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文越
摘要:哈爾濱市在 2015 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 10 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和實施了引線入廊的綜合管廊建設后,已建成 11 條 25.5 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為了為本城市建立一套完整、準確和系統的城市地下管線工程竣工檔案,在其技術參考、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法律憑證、抗災搶險、災 后重建等城市建設和管理需要的時候提供原始記錄。我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建設部136號令,撬動管線檔案歸結的難點,適值管廊工程竣工,哈爾濱市城建檔案館采取了一些措施和辦法,對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歸結情況進行了調研和研究。本文主要對調研情況進行眼界和探討。
關鍵詞:城建檔案;地下管線;調研
一、調研情況統計表
現在我們將調查的各專業管線檔案管理情況繪制了統計表,以便直觀的顯示。
不難看出各專業管線都收集歸檔了自己職能范圍內形成的檔案,也具有一定的保管能力,采取了保管的手段,檔案資源也能得到利用。按照檔 案法規定的集中統一保管檔案的原則,我市各專業管線檔案處于自己形成自己保管的分散式、自己使用互不通氣的隔斷式歸結保管方式,難實現全都歸結到城建檔案館保管,檔案歸結難,歸檔率低。
二、存在問題和原因分析
管線各建設單位法制意識弱,有令不行,有法不依。管線檔案工作依 據的是《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國家建設部令第 136 號),是國家建設部 2005 年 5 月頒布實施的,共 22 條,明文規定了這項工作的管理體制、法律主體、各責任方職責、工作內容、歸檔范圍、業務環節及流程、違法的罰則等。頒布以來在我市就一直未實行,幾成空文,違法的 行為也未能實施處罰。參建單位本身檔案意識弱,法制觀念不強,管線工 程的參建單位重工程輕檔案的思想十分普遍,只注重工程建設的進度,而 對檔案的形成及移交不重視,一旦遇到工程技術人員變動工程延期停建緩建,造成檔案資料的混亂流失。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造成工程文件不齊全不完整,有的人員不固定,缺乏工程技術和檔案業務知識,導致工程檔案零散不齊全有遺漏。有法不依,有法難行,違法不罰,屢禁不止加上檔案意識弱是管線檔案無法歸結和收集率低的根源。
檔案歸結流程有缺口,在工程開工和竣工的環節沒有一個機構負責給檔案的接收和移交把關。我市沒有一個權威性的地下管線綜合管理行政機構,管線辦發揮的統管能力有限,綜合協調能力有限。地下管線工程雖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管理,但基本上都由權屬單位投資建設,基本上也不走招標程序,每個權屬單位都是行業壟斷單位,他們都是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組織驗收,很少有市政質監站參與工程竣工驗收,竣工檔案就從形成之初到最終歸結就直接落人管線管理單位手中,無法歸到檔案館。各管線權屬單位不執行檔案預驗收制度,造成檔案歸結渠道堵塞。第136 號令第九條明確規定管線檔案實行預驗收制度,要求管線工程在竣工驗收前應提請城建檔案館對檔案進行專項預驗收。這項規定一直未執行。其一是市建委管線辦與管線權屬單位之間是平級關系,為平行職能關系, 沒有隸屬關系,只有協調的職能,解決檔案歸結的力度有限。其二是每個 權屬單位都是行業壟斷單位,優先占有檔案,據為己有,資源獨享,造成了檔案歸結渠道不暢,中梗阻,檔案館成了無米之炊。
各管線權屬單位不簽訂檔案責任書造成檔案館不能掌握管線工程項目開工、進度竣工信息,不能對全市管線工程進行有效跟蹤指導監督,這也 造成了不能收集到檔案。地下管線工程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管理, 但基本上都由權屬單位投資建設,不走招標程序,管線工程有的是政府形 象工程政績工程或民生工程。這些工程享受一些特殊政策,投資建設者走綠色通道,在報建程序和施工驗收等各個環節從速從簡,走綠色通道,在申領施工許可證時更不簽訂報送檔案責任書,造成我館不能獲得管線工程項目開竣工時間和工程基本信息數據,無法跟蹤工程進展和節點,也無法 告知他們關于檔案移交的內容和要求,檔案歸結無法跟進。
結束語
城市地下管線是城市的生命線,是城市交通的中樞和命脈,是一項系 統的工程和百年大計,建立健全完整的城市地下管線工程竣工檔案,需要 一代人甚至幾代檔案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做好這項工作,是城市的百年 大計,讓我們檔案人共同努力,實現檔案人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志勇.城建檔案通訊[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2):232. [2]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 CB/T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