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盟
摘要: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道橋工程施工數量逐步增加,施工規模逐步擴大。施工技術先進性直接關系到工程施工質量。在實際工程施工中, 施工技術一旦應用不當,將會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進度,甚至會引發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浪費。
關鍵詞:道路與橋梁;施工技術;細節問題;對策
道路橋梁是我國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道路橋梁結構實現空間資源的合理規劃,可最大限度強化城市之間的流通,提高城市發展效率。 但從道路橋梁施工技術來看,我國在部分施工領域仍存在一定的欠缺,例 如工程施工中產生的裂縫問題、結構腐蝕問題等,此類技術方面的束縛, 阻礙著我國道路橋梁的建設水平。為此,相關技術部門必須承擔起技術研發、優化建筑結構的責任,縮小我國道路橋梁施工技術與國外施工體系的差距,提高我國整體建筑實力。
1道路與橋梁施工存在的質量問題
1.1橋梁施工裂縫現象惡劣
當前,我國施工建設中,大多數橋梁施工中將混凝土作為主要原材料, 而混凝土由于自身材質特殊性,一旦施工人員缺少專業知識或者缺少責任 意識等,就會使混凝土的調配或者使用無法達到相應的標準,導致橋梁在使用中出現裂縫現象,致使橋梁有效使用期限減短,降低橋梁工程的整體使用質量,嚴重時橋梁將面臨坍塌危機。故此,在我國城市橋梁或者鄉鎮橋梁使用運行中,一旦發現裂縫現象,建設部門應該提高警惕,高度關注, 并及時修復維護。現代化的橋梁建設中,預應力連續剛構梁使用較為廣泛 普遍,但是由于一些施工團隊抱有"經驗老成"的心理,忽略了施工建設 中的某些注意事項,極易造成橋梁出現斜縫問題,如腹板斜縫這一問題將直接影響施工的正常進行,需要停止建設立即處理。由此觀之,造成橋梁裂縫的原因較多,如混凝土材料性質不符合規定,混凝土材料構造與橋梁設計不匹配,施工中出現外力影響,等等。施工團隊在建設中應該做好萬全的準備,排除種種安全隱患,科學開展施工。
1.2路橋過渡段施工問題
路橋過渡段施工時道路與橋梁施工的重要構成部分。一旦過渡段施工存在質量問題,將會加大橋頭跳車問題發生概率,并影響到行車安全性與行車速度。造成此種問題的原因,多因施工人員未科學合理處理引道處軟基,導致軟土鋪墊工作質量欠佳,并影響到路橋高度的統一性與路面的平整度。
1.3路床存在碾壓問題
路床碾壓不到位多因施工人員在施工中未處理好施工技術細節性問題。一旦存在此種施工問題,將會直接降低路面平整度與牢固性。在強降雨天氣下,路基與路床在遭受到雨水沖刷后出現軟化,并引發路基沉降, 導致坑洼不平,影響到路面的平整度與穩定性。路床碾壓問題多因施工人員壓實工作不當,導致路床基礎無法為路面鋪筑施工奠定堅實基礎,進而使得路床碾壓工序困難重重。
1.4道橋排水故障道
橋排水不暢,不僅會影響到人們的出行質量,甚至會阻礙到交通運輸事業的健康發展。在實際道橋施工中,由于技術應用中存在細節問題,導致道橋排水存在故障。從原因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排水管道質量欠佳,在經過長期負重碾壓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比如:管道材質差,管壁出現裂縫;管道接口處的填料質量欠佳,管道口極易出現開裂或者破損等。下圖的路面塌陷則是因下管道開裂,路面滲水所引起。其次, 排水設計方案缺乏科學合理性。不健全的排水設計方案使得路面平整度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且在下雨天,雨水會在低洼路面處積聚。
2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
2.1混凝土施工技術
