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強
摘要:混凝土結構與其他建筑結構相比較,有材料來源廣、成本低、綜合性優良、可模性強、施工工藝簡單等諸多優勢,故而在土木工程建筑領域中有較廣泛應用。但在現實施工中,很多因素會對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形成負面影響,這就預示著施工人員應加強施工工藝的控制,扎實掌握技術要點,加強細節控制,實現精細化施工,完善混凝土結構施工效果,從根本上保證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基于此,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管理開展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當前,國內城鎮化的整體進展程度逐漸加深,土建行業快速崛起,而這同時帶來許多風險,給土建行業帶來很大壓力。此時,需要強化混凝土 整體結構方面使用技術的具體運用,持續提高土建工程的整體水平。在現階段土木工程之中,進行混凝土方面施工屬于重要環節,能夠有效提升土 木工程整體質量,針對建筑而言十分關鍵。然而,實際施工期間,只有少數混凝土有關施工項目可以達到相應標準,在具體運用期間經常出現許多問題,裂縫問題屬于一個常見問題。對于此,有關部門以及施工單位必須 加以重視。
1混凝土結構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應用優勢
1.1具有一定的可模性優勢
對于相關結構來講,在攪拌完成以后,能夠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 塑形處理,設置在模具中制作成為設計圖紙規格的結構,能夠加快結構的 成型速度,規格符合設計標準、制造要求,通過系統化、有效性的方式來 進行結構的塑形處理,保證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達到良好的工程建 設目的。
1.2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優勢
通常情況下,質量符合標準的混凝土結構,應用在土木工程建筑領域中的壽命很長,只要不出現裂縫問題、其他的質量問題,就能夠確保耐久性,與傳統的土木工程結構相比,應用的時間很長,壽命也很高,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預防出現壽命不足的現象。
1.3具有高效益的良好優勢
和傳統的鋼結構相比之下,對于混凝土結構來講,實際應用和建設的 成本很低,將其運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能夠更好的節約成本、降低成本的支出量,提升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建筑項目,合理使用混凝土結構,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確保整體工程的效益。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管理
2.1選擇材料
從混凝土結構施工順序來看,第一步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在這個 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根據工程要求和條件等因素,如骨料的直徑范圍、水凝劑、水灰比、水泥種類等,科學確定混凝土原材料。其中,需要特別注意水泥材料的選擇,不同類型的水泥對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影響較大。在 選用水泥原料時,需要對水泥的凝結時間、比熱容、粘度等參數有全面了解, 在保證原料質量符合技術標準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口碑好、價格具有優 勢的品牌,實現質量與造價的平衡。
2.2配比控制
混凝土結構是建筑物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性能和質量會對整個建筑物 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響。在混凝土結構具體施工過程中,為了滿足工 程的施工要求,必須嚴格配比混凝土。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灰漿、砂石、 水、輔助材料制成,材料需要由攪拌機完全攪拌,配置施工所用的混凝土。 施工人員需要通過科學的檢測方法,檢測混凝土配合比,了解和掌握水泥、 砂石等指標。為了能夠根據不同組成材料的實際情況,科學的配比混凝土, 應注意加人材料的次序和控制拌制時間,從而提高混凝土質量。
2.3合理采用制備與攪拌技術
為保證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結構質量和強度,在具體的工作中應重點采用制備技術、攪拌技術,保證制備質量和攪拌效果,滿足具體的混凝土 結構建設要求和標準。首先,具體的制備工作中應該按照具體的混凝土強度特點、質量特點與成本特點等,明確所需要應用材料的配合比,同時按 照砂材料情況、骨料情況、水泥清理、結構質量影響因素等等,在實際制備的過程中,合理使用相應的技術措施,保證材料制備的配比方案處于最佳的狀態,在嚴格控制材料配合比的情況下,保證制備的質量、標準符合標準。其次,重點應用相關的攪拌技術措施,結合混凝土結構的坍落度情況、 攪拌時間與設備容量等特點,在施工建設期間選擇使用高容量的攪拌機設 備,保證其和攪拌時間長度、坍落度參數值等相互匹配,確保結構質量的同時,預防對土木工程建筑的質量、穩定性和壽命產生影響。例如:在選擇使用自落類型攪拌機設備的過程中,容量控制在 500 升以上,將攪拌時間控制在持續性 60 秒左右,坍落度控制在 3 厘米。在相關設備容量在 250升以下的時候,將時間控制在兩分鐘以上,坍落度控制在 3 厘米之內,確保攪拌工作的質量和成效,從根源上人手規避和預防可能會出現的質量問題或是其他問題,確保攪拌的質量和標準相符。
2.4運輸
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尤為重要。一般來說,施工現場都配有專門運送混凝土的攪拌車,可將混凝土直接運到施工現場并進行澆筑作業,減少了 裝卸工序,也有利于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運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突發因素,避免影響混凝土質量,如降雨或交通擁堵,使到達施工現場的混凝土無法使用,這將增加施工成本和工期。
2.5澆筑
澆筑一直是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核心,施工人員做好澆筑準備工作。同時,對工程設備的配置進行檢查,從施工的具體步驟人手,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在澆筑混凝土結構的過程中,要避免混凝土材料的離析現象, 施工人員應嚴格控制出料口與模板之間的距離,兩者之間的自由傾落應控制在 2m 以內。第二,在澆筑作業開始前,施工人員將用水泥砂漿將模板底部鋪墊。砂漿厚度應控制在 50mm~100mm。第三,澆筑墻體部件和梁柱部件后,為了防止這兩個部件的接縫發生開裂問題,需要保證部件的完整 性,并靜置 1h~2h。第四,施工人員要遵循方向性原則進行混凝土澆筑, 嚴格控制各個環節,使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
2.6養護技術
在混凝土澆筑、振搗結束后,工人用刮尺刮平后,清除混凝土表層上 吸附的泌水,當混凝土表面二次壓光收水時,用手按壓無指印形成時提示 即可進行保溫養護工作,推薦采用插人冷凝管的降溫法,科學規劃測溫導 線,覆蓋 2 層棉被,定時灑水,有效地調控混凝土內外部溫差。要求混凝土整體澆筑完成 12h 后開始測溫,前 5c 測溫頻率為 1 次 /2h;5~10c 可延長至 1 次 /4h,10c 后可以為 1 次 /6h。
3結語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建筑中相關的混凝土結構非常重要,其質量直接 影響建筑的施工建設效果,因此,在具體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領域中應重 視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合理使用制備技術、攪拌技術、澆筑技術等等,在應用各種技術措施的過程中保證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從根本上 規避預防相關的工程質量問題,發揮先進技術的作用優勢。在相關的土木工程建筑領域中,應重點采用先進的混凝土結構技術措施,合理使用攪拌 技術、制備技術、澆筑技術、質量檢測技術等等,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維護結構的穩定性,滿足當前的結構建設和施工要求。
參考文獻 :
[1]張慧真.試析土木工程設計中結構與地基加固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 .2020(6):89-90.
[2]沈力.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縫處理方法研究[J].建材與裝飾 .2020(17):10.
[3]肖志凡.王小平.曾華益.等.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研究現狀[J].建材世界 .2020.41(3):47-52.
[4]曹漸.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20.(2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