施工存在的問題
1.當前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施工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路基路面凹凸現象。道路沉降段的土層質地稀松,路基的厚實程度較低,使用一段時間后,在過往車輛(特別是重型卡車)的重力作用下, 很容易造成道路凹凸不平等現象,車輛經過此種路段,很可能造成底盤磨損,進而影響行車安全。此外,進行沉降段路面施工時,使用的材料沒有達到相關標準,也會造成路面凹凸現象。
第二,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為了科學控制橋面的伸縮,經常會在橋頭設置伸縮連接縫,如果道路出現沉降,會使連接縫兩側路面的高度無法 維持統一,過往車輛經過時,經常出現橋頭跳車現象,除了對行車安全造成影響外,車輛"躍起 - 下落"的過程中還會對路面造成更大的沖擊,從而加重問題。
第三,沉降段路基的土質堅固程度不夠,當路面結構無法均勻承受外 部應力和結構作用力時,會生成較大的"剪切力",進而造成路基承載能力下降,情況嚴重時路面出現嚴重斷層。
2.市政道路工程常見沉降現象的原因分析
造成路段沉降現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在長時間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工期較長且流程繁瑣,如果道路搭板沒有進行合理設計、連接方向出現錯誤、搭板水平高度無法達到要求、填縫材料選擇不當均可能引起沉降現象。在現代建筑工藝中,運用"鋼筋, 混凝土"的結構在理論上能夠較為完善地解決道路剛度控制問題,從而降低沉降現象的發生頻率,然而在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沒有嚴格遵守標準流程,導致道路搭板在后續使用中無法均勻承受應力,進而出現沉降現象。 第二,路面下方如果存在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在長時間的流動過程中,會對路面下方土層進行滲透、沖擊,導致軟性土層流失,從而引起路面沉降。如果"水土流失"現象較為嚴重,會出現重大的道路坍塌現象。近年來新聞媒體經常報道路面突然出現巨大"深坑",即由"水土沉降"引發。 第三,部分路段下方土層平整程度不足,土質的間隙較大,致使路基的抗壓強度不足,如果路面的防水、排水設置不到位,一旦大量水分滲透到地下,流人土質間隙中,會使土層的整體堅固度下降,此時極易引發沉降現象, 最終造成道路凹凸不平。
3市政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處理技術
3.1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沉降段結構的設計。
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橋頭的搭板一般是使用水泥混合土建設而成,而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路基土體主要是使用壓實過的黏土,且土體的彈塑性較強。而根據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規定,施工現場工程搭板的長度為 9 m,寬度為 3.7 m,厚度為 0.5 m。而路基的土體厚度為 5 m。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現場,施工單位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并且還可以將一些先進的施工技術引進到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中,提升沉降段的施工質量,比如施工土木隔柵技術。
3.2搭板施工技術。在進行搭板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首要工作在于采取適當的措施保證搭板的橫縱向能夠完全符合工程要求和設計標準, 同時也要對相應的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檢測,對錨固技術加以大力應用可以有效保證和提高搭板安裝的效果和質量。此外,在搭板支座的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展開施工作業。通常情況下,可以將支座 安裝在搭板結構的下端,對間距與厚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如此才能夠使其 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3.3路橋路基施工。在路基施工階段,如果為軟土路基,施工人員可 以通過平鋪土工藝對淺層軟土路基進行有效的處理,有效降低橋臺和路堤之間的沉降情況。另外,也可以適當減少回填材料的用量,或增強土體強 度的方式對厚度較大的軟土路基進行處理。如果在溝壑地質的情況下進行施工,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根據土質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如 果土質的含水量較大,且空隙較大,可以采用后續黏土層換土的方式予以 處理。在完成黏土層挖掘之后,可以在翻曬的過程中預留出相應的空間完成回填,在此基礎上,使用石灰土進行填充,同時也要增強其密實程度, 如此可以使路基的強度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對路基路面的沉降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
沉降段臺后填筑技術。在臺后填筑的施工過程中,回填的原材料 是決定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沉降段路堤整體質量與穩定性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嚴格的要求填筑材料的質量,可以有效控制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沉降, 增加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舒適度與穩定性。為了保證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要根據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臺后填 筑,一般要求在橋臺后 5~10m 之間進行填筑。在臺后填筑的施工過程中, 還要注意填筑原材料的剛度問題,剛度不可太低也不可過高,要是符合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其次因為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沉降段的地形較為特殊,使橋臺后的壓實工作受到限制,所以對橋臺后的填筑材料要選擇透水率好,可塑性高,易壓實的材料。橋臺后的壓實工作是保持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穩定性,避免沉降發生的主要因素,所以一定要保證壓實工作的施工質量。
結束語
綜上,市政道路橋梁施工效果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城市交通系統運營的效果,施工人員一定要采取適當的施工技術手段,保證其應用的有效性, 進而可以使其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得到有效的保障,最大程度地保證人們的出行質量和出行安全,提高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促進城市交通系統 建設工作獲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文平.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探討[J].四川水泥 .2019.11:46.
[2]王恩剛.關于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 .2019(21):244-245.
[3]江連生.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應用解析[J].地產,2019 (24):134.
[4]劉紅濤.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要點[J].中外企業家, 2019(3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