道路橋梁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實現,可進一步提高整體施工的規范性, 增強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質量。從實際應用角度來看,可分為兩道操作工序。一方面,是對混凝土原料進行攪拌,確保混凝土原材料在建筑支護結 構內,可與鋼筋結構緊密相連,提高建筑材料之間的契合性,提高整體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在實際攪拌過程中,需針對施工部位采用適當的攪拌設備,然后按照相對應的施工工序進行操作,以提高實際操作性能。另一方面,是采用連續性的振動工藝,保證各類振搗點,可通過共振及塌落效果, 真正實現材料在固有范圍內的結構融合。但在振搗過程中應注意的是,為 強化混凝土結構的密實性,必須分析出材料在凝固過程中的收縮應力,并預留出應力補充空間,降低裂縫問題的產生概率。
2.2過渡段施工技術
過渡段作為道路橋梁施工的重要階段,此階段需要對不同建筑結構進行融合,為應力參數的調整提供平臺,以強化實際對接效果。在對過渡段 進行施工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應對材料進行分析,例如材料可塑性、融合性、壓實性等特點,結合土壤類型,比對出與施工工藝符合的 相關參數。第二,應分析道路橋梁在過渡過程中所需要的壓實強度,并對 分層施工厚度進行掌控,并按照相應的施工指標,對整個施工結構進行壓 實處理,保證土層性能可滿足后續施工需求。
2.3合理控制道路與橋梁施工中的裂縫問題
首先,控制混凝土材料使用。現階段,道路與橋梁施工中較為常見的TK 聚合物砂漿作為一種良好的混凝土修補材料,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活性基因,可以與水泥材料中的鐵離子、鈣離子、鋁離子等進行交換。混凝土 與水泥混合后形成一種新型材料,不僅可以有效改善聚合物水泥漿的內部 應力,優化水泥漿的組織結構,降低路面的承受壓力,減少裂縫問題的出現概率,同時還可以降低對鋼筋材料、混凝土材料的腐蝕性,保證道路與橋梁的堅實度。其次,要科學設計地基基礎,施工單位要秉承著有的放矢、 節約資源的施工原則,對施工地基進行分析考察,針對不同地區出現的異常現象進行記錄處理,避免出現施工突發情況。最后,要對施工現場條件與材料進行嚴格控制,保證使用高質量的施工材料,及時調整設計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問題,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難點問題,改進施工技術。
2.4路基排水施工技術
對于道路路基來講,內部結構含量水的增加,將造成嚴重的道路病害問題。產生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路基結構水體含量超標。這就需要對路基進行定期排水處理,查找出路基結構的損毀特征,以辨認出道路隱患。在實際施工時,主要是通過路面排水、路基排水兩種技術手段,降低路基結構的含水量,提高路基穩定性。第一,針對路基所執行的排水工藝。其通常是指排水管道、地下水流通道等,實現對路基內多余水體的排放。第二, 針對路面所執行的排水工藝,主要是對地表水體進行處理,避免具有腐蝕性的雨水對路面隱性裂縫造成侵蝕,提高路基穩定性。
3結束語
毋庸置疑,道路與橋梁施工建設與我國經濟運行、城市建設、人們工 作生活等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施工單位、建設部門應該對此高度重視與關注。加強道路與橋梁施工質量管理,不僅要強化道路與橋梁結構 的設計,優化施工前測量準備,準確定位放線位置,避免出現絲毫的誤差。同時,由于施工程序相對復雜煩瑣,施工單位應該聘請高技術型施工團隊, 合理設計施工圖紙,保證混凝土振搗的合理性,嚴格審核施工材料與建筑材料質量,從各個方面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而確保道路與橋梁施工質量,為城市交通運輸提供可靠支撐。
參考文獻
[1]張培龍.淺析中國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 建筑﹒建材﹒裝飾,2019(5):66.
[2]李剛.中國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 四川水泥, 2018(2):38.
[3]黃璐.道路與橋梁施工技術中的細節問題與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J].2018(35):2089.
[4]周炯華,余芝升.略談道路與橋梁施工技術中的細節問題[J].中國科技投資,2017(30):68.